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南文化是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机制,我们可以从闽南文化中挖掘出重要的当代价值,发挥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时代意义,并进而将其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化起因于社会生活世界的需要。法治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以及我们当下为成就法治文化所做的努力,都是基于我们当下社会生活世界对规则治理的需要。这种透过由知识所凝结成的制度而体现出来的法治文化,因而也应立足于中国社会生活世界来确定其知识构成,寻求构建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并在准确进行知识定位的基础上,谋求法治文化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固有的观念迫力,进而移风易俗,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更好实现法治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3.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经济变革所造成的社会变化必然要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动,进而导致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认同的根本性的变化,打破既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我国的经济变革之所以能冲破千难万险、不断深化并取得巨大成就和成果,与30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是紧密相关的。文章分析五次思想大解放,探究我国30年经济变革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探究经济变革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前提与基础,从而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巨大经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在民族与社会的动荡和中西文化冲突导致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迅步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在尼采学说和拜伦、雪莱、裴多菲等诗人"摩罗"精神的烛照下,鲁迅形成了反叛的个性主义思想,并坚持终生,成为其创作的精神内核.在这一精神因素影响下,鲁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与西方文化的对比提出了"立人"的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新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经济变革所造成的社会变化必然要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动,进而导致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认同的根本性的变化,打破既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我国的经济变革之所以能冲破千难万险、不断深化并取得巨大成就和成果,与30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是紧密相关的。从分析五次思想大解放探究我国30年经济变革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探究经济变革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前提与基础,从而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巨大经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与社会的动荡和中西文化冲突导致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讯步入了自己的青年时代。在尼采学说和拜伦、雪莱、裴多菲等诗人“摩罗”精神的烛照下,鲁讯形成了反叛的个性主义思想,并坚持终生,成为其创作的精神内核。在这一精神因素影响下,鲁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与西方文化的对比提出了“立人”的思想,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新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吕凤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唐成海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3):14-18,25
吕凤子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而他的教育思想必然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尤其是社会文化的反映。通过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的分析,可以追寻吕凤子先生教育思想得以逐步形成并促成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因和轨迹,进而探讨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逸现象是魏晋南北朝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隐逸思想在社会各个阶层、文学的各个领域的广泛流行,隐逸主体对自身地位与意义的确认,社会与时代对其的积极认同以及隐逸行为呈现出的多样化与极端化并存的样态,共同彰显出这一时期的隐逸精神。对魏晋南北朝隐逸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隐选文化的来龙去脉,更进一步窥见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任何社会的经济形态都离不开一定文化背景的基础,传统文化是影响经济体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也需要相应的文化精神、思想、价值观念的支撑。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融通一致,又有冲突矛盾。因此,探讨、分析、提炼其共融共通的积极因素,并传承发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当代的语境下重构传统,而我们正是需要钱穆“温情与敬意”的宏大的文化视野来面对传统与未来。钱穆视野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和融合的人文主义正是传统自身的核心,正是传统生生不息的原因,中国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延续发展的,而且中国文学艺术正是这种文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这种文化观的发展延伸。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温和的民族主义立场,雅化的发展逻辑,融合通达的人文主义精神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某种指归。钱穆正是基于此而建立起一套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民族文艺观。这种文艺观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某种指引。  相似文献   

11.
再论中西精神--答朱金高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都是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所必需的思维方式。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一般是先通过综合思维了解其全貌,再通过分析思维深入地认识其各个方面。中国以综合思维见长,这使我们比西方更能认识客观存在的全貌,又使我们中国人能更好地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其社会制度也更能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这正是古代中国比西方发达、文明的重要原因。到近代,人类完成了对客观存在的全貌的认识,需要分门别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客观存在,这时西方的分析思维就更有优势;西方的分析思维又使他们更重自我,善于对外扩张。这是近代西方崛起、中国滑坡的主要原因。而根源于中国综合思维的社会、集体意识,又使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众志成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变革,也使中国对内对外都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西方则长期动荡不安。比较而言,根源于综合思维、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更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的大同与马克思主张的共产主义以及综合与分析两种思维方式的分工协作,才是我们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应以中国精神改造西方精神,以西方精神完善中国精神,然后中西合璧,提升人类思想文化的层次。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获得真正而彻底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敢为人先、听党指挥、百折不挠为民奋斗四句话为主要思想内涵的八一精神是南昌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塑造南昌新形象和提高南昌城市知名度的有力手段,是实现南昌文化的大繁荣和提升南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而,八一精神与提高南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值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在宋代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思想中渗透着佛、道二家相融并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趣,反映了宋代文士独有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性格。文章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姜夔的佛禅思想做分析,进而对姜夔思想和心灵世界中的佛禅因素及南宋文士佛禅因缘背后的文化现象做了解和探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中,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文化格局调整、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与个体生存方式变革等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与脱节,而这种割裂与脱节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焦虑现象,其具体表现在人文精神被工具理性消解,民族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倍感焦虑。究其原因在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文化自身发展中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文化在演进过程中的阵痛等都深刻诱发了文化焦虑。化解文化焦虑需要积极运用文化哲学思维深化文化自觉意识,深入反思西方现代性问题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文化精神,进而全力走出文化焦虑的困境,不断迈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长征精神是中国各个阶段和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法宝。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必须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其头脑、指导其行动。通过提炼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分析其主要内容,揭示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性地分析长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究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礼乐”四字精神,最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规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和”要求我们兼容并储多种观点,相互吸取各自长处;“礼”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自由,并在社会上讲究道德精神文明;“乐”要求我们在家庭、邻里、同事、同道和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生活。新世纪中国的未来社会,就是耸立在现代化基础之上的中和礼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改进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促进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别是其根本着眼点、直接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们应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高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其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合的价值向度,要明确二者融合的价值基点,并遵循其融合的价值原则,进而认识其融合的价值指向.二者具有开放性特质与内在契合性,并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这是二者融合的价值基点.二者融合应依据的价值原则是,一方面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看待中国传统哲学;另一方面,在大力推动中国传统哲学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积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营养与力量源泉.目光注视未来,二者融合具有清晰的价值指向,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以世界上最早的两部兰花专论为个案,从研究其富含的人文思想及哲学底蕴,揭示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并进而审视现代科学“人文文化”精神的缺失。我们不必为过去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感到羞愧,也不应因我们重人文理性而科学理性姗姗来迟就以为别有一方“绿洲”。以现代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完成新的“天人合一”──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意义的虚无使得人们陷入了深层次的痛苦与烦恼之中,精神家园的失落使得当代人不知怎样去拯救自我。面对这样的境况,可借鉴佛教“自度度他”之说。佛教“自度度他”思想给予了我们现代人文化资源和启示,对我们的精神修养、日常生活、社会和谐都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