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各构造背景下岩浆混合的表现和标志不同,可以为研究大地构造背景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恰哇尔岩体中包体的形态、产状及特征,特别是包体的结构、矿物成分及矿物生长习性等岩相学特征的分析,初步确定恰哇尔岩体岩浆由酸性、基性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在未完全结晶状态下相互混合形成,提出该岩体具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对中南祁连中生代以来的地壳岩化过程以及壳幔岩浆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汇源 《科技资讯》2010,(34):240-240
房山侵入体中的包体划分为捕掳体和微粒包体两大类。依据4个观察点中134个包体的统计,我们所观察到的大多为第一次侵入形成的捕掳体,在分析大小,形态,磨圆,走向等要素后,本次研究对解释房山深成岩岩浆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大宁岩体形成年龄为441.1±3.0 Ma,其包体年龄为439.5±3.6 Ma,初洞岩体形成年龄为423.5~434.2 Ma。结果表明,大宁岩体及其包体几乎同期形成,而初洞岩体是后期的侵入体。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宁岩体及其暗色包体与初洞岩体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在εHf(t)-年龄图上落在1440~1960 Ma的老地壳区间,表明三者的岩浆源区均是早元古代到中元古代地壳,暗色包体是岩浆早期分离结晶的产物,而初洞岩体是岩浆结晶分异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碱斑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以六合正长斑岩中与暗色深源包体共存花岗岩包体和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六合花岗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士1.6)Ma B.P.,包体结晶成岩时间与主岩(正长斑岩)年龄一致(38.63 Ma B.P.±0.52 MaB.P.);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士0.52)MaB.P.,结晶成岩时间为(35.80士0.20)Ma B.P..结合花岗岩包体的液态不混溶现象和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初步揭示研究区富碱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为: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2类岩浆过程分为2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摩挲营花岗岩体的流动构造研究,查明了岩浆侵位时流动空间的形态。岩浆是以十多度的倾角沿安宁河断裂由北向南流动冷凝的。在岩体中,流动构造由定向排列的斑晶和包体显示出来。斑晶是石岩浆结晶的中晚期形成的,主要是由于受到岩浆流体内部的应力作用而定向;包体是岩浆中的固体岩块,它必然受到流体的改造和冲击,其形态特点能反映岩浆的流动特征。这对弄清地球深郜的动力学特点,查明岩浆的侵位机制及指导寻找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鲁西金岭岩浆侵入杂岩体中的角闪石岩包体成因, 对该类包体进行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角闪石岩包体具有明显的堆晶结构, 主要由角闪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其中, 角闪石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韭闪石, 具有较低的SiO2含量和较高的Al2O3含量, 是原生角闪石; 另一类为阳起石、镁角闪石和浅闪石, 相对富集SiO2, 贫Al2O3, 可能为原生角闪石晚期被改造的产物。利用角闪石全铝地质压力计对原生角闪石进行压力计算, 获得其平均结晶压力为0.48 GPa。这些角闪石岩包体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寄主岩石黑云母闪长岩相似, 均富集轻稀土元素, 亏损重稀土元素。结合原生角闪石的形成条件, 可以认为这些角闪石岩包体可能与寄主岩石同源, 是中地壳岩浆房闪长质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定东秦岭沙河湾花岗岩体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成因.方法 在锆石内部结构的CL图像研究基础上,用LA-ICFMS和MC-ICPMS测定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探讨寄主花岗岩、暗色闪长质包体及及围岩中闪长质脉体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 寄主花岗岩、暗色包体及其围岩中闪长质脉体分别存在210 Ma和197 Ma,197 Ma和188 Ma以及230M a和210 Ma两组年龄的锆石;对应的εHf(t)值在一个略微偏正或负的范围内变化,指示该岩体非单一源区岩浆物质所能形成,至少是两个源区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结论 该岩体是以新元古带古老地壳物质熔融为主体的壳源岩浆与源自略富集地幔的幔源岩浆高度混合的产物.这一壳、幔岩浆混合作用首先以230Ma的幔源岩浆活动为标志,并可能在210 Ma前就由于幔源岩浆活动热源的持续积累而诱发了该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以壳源岩浆为主的岩浆房.此后.约在200 Ma深部幔源基性岩浆进入壳源酸性岩浆房发生岩浆混合,并一直持续到185 Ma左右,证明了秦岭中生代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持续了大约60 Ma.  相似文献   

8.
总结吉瓦地区岗在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为研究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寄主花岗闪长岩和包体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具有高钾、高铝的特征,富集Rb,Th,K,La和Hf,亏损Ba,Nb,Sr,P和Ti,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岩浆来源,二者稀土和微量元素具有相似的分布样式。从地球化学特征、包体的形态及矿物组合特征均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趋势。岩浆来自轻稀土元素(LREE)丰度相对较高的壳源物质并可能受到幔源岩浆的混合,寄主岩石与包体相比较,Eu负异常明显。岗在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4.8±1.6)Ma,形成于火山弧环境,受到雅鲁藏布特提斯的北向俯冲与班公湖—怒江洋盆南向俯冲消减碰撞双重制约有关。反映了中冈底斯带吉瓦地区从俯冲到碰撞造山并伴随着岩浆活动的中心总体在从南向北发生迁移的过程。岩体发育较多的石英脉,受控于断裂发育,石英脉中含有金矿化,且岩体周围发育砂金矿点,岩体可能为周围的砂金矿点提供了成矿物质,且本身有形成岩浆热液型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包体成因的分析,可以确定九龙山杂岩体的岩浆物质来源,侵位方式以及侵位时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10.
山东蓝宝石原生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蓝宝石原生矿的形成与第三纪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方式有两种:①在火山活动中,玄武质岩浆捕虏先前形成的蓝宝石并将其带至地表;②在玄武岩形成过程中分异结晶而成。含矿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含大量深源包体和巨晶矿物。  相似文献   

11.
魔芋在不同土壤环境条件的含硒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从湖北恩施采集的野外魔芋样品和2种土壤加硒盆栽实验的魔芋样品的含硒量,研究魔芋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含硒量、富硒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采样点不同,野外魔芋样品的含硒量不同,魔芋球茎和茎叶的最高含硒量为5.58和13.04μg g-1,并与土壤含硒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茎叶含硒量高于球茎.盆栽实验条件下,魔芋含硒量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魔芋球茎和茎叶最高含硒量在潮土中为55.6和76.8μg g-1,在红壤中为14.5和21.4μg g-1,茎叶的含硒量显著高于球茎,潮土魔芋的含硒显著高于红壤.魔芋对土壤硒的生物富集系数均表现为茎叶高于球茎,潮土魔芋的生物富集系数高于红壤,土壤施硒的富集系数高于天然含硒土.总之,魔芋能吸收利用天然富硒土和施人到土壤中的硒,土壤类型和土壤硒水平是影响魔芋含硒的关键因素,土壤施硒的有效性高于天然含硒土,潮土施硒的有效性高于红壤.  相似文献   

12.
浙江温州、镇海和福建九龙江沉积微型硅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温州早、中全新世剖面,九龙江地区晚全新世中期剖面和镇海晚全新世剖面的微型硅藻(细胞大小为2~20μm)的组成和丰度.共计硅藻14属20种(包括变种).Cyclotellacaspia是九龙江地区晚全新世中期剖面中的优势种;温州中全新世剖面的优势种为Cyclotellastriata;温州早全新世剖面和镇海晚全新世剖面中Thalassionemanitzschioides是优势种.微型硅藻在几个剖面中所占的比例变化较大,以在九龙江地区晚全新世中期剖面所占的比例最高,可达77.4%,表明微型硅藻在沉积硅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省平原区大面积种植的4个不同类型品种为材料(包括强筋小麦藁8901、高产品种石4185、高蛋白品种河农341和耐旱高产品种河农859),对不同类型小麦植株的氮素同化、运转和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4个类型相比,高蛋白品种阶段吸氮量和总吸氮量较多,但阶段吸收比例前期相对较低,开花后较高。而耐旱高产品种开花前吸收氮素较多,开花后吸收较少。各器官氮素含量、积累量和分配率,拔节期和开花期互有高低,成熟期以高产品种较高。耐旱高产品种开花前吸收的氮素向籽粒中输出量、输出率及输出氮素对籽粒的相对贡献显著较高,而高蛋白品种相对较低。高蛋白品种和强筋品种旗叶氮素对籽粒的贡献大于耐旱和普通高产品种。强筋小麦品种对氮素的运转和分配规律与高蛋白小麦类似,但其吸收积累量显著低于高蛋白品种。普通高产品种氮素吸收积累量显著较少,且营养器官中积累分配较多。建议在生产中对高蛋白品种增施氮肥,注意增加后期氮素追施比例,基肥、拔节肥、灌浆肥氮素分配比例为4∶4∶2,对于抗旱品种,重视前期施氮,尤其拔节期增加施氮比例,氮素分配比例--基肥∶拔节肥为4∶6,强筋品种和高产品种氮素分配比例--基肥∶拔节肥为5∶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及省内外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多侧面多角度剖析,从而对建设生态安徽提出加强森林保护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加强湿地保护,扩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面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和提高有机肥利用率,加强古建筑和名胜古迹保护,实现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市园林化,提高国民素质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南方涛动指数与广西春秋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影响广西春秋降雨的天气系统的关系的分析。找出了7月及头年8月南方涛动指数分别与秋季和次年春季降雨的关系较为密切。并且,这两个月的南方涛动指数对影响春、秋降雨的天气系统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用这两个月的SOI值制作的春秋干旱的GM(1,2)模型,其效果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研与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重庆市中低海拔村镇旅游区住宅各季节的热湿环境特性,并进行了热舒适研究.对比国家现行相关规范中的热舒适限值与实测值,发现旅游区夏季和过渡季温湿度范围偏离限值较小,冬季偏离限制最大.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与实测进一步得到如下结论:各季节预测平均投票数PMV的修正值PMVe分别为夏季+0.67,过渡季+0.32,冬季-1.20;热感觉投票值TSV分别为夏季+0.63,过渡季-0.64,冬季-1.53;夏季和过渡季的热舒适度较高,冬季最差.根据APMV、PMVe与TSV值对比发现,影响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热舒适性的最不利因素分别为: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因此,为提高村镇旅游区住宅热舒适度,可采取的措施为:夏季通风降温,过渡季在外墙中加入防潮材料建立防潮层,冬季采用"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房"或在条件允许时采用地表水源热泵.  相似文献   

17.
苔藓植物是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校园微环境苔藓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2010年通过样方布设法对内蒙古大学校园内的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并通过镜下观察,将2010年所采集的标本与内蒙古大学馆藏1964年同样地的标本进行鉴定与比较.整理出1964年有苔藓植物9科、19属、31种,以耐旱藓类和生态幅度宽的藓类植物为主,2010年有12科、20属、42种,除了适应性强的藓类植物外,还增加了一些喜阴湿环境的苔藓植物,物种组成较早年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均以北温带及世界广布种为主,这是研究地大环境地理气候决定的;两个年代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4384,物种相似性较高;1964年校园内生境类型单一,分布物种较少,随着校园的建设,2010年生境类型多样,新增物种及校园内大多数物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人工林、楼群背阴及开阔地湿润土生生境,另外,校园硬化、裸土面积减少、原水湿环境丧失导致了早年分布的部分物种退出校园环境,突显了生境多样性及环境变化对物种丰富度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三七道地与非道地产区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三七在不同产区不同地质背景土壤与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三七药材道地性与土壤微量元素的关系.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分别对三七药材和土壤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表明道地产区土壤中硅含量高而铜和镉含量低,道地药材三七中锌和锰含量高,不同的土壤地质背景药材及土壤微量元素有差异;三七药材与土壤中的铁和钡2种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铝、锰00、硼、铅4种元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土壤地质背景是形成道地三七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Li-840 CO2气体分析仪,测定并分析了哀牢山中山湿性阔叶林和具有30 a历史的茶园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干季,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茶园显著大于阔叶林,而在湿季,茶园略小于阔叶林,从全年结果看茶园略大于阔叶林;茶园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大于阔叶林;通过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双因子模型,得到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茶园和阔叶林的土壤呼吸变化解释率分别为49.6%和70.7%;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表现为茶园小于阔叶林;茶园土壤有机质碳、氮量显著小于阔叶林,而在土壤质量密度、pH、磷和钾含量方面,则茶园显著大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张守敬-Jackson分级测定法、灼烧-0.2N H2SO4浸提法、0.03N NH4F-0.025N HCl浸提-钼锑抗比色法、以及电位法对翅果油树(DElaeagnus.mol-lis)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全磷、无机磷、有机磷、有效磷及土壤pH值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翅果油树土壤中全磷浓度在根与非根际相近,有效磷和无机磷在根际略高于非根际,有机磷在根际略低于非根际,但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机磷各组分与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发现:无论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其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除Fe-P外,其余各组分都表现出根际略大于根际的趋势,翅果油树土壤pH表现为根际略小于非根际,而且均呈弱碱性,这与其土壤Ca-P含量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