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导了一种新化合物1—(4,4’—二甲氧基二苯基)—亚甲基—3,6—二甲氧基环丙萘(简称DHBM)的合成,测定了该化合物的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和^13C的核磁共振谱,并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中与萘稠合的三元环,引入苯亚甲基后,呈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用过氧化物法和控制水解反应合成了[Co(N-(2-吡啶基甲基)-N,N-二甲基乙二胺)(2-(氨基甲基)吡啶)C1][ZnCl4]体系的三个异构体。^1H NMR检测表明它们是标题体系中的异构体,并对其中一异构体的晶体结构加以解析,确定其结构f2’。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赝势基组RHF/LANL2DZ的水平上对体系的十个可能的几何异构体(四个经式异构体和六个面式异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及基态能量计算,f2’;f3;m3;m4四个含有C—H…π结构的异构体的基态能量比其他异构体低,其中f2’为最低。  相似文献   

3.
参照文献制备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o(hmt)2(SCH)2(H2O)2][Co(SCN)2(H2O)4](H2O)2,测试了该化事物在5-300K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其磁行为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遵守Curie-Weiss定律,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偶合。  相似文献   

4.
关于环的广义内射性的一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了完全YJ(GP)—内射环及强完全YJ(GP)—内射环,推广了完全P—内射环及强完全P—内射环的有关结果,并给出了强正则环的一个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5.
利用芳胺与中间体α-(1H-1,2,4-三唑-1-基)-β-芳胺基丙烯腈腈盐酸盐(2)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α-(1H-1,2,4-三唑-1-基)-β-芳胺基丙烯腈(3a-3r),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定,由^1H NMR分析结果推断为E式构型,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ptma)(amp)Cl][ZnCl4]体系的异构体混合物(ptma=N—(2—吡啶基甲基)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并通过Dowex(H^ )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得到4带配合物,将配合物用H2ZnCl4结晶.^13C及^1H NMR检测表明,其中第二带、第四带是标题体系中的异构体且配合物阳离子中可能具有C—H…π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光学活性的天然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通过氯甲酸乙酯/甲醇反应生成N—乙氧羰基—(4R)—羟基—(S)—脯氨酸甲酯,然后通过Mitsunobu反应在吡咯环4—位引入苯氧基,最后通过水解脱去保护基,合成了(4S)—苯氧基—(S)—脯氨酸.产物经核磁、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晶X—射线桁射仪测定了cydta(环己二胺四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通过edta与cydta,(NH4)[Y^(edta)(H20)3](5H20与(NH4)[Y^(cydta)(H2O)2](5H20和(NH4)[GdⅢ(edta)—(H20)3](5H2O与(NH4)[GdⅢ(cydta)(H2O)2](5H20之间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比较,探讨和说明了Ln^—edta和Ln^—cyd—ta配合物选择不同配位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合成1—(2—嘧啶基)—4—(3—氨丙基)哌嗪,目前大多采用4—(2—嘧啶基)—1[3—(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哌嗪肼解的合成方法.腈的毒性大以及操作过程中使用球—球蒸馏装置不利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鉴此,本工作通过研究4—(2—嘧啶基)—l—[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基]哌嗪酸性水解(产率63.5%)和碱性水解(产率50.0%)的反应条件,不仅去掉了球—球蒸馏反应,使反应产率提高、使反应过程容易操作,而且得出了最佳水解条件:对于酸性水解,4—(2—嘧啶基)—1—[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基]哌嗪与盐酸摩尔数之比为1:30,对于碱性水解,前与氢氧化钠摩尔数之比为1:22,反应时间均为6h一7h.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丁基氯化锡和2-吡啶甲酸在三乙胺存在下以1: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非预期有机锡配合物[(n—C4H9)2Sn(2一PyC02)2(H20)]。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体结构,锡原予呈七配住畸变五角双锥构型。通过配位水分子和游离羰基氧原子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标题化合物[Co(phen)(H2O)4](SO4).(H2O)2(phen=1,10-邻菲咯啉)在70%叔丁基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制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一个分子由一个四水合邻菲咯啉二价正离子、两个未配位的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构成。其晶体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相关参数为a轴8.856(1),b轴18.318(3),c轴21.918(5)A,V(体积)3555.6(11)A^3.Co^2 呈现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  相似文献   

12.
2,2’—二苯基—[2,3’—联—1H—蚓跺]—3(2H)—酮(1)的过氧苯甲酸氧化反应主成2—苯基—3H—吲哚—3—酮(3)和(或)2—苯基—4H—3,1—苯并嗪—4—酮(6),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2—巯基吡啶为配体的钴(Ⅱ)、锰(Ⅱ)二种螯合物.经EDTA络合滴定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螯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配体2—巯基吡啶是以S,N两原子为配体原子,与Mn(Ⅱ)以2:1、与Co(Ⅱ)以3:1的配比形成中性螯合物。  相似文献   

14.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O(^3P)与C2H2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HF/6—311 G(d,p),HF/6—311 G(3df,3pd),MP2/6—311 G(d,p)和MP2/6—311 G(3df,3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从噻吩合成3-(3-噻吩酮)噻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噻吩作为起始化合物,经溴化、去α—溴、卤素—有机金属锂置换、酰化、羟基加成、氧化等6步反应,制备得到3—(3—噻吩酮)噻吩,总产率20%。3—(3—噻吩酮)噻吩是合成低能隙聚合材料聚合双噻吩芴酮PCDT、氰PCDM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6.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赝势基组RHF/LANl2Dz的水平上对[Co(三元胺)(二元胺)C1]型配合物—[Co(pema)(amp)C1]^2 及[Co(pema)(amp)oH]^2 (pema=N—(2—吡啶基甲基)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体系的十个可能的几何异构体(四个经式异构体和六个西式异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及基态能量计算,对于[Co(pema)(amp)C1]^2 体系;f2‘‘‘‘;f3;m3;m4以四个异构体的基态能量比其他异构体低,其中f3为最低。在结构上,它们都合有C—H…π结构。而在合成实验中确实仅分离得到异构体f3。对于体系[Co(pema)(amp)oH]^2 ,基态能量较低者仍为f2‘‘‘‘;f3;m3;m4;但此时f3是其中最高者。利用平衡碱水解方法,分离提纯得到的四个异构体,结构解析征实,它们正是理论计算结果中体系能量较低的四个异构体f2‘‘‘‘,f3,m3和m4。这表明C—H…π相互作用在体系优势构型的形成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二维异核配位聚合物{[Ag2Fe(SCN)6](C5H6N)(H2O)}∞(化学式:C11H8Ag2FeN7OS6),并对其结构进行了X射线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包参数a=0 76285(4)nm,b=0 84576(4)nm,c=0 91531(3)nm,α=99 953(2)°,β=99 821(2)°,γ=95 479(2)°,V=0 56836(4)nm3,Z=1.八面体配位的Fe(Ⅲ)中心通过六个1,1,3 μ3 SCN-和周围的三个Ag2S2环连接成二维的阴离子网状骨架结构,质子化的吡啶以阳离子的形式和水分子一起存在于晶体结构中.  相似文献   

18.
合成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 - (- 2 ,4-二硝基苯氧基 - ) -苯基甲烷 (DAp DNPPM) ,以正交试验设计寻找该试剂与微量 Cr( )显色反应的最佳显色条件。最佳条件为 :最大吸收波长 485 nm,显色剂 1.0 0 % DAp DNPPM用量 0 .6 0 ml,(1+4 ) H3 PO4用量 3.0 0 ml,0 .40 mol.L- 1 Mn( )用量 8.0 0 ml,加热温度 85℃ ,加热时间 8min。在 0 .10~ 0 .80μg/ 2 5 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 :A =1.0 36 C (μg/ 2 5 ml) - 0 .0 0 8,r =0 .998。摩尔吸光系数为 1.30× 10 6L .mol- 1 .cm- 1 。用该法测定水样中 Cr ( )含量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α,β)—导子定义基础上,给出了Jordan(α,α)—导子的定义,证明了2—非挠素环上的Jordan(α,α)—导子是(α,α)—导子。  相似文献   

20.
2—戊基—环戊酮—2—甲酸乙酯是有机精细化工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以环戊酮—2—甲酸乙酯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固体碳酸钾为碱,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正溴戊烷进行C—烷基化反应制得。其反应最佳条件为:COOEt:n-C_5H_(11)Br:K_2CO_3:TBAB(mol)=1:1.2:1.3:0.1以甲苯为溶剂,于80℃反应2小时,产率可达82%~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