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二维三角离子晶体马德隆常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德隆常数是离子晶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采用埃夫琴晶胞推导了计算二维三角离子晶体的马德隆常数的通项公式.计算结果表明:二维三角离子晶体的马德隆常数比二维正方离子晶体的小,而比一维离子晶体的大,从而验证了马德隆常数随着晶体配位数的增加而增大的论断.  相似文献   

2.
利用单胞嵌套的思想形成了二维氯化钠离子晶体的分级结构,推导出该结构的马德隆常数的累加法递推公式。将单胞嵌套与埃夫琴法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单胞嵌套—外埃夫琴法递推公式,并利用MATLAB计算了二维氯化钠结构的马德隆常数的精确值:1.615 542 626 712 81。  相似文献   

3.
以正方晶胞作为计算单元,并以该晶胞的中心为原点,采用双埃夫琴晶胞方法得到二维NaCl晶体马德隆常数的计算公式.通过C语言编程计算其马德隆常数的值.  相似文献   

4.
钼酸钆晶体的结构及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介绍了钼酸钆晶体的结构及相变情况;对其常温喇曼光谱进行了测试和详细分析,对各谱峰进行了识别和指认,指出实验中仅能观察到两条MoO4^2-离子的对称伸缩振动谱线是因两种Mo-O键长相近的MoO4^2-离子振动模的简并造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大的光谱分裂范围是因晶胞中MoO4^2-离子数目较多和较强的层间耦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离子晶体为数目巨大的多离子系统,其马德隆常数一般由实验确定。考虑晶体表面离子与内部离子对结合能贡献的不同,作者对马德隆常数定义公式进行修正,用程序模拟的办法确定了NaCl晶体的实验参数马德隆常数,并与实验确定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推导Madelung常数时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普遍存留于当今有关晶体的利用数论和计算机技术给出了一种计算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方法,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7.
Madelung常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delung常数的计算郭振亚周伟李宝会丁大同(南开大学物理系天津300071)基于固体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所谓Ful-potential方法,利用对晶体静电势作多极展开时可以对离子球内构造等效赝电荷密度的方便条件,导出关于离子晶体马德隆(Ma...  相似文献   

8.
用3DMAX制作素材,再用AuthorWare编辑制成课件,以NaCl晶体为例,介绍晶体外形的制作,课件合成等课件制作的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Ⅰ型,Ⅱ型,Ⅲ型晶体结构动画模拟,对晶胞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解剖和观察,揭示了晶体良好的外部规律性是由严谨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9.
从晶体场理论出发,用考虑了二阶微扰贡献的理论公式和由晶体结构数据和重叠模型获得的晶场参量,计算了ThSiO4晶体中四角对称的Yb^3 离子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很好地符合,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技术合成了Cu掺杂的Ba2YRu1-xCuxO6(x=0,0.1,0.15)体系.多晶X射线衍射表明3种样品均具有双倍周期的钙钛矿结构,属于立方晶系;计算得出Ba2YRuO6的晶格常数a为0.834 nm,而Cu的掺杂对晶格常数影响很小.基于双倍周期晶胞的多晶衍射理论计算表明,Y离子和Ru离子分别有序占据原子等效位置,且发现(111)衍射峰为有序分布时的特征峰.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技术测量了样品的室温磁化曲线,表明样品在室温下呈现典型的顺磁行为.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推导Madelung常数时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普遍存留于当今有关晶体化学的利用数论和计算机技术给出了一种计算离子晶体晶格能的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2.
应用Ewald方法计算了CaF2(111)、(100)极性表面的马德隆势.结果表明马德隆势为了重现到体内值,表面区域的电荷将重新分布,从而导致部分格点的填充  相似文献   

13.
光子晶体材料的介电常数在空间中呈周期分布,这种材料存在光子带隙,引入缺陷对光有局域效应,为更好地控制光和利用光提供了新的方法。文章利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一维光子晶体不同结构的带隙特征,计算表明光子带隙的宽度受到材料介电常数及介质层厚度的影响。随材料介电常数及介质层厚度的增加,光子带隙宽度存在一个极大值,对于确定材料构成的光子晶体,两介质等厚时带隙最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一种Madelung常数计算方法——电算法。并以NaCl晶体为例,在分析推导得出大结构的Madelung常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实现了Madelung常数的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15.
应用铸件在凝固时的倾出方法观察了工业纯铝试样在低过热度浇注时晶区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铸件激冷晶区是在凝固界面对密度很大的游离晶连续、大量捕获时形成的。铸件底部粒状堆积晶区是在游离晶沉降堆积后,因凝固层的增长速度小于游离晶的堆积速度,凝固在紧密堆积的游离晶间隙中进行而形成的。结果还表明,铸件柱状晶区的形成与生长并不要求高的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紫外光敏材料硅酸铋(BSO)晶体光寻址液晶光阀(LCLV)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研究BSO的光电导特性,论述了BSO晶体产生光电导效应的机理,设计了BSO晶体电导特性的测试方案,测量BSO晶体的光电特性,表明BSO具有良好的紫外光电导特性,可作为光寻址LCLV的光敏层。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液晶的阻抗特性。最后制作BSO基LCLV,实验证明该光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水热法KTP晶体生长及形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体宏观形态和表面微形貌特征是晶体生长机制的具体反映,通过对晶体形貌特征的研究,探寻晶体生长的规律,为进一步改善晶体的质量打下基础。通过对水热法KTP晶体(磷酸钛氧钾,KT iOPO4,KTP)宏观形态和表面微形貌的研究,首次发现了KTP晶体中高指数晶面和{100}单形晶面上的螺旋生长纹,探讨发现高指数晶面和{100}单形晶面上螺旋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溶液的过饱和度偏低以及籽晶的悬挂方式,为生长高质量的KTP晶体,提出了增大原材料溶解区与晶体生长区的温度差、改变籽晶的切向和悬挂方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层状晶体负热膨胀系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理论,应用德拜模型,求出石墨晶体的自由能。在此基础上导出石墨晶体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对石墨晶体,除T=OK外,在温度为15K和42K附近,热膨胀系数为零;在15-42K的温度范围内,它为负值;在较高温度范围内,它近似为常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出现负热膨胀现象的原因在于层状晶体中,平面层中原子横向声振动对自由能有较大统计权,某些温度范围内,横向声振动会导致垂直平面层方向原子间距离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与平面层方向的情况相反,出现膜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斑头雁血红蛋白晶体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高质量的斑头雁血红蛋白晶体,在我国返回式卫星FSW-2上进行了两次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首次在1992年实验中生长出了小晶体;在进一步改进样品准备和精化结晶条件基础上,在1994年第2次实验中获得了适合于X射线分析的晶体。经收集X射线衍射数据和统计分析表明,空间微重力条件有利长出优于地面对照组的晶体,其衍射分辨率比地面高约0.06nm。在相同的晶体生长条件下,空间易生长出正交晶系的、c轴方向周期较长的血红蛋白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