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景奎 《科技资讯》2011,(5):219-220
2002年6月29日珲春发生7.3级深震后,长白山火山出现了有地震记录以来最强烈的火山地震活动,相继记录到震群活动38次,最高震级达ML4.4级,火山地震活动一直持续到2005年下半年才逐渐开始减弱。本文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了长白山火山活动与深源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流体和气体地球化学方法中是国际公认的火山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十多年来的监测表明,流体和气体地球化学中的温泉逸出气体成分变化和水温变化与火山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在未来的火山地震和火山喷发预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达峰 《科技资讯》2008,(14):241-241
根据近十几年来,对天池火山的地震观测,研究了天池火山地震类型,并分析了其相关的活动机理,以期据此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提供一些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中、南海域的赤潮和赤潮生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2年至2004年浙江中、南海域赤潮发生的连续监测分析,表明浙江中、南海域的赤潮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7月,近年来赤潮发生规模和频率呈上升趋势.2003年5月在南麂列岛附近海域还监测到一次伴有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小规模有毒赤潮.本区主要赤潮优势种为具齿原甲藻.  相似文献   

5.
李川川 《科技信息》2008,(6):115-116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自上新世以来火山活动经历了造盾、造锥和造伊格尼姆岩喷发三个发展阶段,历史上长白山地区有过多次喷发的"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喷发是在公元1903年.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句俗语说,世界上有四样东西最可怕:地震、打雷、火灾、父亲。其中,地震排在“四怕”之首。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西缘的日本,就犹如坐在一把摇晃不停的椅子上,全球里氏6级及以上地震的20%都发生在这个岛国,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1000次左右。2011年3月11日,一场导致山呼海啸、山崩地裂的大地震突然袭来……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我国最具灾害性喷发危险的活动火山,火山泥石流是最致命的火山灾害之一,根据距离火山口远近不同堆积物所展现的不同特征,将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分为;碎屑流相、过渡相和超富集流相.基于野外剖面对长白山天池火山1 000年大喷发形成的泥石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探讨了火山泥石流的成因和灾害.  相似文献   

8.
利用支持向量机分析了发生在美国加州中部的2次6级以上地震的震前大地脉动.通过对离地震最近的3个地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进行震前大地脉动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能有效地区分震前大地异常脉动和平静时期的大地脉动,并且随着地震的临近预报准确率逐渐增加;2次地震的震前大地异常脉动分别始于地震前48 h和12 h.分析了加州CI地震台网内的14个地震台站记录的2003年12月22日发生在加州中部的6.4级地震所观测的震前脉动数据,发现处在震中附近的12个地震台站均观测到震前大地的异常脉动,且距离震中附近的断层越近,监测到震前脉动异常的几率越大.对3个观测站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到大地震(M≥5)所引发的震前脉动异常的概率大于小地震(M<5).因此,该方法有望发展成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据科学数据统计,地球上能够感受到震感的有很多次.每年全球大大小小的地震统计在一起,有500万次左右.人们有感的地震或者造成破坏的地震数量就少多了.6级或者6级以上多一点地震,大概每年200到300多次,7级以上的数字大概是18次上下,8级地震每年大概有1-2次,也可能那一年没有大地震.即便从科学统计的来看,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也是最高.这是中国继1976年后中国受灾程度最惨烈的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4年底北苏门答腊9.0级地震序列两次强余震(系指ML≥6)的发震时间进行了尝试性预测.对2004年12月29日6.3级余震时间进行灰色预测,预测出余震将于2004年12月29日9时7分35.6秒发生,事实上在2004年12月29日13时56分51秒发生了6.3级地震,两者相差不到5小时,比较吻合.对2005年1月1日7.0级余震进行灰色预测,预测出余震将于2004年12月31日20时37分24.6秒发生,比实际余震发生时间2005年1月1日14时25分47.2秒提前了将近18h,预测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1.
巴基斯坦地震前热红外辐射增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1时50分36秒,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73.6°E,34.4°N).文中分析了3个以震中为中心的互相嵌套的(半)椭圆环的热红外辐射随时间变化,发现震前震中区附近热红外辐射出现增强现象,上升趋势随着离震中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远离震中区270km后,已看不到上升趋势.另外,发震断层MFT也出现热辐射增强现象,非发震断层亮温上升趋势不明显.分析证实各研究区地表温度年变及太阳辐射输入的能量从9月份到10月份是逐渐下降的, 说明震中区热红外辐射增强现象可能与Pakistan 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域近10年地震时空分布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陆域近10年4级以上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1994年1月到2005年2月间的4级以上地震,共计966次。近10年的地震空间分布与中国陆域历史地震分布基本吻合。中国陆域地震活动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及欧亚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前者相关的地震位于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地区;与后者密切的地震活动集中在中国陆域南海,尤其是台湾省。同时地震活动多围绕断块的周围分布。地震震中较集中地分布在活动断裂带附近、断裂带密集分布地带以及大构造区域的边界地带。地震年际活动的季节统计分析表明,地震高峰期集中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各年地震活动波动性最大,地震距平曲线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曲线协同,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地震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地震数据,分析报道了自1905年至1999年期间拉萨周围地震发生情况。同时报道了拉萨周围新建的一个小型地震网监测到的2004年地震分析结果,旨在研究拉萨周围的地震活动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孙纪财 《科技资讯》2011,(5):209-210,212
本文介绍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研究的基本情况,对近年来常规气体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介绍了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火山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5~1998年间滇西重复重力测量网的重复测量,首次测定了该地区的非潮汐垂线偏差时变(PLV)和地面水准面变形(GLSD)。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发生在附近的地震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地震前地震中心附近地面水准面隆起,震后下凹。以测定的地面水准面为主线,研究了这一区域的1985~1998年间8次大于4.6级的地震。用地面水准面隆起和下凹的时间变化,来描述地震发生的整个过程。测定了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地面水准面形状变化,包括尺度、最大高度、最高点所在位置等等。GLSD与地震发生之间的这种巧合型,不仅展示了研究地震的一种新方法的应用,而且也验证了本地区非潮汐垂线偏差时变和大地水准面变形。  相似文献   

16.
徐继山 《大自然》2010,(3):11-13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相对活跃时期,而这一时期的跨度将在几十年到一二百年的时间内。回顾近期发生的几次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2009年印尼7.6级地震、2010年1月20日海地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以及4月14日青海玉树县7.1级地震,似乎地球用它的威力一次次向人类表明,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球表面附近的震动,是一种活的地质现象。一次强烈的地震,其破坏力是相当大的。所以,人们很早就对地震进行研究,研究影响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本文根据现代对地震研究的统计资料,从天文学方面分析了影响地震发生的天文因素,并提出地震研究应置于“天地大系统”的思想观。2从天地大系统去分析地震灾害成因天然地震,特别是破坏性较为强烈的地震,是地球表层系统中屡见不鲜的地方性地质事件。无论是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还是重力陷落等多成因的地震活动,都将导致地壳岩石变位和变形,释放地应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地震是全球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同时我国又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20世纪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116次,约占全球的6%。20世纪世界上发生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仅3次,其中就有2次发生在我国大陆,分别为1920年宁夏海原和1950年西藏察隅,均为8.6级,由此可见我国地震活动的强烈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8.7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从这场人间惨剧出发,根据闽台独特的地理构造、地震活动与海啸之间的关联性和地震科技现状,强调了携手建立"海峡两岸地震海啸预警联合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正地震,俗称地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之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发生18次;8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