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科学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学说提出经络是独特系统,从发育观点利用生物多样性与生命同一性建立生物实验模型证明人体经络现象。作者通过研究细胞间环境中调节生命活动机理,定义经络,创建经络科学,作为探索和发展中华传统医药学经验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2.
经络是人体气血循行之路,气血循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如果经络气血受阻,人体会出现病理变化.各种医疗手段均处于此目的.体育运动是为了人体气血更加通畅,促进各组织细胞得到足够的营养.所以体育运动动作符合人体经络循行方向,不但有益于健康,而且能提高运动质量.凡运动中用力不顺,出现不合理部分,按经络循行方向均能找出原因.  相似文献   

3.
人体体表是否存在经脉及其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是经络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为生理学表征的经络现象应有其物质的实在基础.若能阐明它的物理性实质,则可揭示经络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科学规律.该文介绍利用最新的生物医学光学测量方法以及红外热成像层析系统,来研究人体的经络现象,并构建了经络光学的研究体系,还实验探索了人体经脉腧穴红外辐射特征和光波沿经脉线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4.
经络—重要的生命科学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经络的定义与概念,试衅从现代科学观点评价经络。提出评价的依据,进而对人体表经络循行线作科学评价;论述经络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指出经络与控工生物学与医学观点的分离,以及生命科学中间一性的表现。依此预言,以经络作为探索生命科学的启示,在并置膜结构贯通的生物含水缝隙通道系统的空间中,调控生命物质运行的规律是可知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人体经络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作为假说和探索有关经络系统的物理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物理学的应用,人体内部各脏器,各种生理回路以及神经纤维都可以认为是广义振子,都是电磁波的发射源,于是在人体内无数不同频率的发射源,形成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由于人体的皮肤,骨赂等形成的反射界面,在人体内造成稳定的电磁驻波,形成三维的干涉图析。干涉图要的“脊”和“结”即为经络和穴位,尽管是初步探索,但许多现象都能得到  相似文献   

6.
生命能否以数学表达,这是生命科学家感兴趣的难题。经络循行是与生命共存的:经络循行停止,生命则终结。因此,可以通过表述人体经络贯通能力的变量,用数学公式表达生命。贯通能力U是影响贯通因素——生命活力a,反应阻力b,诱发因素c,变异等的函数。而贯通效率η是实际贯通程度UR,与理论贯通程度UT之比。  相似文献   

7.
利用低电阻点与人体经络的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的伏安法用于研究人体经络走向。其结果与传统中医提出的人体经络走向很吻合。这对中医理疗准确把握人体经络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针刺穴位治疗作用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实验事实,将人体经络的观念和经改进后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观念统一起来,提出人体经络是具有敏感节点和功能连接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假说。人体经络的复杂网络不仅是遍及全身的系统,而且可以通过敏感节点及其功能连接对身体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微循环是西医判断人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它和癌的转移,复发与恶化成正相关的关系。经络状态是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经络现代研究肯定了体表穴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关联系,当人体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经络穴位的伏安特性(V-A)也随之而产生明显的变化,郭林新气功能的呼引,势子导引和意念导引调强的正是在气动态下对人体经洛有意识的锻炼疏通,所  相似文献   

10.
论证经络科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命题[1]渊远流长。中医在实施针刺治疗中发现,当医针刺入体表,可引起人脑觉察到一种跨体节、双向部位循行成线的感觉,现称为经络通路现象。几千年来,对经络通路现象的口述、记载、绘图在中国流传,并根据针刺治疗效果,总结经验形成中医经络学说。根据目前已发现的证据,在四川绵阳西汉墓中发掘出标有经脉的黑色重漆木质人型,据考查此墓时代约在公元前179~141西汉年间[2]。表明2000年前中医已将人脑感受的线形表象描绘到立体模型上。直到公元1027年北宋天圣五年铸成标定经络通路现象的铜人…  相似文献   

11.
低阻经络研究Ⅲ. 对经络组织学本质的推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阻经络研究Ⅰ》通过用4个皮肤电极的方法测量人体阻抗,发现在健康人体体表浅层存在着低电阻带:低阻经络。《低阻经络研究Ⅱ》发现在低阻经络与体表传统经络(简称经络)的位置间有着绝非偶然的一致性,从而揭示经络具有电阻率较低的客观物性。作者进一步从低阻经络的实验数据出发,依据已被普遍接受的有关生理学结论和理论,分析了导致低阻的各种可能原因,最后推断:间液(组织液)的相对含量较高是经络低阻特性的根源,而经络的组织学本质则是疏松结缔组织里的,间液的相对含量较高的带区。  相似文献   

12.
微循环是西医判断人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它和癌的转移、复发与恶化成正相关的关系。经络状态是传统中医辩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中医经络现代研究肯定了体表穴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关联系,当人体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经络穴位的伏安特性(V-A)也随之而产生明显的变化。郭林新气功的呼吸导引、势子导引和意念导引强调的正是在气功态下对人体经络有意识的锻炼疏通,所谓“经络通,百病消”。采用显微摄相机、MCIMPS系列微循环图象处理及多参数测量系统,连续三年对坚持练郭林新气功的数十名患者进行微循环参数和血液粘度的跟踪检测。自1995年起又增加了用JXT-2经络穴位图示诊断仪同时检测上述患者的经络V-A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望对郭林新气功疗效检测提供可靠的定量判据,从而为人体生命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络研究分为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主要是实验研究。经络是古老的中医概念,而实验研究是利用现代科技研究经络,其主题与手段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经络研究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其复杂性和难度不可低估,干什么,怎样干,需要认真论证。一、经络名不正则言不顺,经络研究还必须从经络本身起源说起。经络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西医学没有对应的东西。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为:肺──手太阴经;心──手少阴经;心包──手厥阴经;大肠──手阳明经;小肠──手太阳经;三焦──手少阳经;脾──足太阴经;肾──足少阴经…  相似文献   

14.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眼与脏腑经络之间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时应从实际出发,全面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从整体出发来认识和处理一切眼病。  相似文献   

15.
李莹 《大自然》2013,(4):31-33
提起人体的经络腧(音:shù)穴,大多数人会感到既神秘又好奇。人体经络有时被描绘成一个强大的气场,虽然不像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一样看得见又摸得着,但一样能反映身体的情况,帮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能借助多种工具帮人们调节身体,在不输液、不吃药的情况下治疗疾病,有时还见效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的学者们,对中医的经络课题,开展了比较深入广泛的研究,各种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笔者在首先突出中医学的理论特色——整体观念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信息环节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提出了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并合理地解释了临床上千变万化的经络现象的若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与络脉两大部分。经是主干,犹如途径;络是分支,犹如网络。它们内属脏腑,外络支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把内部的脏腑和外部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刺激点,在历史文献中有“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输穴”以及穴位等不同名称。从这些名称可以看出,古代医家对腧穴的理解,不是把它看成孤立于体表的,而是把它看成与内部组织、器官有一定联系的,互相输通的一些特定部位。经络的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平衡的功能,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腧穴的反映来体现的。刺激一定的腧穴,就可以发挥相应经络的作用,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的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经络与腧穴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络研究颇受关注。十多年来,列为国家级研究课题,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是,对经络本质的认识似乎还很遥远,且始终纷争不断,其原因在于存在认识误区。 人体经络这个名词从文字上理解和从中医学理论上理解,会产生多重含义,使用者往往根据其理解和目的取其不同意思。字面上的意思似是泛指体内呈线条状线状的有形或无形的结构。专业人士则认为是附加于线条状线状的有形或无形的结构所形成的网络以及该网络对机体的调控。经络理论所阐述的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即整体调控。其在体内循行的路线被认为有未知的结构和(或)功能。由于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经络现象的基本特征,提出“经络是以孤波形式传递信息与能量的通道”的见解,其物理基础是生物膜的受激传导非线性动力学.借助非线性扩散方程可解出此“经络孤波”的具体形式.孤波的波形、波速不变可实现信息和能量的长距离传递.孤波速度与经络传导速度恰好吻合,为此解释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生物学和人体科学的研究成果,从模拟的角度对中国的传统医学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医学应包含另一医学分支——模拟生物医学;根据动物传导系统的进化和发展、经络感传路线等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认为人体的体液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揭示经络的实质有启示作用,提出建立模拟太空馆的密室和能调节脑血循环和脑电节律的治疗仪等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