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敏 《科技与经济》2010,23(1):51-54
运用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1987-2007年的财政金融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金融机构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东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存在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年增长率高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相反;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不同。平均西部最高,依次是中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法,修正了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2010—2016年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西部地区经济效率与中部、东部对比,着重研究了新视角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发现,我国整体经济效率水平偏低,东部经济效率保持领先且稳定,中部、西部效率较低且波动较大,调整后三地区经济效率以不同幅度下降,东部、中部变化稳定,西部波动较大,西部地区省域经济效率整体偏低,整体层面上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逐渐趋同。研究认为,应着眼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在保持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以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繁杂的历史任务,西部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有限,生产力水平低下,使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与东部中部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发挥西部的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自然等优势,发展西部经济,同时还应特别注重西部的生态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中部地区包括 9省区 ,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背景下 ,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在必行。中部地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部地区的发展应针对自身特点 ,立足于三个面向 ,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屈晶 《科技信息》2007,22(12):48-49
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通过中部六省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河南的优、劣势,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实现河南在中部地区的崛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比较分析法和消费基尼系数分析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 ,结果表明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东部与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增大趋势 ,而中部和西部差距不大 ,并且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逐渐超过了中部 .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人口老龄化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演变速度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要严重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人口最为年轻化;西部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要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老龄化增长速度要高于东部地区。其次,选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文盲率会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人口增长速度、性别比、产业结构升级状况会降低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且同一因素对东、中、西部不同空间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8.
孟洋  王乐 《科技信息》2013,(8):124-125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落后地区大,而落后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成立,即经济发展水平顺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逐渐降低,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东、中部地区的态势,并为我国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准备打"持久战",要根据自身省情,走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从超效率DEA得到的效率值来分析,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高于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展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通过面板Logit模型分析外部影响因素,政府扶持在西部地区所产生的作用最大,能够极大增加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值提高的可能性; 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与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效果最佳; 工业化水平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浅议21世纪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从其产业现状和问题出发,应用营销学的SWOT分析法,在分析中部产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基础上得出了中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定位。得出了中部地区完善市场经济,面向全球竞争,实施东引西联,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业定位,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中部崛起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孟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7):169-170,179
西部民族地区广大辽阔,资源丰富,却在经济发展上长期落后于东部的经济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植下,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制约已经不存在了,问题在于怎么利用好外资。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外资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构建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选取31个省市,4大经济区域的16个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在对各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差异化形成原因及其对策,以期为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梅花鹿地理分布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化石记录、历史文献和野外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梅花鹿地理分布的变迁进行了探讨.早更新世,梅花鹿分布于华北区和台湾;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向北扩展到蒙新区的东部、东北区以及朝鲜、苏联西伯利亚东南部,向南经华中区的东部分布到广西和越南北部,另有一支经东部滨海平原迁移到了日本.川西高原的四川亚种是由华北区向西南延伸的一支演化而来.梅花鹿是适应性很强的林缘动物,其分布区急剧地缩减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有关,更主要地是受冰期后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东、西部经济的比较分析,找出西部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在扬优抑劣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部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石炭系断裂十分发育,断裂样式有逆冲、背冲、对冲断裂类型,断裂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定向性,断裂主要沿NE—SW向、NWW—NEE向、NEE—SWW向、NW—SE向、近EW向5个方向展布。断裂发育时期特征明显, 各期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断裂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别。现今石炭系断裂应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产物,在地震剖面上通过分析断裂及其相邻地层所具有的反射特征的差别,根据断裂上下地层的变形特征、厚度变化和断裂切割地层年代的差异来判别断裂发育的时期和持续的时段,将石炭系断裂按发育时期进行分离,再现各个主要构造运动期石炭系断裂的平面分布特征。盆地石炭系断裂按主要发育时期可分为海西期断裂、印支期断裂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海西期断裂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断裂,海西期发育的断裂多数在后期又继续活动,仅在海西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腹部地区;印支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缘地区;仅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育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三大地带人口与经济集中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层次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建国以来动态演化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明显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西部地带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1990年以来人口与经济具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21世纪初,山西省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促进人口与经济要素向发达地区、开发轴带、重点城镇集中.  相似文献   

18.
 从全国层面分析了中部地区在全国协调发展中的特点,探讨了中部地区协调发展面临的南北发展不协调、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不匹配、特殊类型地区不发达、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等“四不”问题。针对“四不”问题,结合协调发展的特征,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深化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政策体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4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庆市40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SPSS软件包与mapinfo技术,对重庆40个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异特征.认为形成重庆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水平、人口素质、交通条件和居民收入、消费等因素,而不单单是经济因素.从空间上看,重庆区域综合实力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化的格局,全重庆县域综合发展可分为高度发展型、中高发展型、中等发展型、低级发展型和整体滞后型.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用线性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发现东西部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其GDP差距并不大,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其GDP差距逐渐加大,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1991—2000年的十年间,东部GDP增长速度都远高于西部地区;另一方面,自从2000年以后,从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2004、2005、2006这3 a间,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均GDP或总量GDP增长速度都反超东部地区,显示出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带来的绩效和由此带来的西部腾飞契机;通过神经网络数学建模预测分析得出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正处于双S曲线模型的中部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缩小差距,充分利用后来居上的发展规律,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