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人的天性因为自由而变得可贵,故而人们为教育活动赋予自由的价值,目的是使人能更加理性地感知自己和外部世界。然而教育中所蕴含的自由价值随着现代性工业社会的到来变得离散,认知的升级让人们对今天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波普尔认为这种认知升级后的结果是促使原来的一个世界变为"三个世界"。教育活动内部同样存在不同的世界体系,但是这些不同世界之间却无法实现通约。教育活动内部多重价值体系的对立使得人无法感知与获得自由,反而成了被教育规训的对象。在物欲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侵蚀下,世界的不确定性开始增加,自由变成了教育活动中可以用来消费的筹码,也让现代人看不到教育塑造理性与人格的出路。只有重新回归教育的本质,塑造属于教育活动特有规律的表达方式,重新培育人的精神生活,才能使自由复归于教育,使人从教育中感到愉悦。  相似文献   

2.
写人是小说的根本目的,把人放在正反对比的环境中来描写,可以更好的突出正面人物蕴含的思想意义,正反人物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才能真正的表现出正面人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缪认为,"荒诞"是人与世界唯一本质的联系。在荒诞的世界中,人存在的意义变得虚无。当人们清醒地认识荒诞时,荒诞就开始了。人与世界、社会以及自身的对立和冲突,使人处于绝望和荒诞之中。他主张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困境,面对荒诞通过反抗去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世界和人生赋予意义,在强烈的悲剧情景中实现对荒诞的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三、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 道教等宗教传人瑶族地区瑶族的原始宗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原始宗敦一样,有着鲜明的特点:由于氏族部落的每一成员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反映在宗教里没有“神”“鬼”的等级划分,不存在“神”统治“神”的现象, 也不存在“天堂”、“地狱”等互相对立的概念。同时,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性,还决定了人们接近神的权利的平等性。虽然巫师的出现,表明社会上某一部分人有了较多的机会接近神灵,但巫师的产生不过是社会分工在宗教  相似文献   

5.
浅析汉字构形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社会行为,它影响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汉字又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因此,汉字的特点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1999年至2009年是人类社会创新的“数字十年”,人们生活在一个数字世界里,甚至是一些奶奶辈的人都体会到了数字世界的便利。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中国嗣民的人数已达到了3.38亿。短短十年,互联网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空前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我无时无刻不通过自身的感知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边的设施建筑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设计师如何把握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物质世界里,人通过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来满足生存的需要.在精神世界里,人通过对自身不断地进行反思、批判、超越、建构来满足发展、提升的需要.精神是人的属性,精神存在是人与其他生命体的重要区别.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构成了人完整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池田大作先生认为只有和平思想与和谐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唤醒人们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加强国际、民族间交流与理解.让世界各国人民宽容多元、尊重差异,是实现“人与人之闻心怀宽大地共处”和平景象的关键。读书能培养人们遵循生命至上法则的和平思想,提高人们的教养水平,是实现“人性革命”的重要路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读书是培养人们和平思想与价值观念的和谐教育形式之一。阅读培养人的高尚人性,从而理解对立、宽容多元、尊重差异,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雪  王红艳 《科技资讯》2008,(13):182-182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并反映这一文化。而文化是一个体系,它涉及到一个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与西方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生活在这两种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等都不一样。要提高跨文化平等交际的功效,就应使交际双方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11.
知声、知音与知乐,虽然是三个近义词,却体现着音乐欣赏从外层“音响感知”到里层“感情体验”,再到“理性认识”完整的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并且充分地体现了欣赏者与作品主、客体相互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声”即音响,是感知的物质手段,是激发听者情感体验的信号,是听者从感性到理性心理  相似文献   

12.
浅谈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科技资讯》2007,(7):222-223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并反映这一文化.而文化是一个体系,它涉及到一个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与西方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生活在这两种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等都不一样.要提高跨文化平等交际的功效,就应使交际双方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反讽源于自我审思、质疑与否定的哲学态度,其意义产生于二元对立或多元对立.反讽标志着排主体性的觉醒,以"隐藏"与"矛盾"的基调提升着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一种"双重反思",是个体对生存的重新体验,对世界、对社会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再描述.反讽之美在于发现了矛盾对立中的和谐性与统一性,它使各类对立进入相互转换的游戏并产生裂变和超越,使我们创造构想,从所看到的生命场域中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去思索和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对圆的认识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对圆的认识,也决不是什么“圣人”头脑里固有的,天上掉下来的,圆的概念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地进行深化的。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吴乾坤 《科技信息》2013,(16):476-47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屋顶花园就是在发展现代生态城市园林观念的推动下,逐渐孕育出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由于屋顶花园所具有的局限性,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尤为重要,选择、搭配适当的植物与建筑环境较为完美的融合,创造一个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让人们享受到无限的休闲乐趣。  相似文献   

16.
人权是一个充满争义的话题,是国际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人权观的起源是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的产物。二战以后,人权观念得到了全面发展,普遍为人们所认同,但由于各国的环境和发展道路相异,人们的理解也出现了分歧,对立随即出现。美国的人权外交只是争夺权力的手段,加剧世界的冲突。要化解矛盾,必须加强人权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相似文献   

17.
声音看得见     
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听觉,听声可以辨物,闻声可以辨人,尤其是人们相互交流的语言,主要是靠声音传递的。如果听觉器官出现障碍,就会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尽管如海伦凯勒这样的人通过训练可以用眼睛读出唇语,但美妙的音乐是无法靠眼睛享受的。  相似文献   

18.
感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现象,然而对感情在社会发展中的创作问题,以往常被片面地理解。一是片面夸大感情的作用,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的作用的非理性主义;一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情作用的唯理性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感情作用辩证分析基础上的,因而都是不科学的。要科学认识感情的作用,应该首先认识感情产生和感情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必然性。感情在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关系的反映,是人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作为对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对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关系直接反映的直接性;没有经过理论加工,以感性反映形式为主的自发性、表面性;经常以两极对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两极性;与人的生理活动直接相互作用即与人的生理活动的直接联系性等特征。感情的本质决定了感情的产生和感情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是必然  相似文献   

19.
车耳 《世界知识》2014,(5):68-69
面对同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可能有多种;面对同样的世界,处事方式会有不同。但是,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想都能在不同时期促进历史发展,都能在不同国家被人引用,甚至被几代人连续不断地予以实践。这方面,非马克思和雨果莫属。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文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着重探索时代和社会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引起的变化,发掘生活现象本身蕴藏的道德含义.许多作家的视线往往转向人们隐秘的精神世界,深入到人们心灵深处去进行社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