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在理论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内在规定性,两者都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本文主要剖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究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师资体系,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措施,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办学实际,从建设思路、课程设计、教学形式、立德树人成果、育人典型案例等方面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究,并分享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上述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意识和大国工匠精神,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推动全专业课程的全面展开,确保思政教育延伸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具有较好的思政育人功能。为更好地嵌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能力导向与价值引领结合,根据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课程的特点、性质和教学内容,提出在理论与实例有机融合、智慧课堂建设中深度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并探讨离散数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举措和建议。从"能力导向"出发,深度融入"价值引领",打破传统"知识传授"的离散数学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思维、法律意识、工匠精神及工程伦理意识的隐性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求将价值引领、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艺术院校英语课以其课时充足、覆盖面广、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的优势,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先锋。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从教师队伍培养、教材内容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保障4个方面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双创人才的需求为契机,围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从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辅助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及优化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展开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内容更具应用型,实践教学内容更具创新性,学生学习思维更具主动性,体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使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并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分析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师生认知偏差、课程德育目标缺位、思政元素挖掘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网络工程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从纠正师生认知偏差、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德育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并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在工科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复旦共识"到"北京指南",基于思政教育的专业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本文结合环保类专业特色,分析学生学情及思想特点,确定了"思政课程"改革、"课程思政"通识平台搭建、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改革3个方向,通过分析各类课程特点,提元素、凝亮点、融行业、培精神,凝炼出环保类专业"121"(一主两辅一特色)思政教学模式,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专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与强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思政基础"课程改革为例,阐述了以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化下的思政基础课改革思路,以贴近学生实际为立足点,设计学生主体性的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来真正提升思政课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的教育重点,高校教师在传承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但要起到对专业知识的引领作用,更要紧扣德才兼备的命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分析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及措施,并进一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研究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将思政元素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案例教学、科技成果引导、多种模式构建德育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渗透诚实守信教育,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成果表明,该"课程思政"方案有利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科技信息》2013,(17):143-143,216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高校能否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但是,现有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存在重视教学过程评价忽视教学内容评价,重视知识体系忽视知识创新的不足。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必须遵循贯穿指导思想、因材施教、思想教育三大原则,从提炼整合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条件、推进考核改革等四个主要方面构建评价指标,才能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即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各方面、各环节的一种实践探索,从而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课程体系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同时,承担着为祖国培养政治合格、思想高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因此,不仅要求教师需具备丰富的敬业精神和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更需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启迪、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3.
高校政治教育应对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中学政治课程改革从课程性质、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方面问题,不能适应新一轮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需要,需要更新观念,实施目标教学计划,设置模块式的课程等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构建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而课程思政资源又是实现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的重要支撑。《素描与色彩》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是思政资源的挖掘与整合,重点是思政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衔接,难点是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点的化合。应对课程教学素材与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与政治文化背景,凝练典型个案,对接专业知识内容,通过系统化整合,达到教学案例蕴含思政背景,教学过程贯穿思政内容,教学评价植入思政主题的全过程课程思政目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发挥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但教与学是相互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不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学习;学生对课程性质不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规模过大;课程评估方式过于机械和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度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将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从思想认识的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制度保证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既表现在其工作成就感的缺乏,又表现在其课程的不受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贴近实际生活;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轻视思政课学习;不良行为和思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思政课教师要获得职业幸福感,就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职业认同感;抓住民生热点,突出生活化方式的教学;正确理解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净化社会环境,积极进行正能量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能忽视其实践教学环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科学的界定,针对不同课程特点确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采取课堂、校内、校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走向规范化的轨道,而且还能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共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国情了解不够,主动意识欠缺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思政队伍不健全的原因;教师方面存在思政教育人人参与意识不强和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多原因;个人方面存在学习意识不强和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的原因。通过原因分析,进而得出相应对策:一是学校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二是教师努力提升思政专业素养;三是大学生个人提高思想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