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研究东营凹陷古地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应用镜质体反射率(Ro)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方法及研究现状,并以东营凹陷的具体数据为例进行了热史反演.研究表明东营凹陷的古地温梯度从古到今基本呈降低的趋势以及弧线形的演变特点.从而表明镜质体反射率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为古地温场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原理及研究现状,并以东营凹陷的具体数据为例进行了热史反演。研究表明东营凹陷的古地温梯度基本呈降低的趋势以及“马鞍形”的演变特点。从而表明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为古地温场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中自由基热演化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质自由基的演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因而可以作为古温标用于沉积盆地的热历史研究.利用36组热模拟实验得到了煤中自由基浓度与其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拟实验的温度范围为300~550℃,模拟时间为30~480min.实验结果表明,煤中的自由基浓度随煤阶的增加而增大,大约在镜质体反射率为1.75%时达到最大值,随后自由基浓度开始下降.依据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研究了煤中自由基浓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了自由基浓度与时间—温度指数(TTI)的定量模式,该模式可以作为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镜质组反射率在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推算古地温和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作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比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含煤及油气沉积盆地研究中常用的镜质组反射率方法及其适用性,阐述了各种镜质组反射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准确的测定方法是保证镜质组反射率数值正确的前提;采用镜质组反射率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必须基于对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的完全理解,避免因其多解性造成分析结果错误;当油浸镜质组反射率值超过4.0%,原则上该参数不再适合于古地温推算及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将镜质组反射率方法用于含煤沉积盆地固体有机质演化阶段分析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古地温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在系统取样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对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的古地温状况进行了探讨。选用的几口研究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数值与深度呈线性关系。研究认为,本区中、新生代各自具有较简单的受热史,不存在明显的温度间断和畸变。但中、新生代之间具有明显的温度跃变,表明中生代地层因地壳抬升曾一度受到剥蚀。文中根据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对部分井进行了剥蚀厚度的恢复。文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中、新生代建立了几口研究井的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地温之间的关系式,并进而确定了各井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温梯度值。结果表明,本区中生代地温梯度略高于新生代。新生代早期地温梯度较高,中期稍有下降,晚期复又回升,呈现明显的“马鞍形”演变趋势。本区新生代平均古地温梯度与今地温梯度接近,故在研究有机质演化史时基本上可用今地温梯度代替新生代时期的古地温梯度。  相似文献   

6.
盆地古地温场的演化史是盆地有机质向烃类转化以及烃类保存或变迁的决定性控制因素之一。本文从演化史的角度分析了控制盆地地温场分布的多种因素,给出了以镜质体反射率为依据的古热流反演方法原理和以热传导热对流方程为基础的古地温场的正演模拟方法及数值解法。最后给出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古地温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音查干凹陷的热史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补测数据进行了古地温恢复、剥蚀厚度等方面的详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现今凹陷地温梯度为3.06℃/100 m,低于二连盆地平均水平3.50℃/100 m,且地温梯度随构造部位的不同而各异。②洼陷镜质体反射率最大,热演化程度最高,具备了大规模生烃的条件,其中阿二段是凹陷生烃的主力层位。③古地温恢复的结果是凹陷的古地温梯度为5.21℃/100 m,明显高于现今地温梯度。④赛汉塔拉组沉积以后,凹陷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剥蚀厚度从850 m到3 970 m不等,生油门限变浅。新生代以来地温梯度减小,生油过程中断。⑤凹陷地质背景决定了白音查干凹陷生油层大部分处于低成熟阶段,断裂带处于凹陷油气运移的指向处,大套地层遭受剥蚀,盖层及油气封堵条件遭受破坏,使低成熟—高成熟原油遭受降解氧化,形成次生降解稠油。  相似文献   

8.
使用镜质体反射率法,首次系统地对吐鲁番-哈密盆地进行了古地温梯度的求取和剥蚀厚度的恢复。在此方法使用中应注意:①选择各地区标准Ro-深度曲线;②建立本区的镜煤反射率与最大埋藏温度的回归方程;③判断地层补偿和温度补偿状况;④与包体测温等其他热指标相对比。计算出在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期间,台北凹陷西部和托克逊凹陷古地温梯度平均为2.9℃/100m,台北凹陷中部为3.3℃/100m,台北凹陷东部和哈密凹陷介于4.5~4.9℃/100m。盆地中部广大地区地层为补偿和超补偿状态,盆地两边山前带现仍处在欠补偿状态,中生界剥蚀厚度在800~2500m之间  相似文献   

9.
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沉积盆地的热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灰石裂变径迹是研究沉积盆地地热史的强有力工具。胜利油区东营凹陷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表明该盆地的古热作用比现今热作用强。盆地形成初期经历的热事件使其具有较高的热流,随后热流缓慢衰减;3号样品径迹长度的混和型分布说明东营组(Ed)和馆陶组(Ng)之间的沉积间断曾引起了盆地古地温的降低。东营凹陷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位置在2000~3400m左右,和生油窗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沾化凹陷构造—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利用EASY%Ro动力学模型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进行热演化模拟,通过对沾化凹陷四个洼陷20口井的单井热史模拟分析了该区新生代的热演化状况.研究表明,沾化凹陷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其古地温是逐渐降低的,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为3.8~4.8℃/100m,此后其地温梯度缓慢降低至现今的2.9~3.6℃/100m.并且其内部的各洼陷之间的热演化历史存在差异,在整个新生代演化历史中,埕北洼陷的平均古地温梯度最高,其次是孤南—孤东洼陷,桩西—五号桩地区最低,而渤南洼陷则介于它们之间.新生代以来,沾化凹陷岩浆活动(构造-热事件)十分强烈,且这种岩浆活动受基底断裂的控制.各洼陷热演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异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构造部位并且受不同方向和不同发育时间的断裂控制而造成的,也即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牛38 井和王35井中Ro都出现了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有机质类型和成分。其中牛38井处于超压背景,王35井处于正常压力背景。从无机介质条件出发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除异常压力对有机质的抑制作用外,有机质所处的无机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有机质热演化进行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实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2口井目的层段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相似,具有一致的无机介质环境,钙含量和Sr/Ba比值与Ro具有负相关,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热演化,盐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有机质更加富氢,不利于有机质热演化,在热演化过程中Ro会受到抑制,而且会出现异常偏低。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焉耆盆地沉积环境的研究发现,其侏罗系含煤系地层具有大量深水沉积特征,与传统浅水成煤的观点相悖。依据沉积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选择渤海湾地区东营凹陷和西部吐哈盆地分别作为深水断陷湖盆和浅水聚煤盆地的标准模型,对焉耆盆地现有无机元素丰度资料作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盆地侏罗系地层元素特征与东营凹陷很相似,由此推知其古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倾向于东部深水断陷湖盆。萨胡判别分析证明,与煤共生的粗碎屑岩不是形成于河流环境,而是形成于深水浊积沉积环境。这种观点的提出突破了浅水成煤的传统观念,为进一步研究该盆地特有的沉积、聚煤模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拓宽了煤岩及成煤环境研究的思维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有效烃源岩成熟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东营凹陷沙三段下亚段—沙四段上亚段有效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2套有效烃源岩的FAMM分析成果,对其成熟度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越好,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越强;沙三段下亚段有效烃源岩的真实成熟度一般应在0.56%~1.01%,沙四段上亚段有效烃源岩的真实成熟度一般应在0.58%~1.30%.  相似文献   

14.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组成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沉积环境,对乌石凹陷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碳含量最高,类型为Ⅰ—Ⅱ1型,且普遍达到成熟水平,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烃源岩层段,流二段上部油页岩次之,流三段烃源岩是好的烃源岩,而流一段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流沙港组以弱还原—还原环境为主,除流一段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外,该组烃源岩既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输入,又有一定数量的陆生生物来源,尤其是流二段下部油页岩有机母源中藻类输入较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工作量,利用相对误差、复相关系数、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法,研究单种煤及其复配的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的关系,证明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具有良好的加和性。选取的配合煤,南选煤与圣弗煤的比例分别为8∶2、6∶4、4∶6、2∶8,将其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均说明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实测值和预测值没有差异,近似相等。用单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和配煤比理论加和法,可以预测配合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指导配煤炼焦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含氮化合物在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东营凹陷南斜坡油气运移方向。对南斜坡油田不同部位油藏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与相对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斜坡原油间运移分馏效应明显,表现为处于同一运移路径上的油藏,随着运移距离的加大,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总量(KC)逐渐减少,1,8-DMC/2,4-DMC值增加,原油中苯并[a]咔唑相对苯并[c]咔唑富集,导致苯并咔唑参数[a]/([a]+[c])值升高。根据上述几项含氮化合物指标的研究,认为:乐安油田油气一部分由博兴洼陷经石村断层充注而来,另一部分由牛庄洼陷充注;纯化油田东部的油气由牛庄洼陷自东北方向注入。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无机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营凹陷取芯井镜质体反射率(Ro)受到了抑制,从上部的0.60%向下逐渐降为0.45%.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别是地球化学作用角度分析了镜质体反射率异常的原因,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看,Ro值随腐泥组分的增加而减少,富氢有机质抑制Ro的增长;从无机地球化学角度看,研究段内自下而上水体逐渐变淡,酸性有所增强,酸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演化.Ro异常层段内钾、钠、镁、锂变化不大,与Ro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钙、锰、锶、硼与Ro呈负相关关系,它们抑制了Ro的增加;铁、钡、钴、锌、镍、铷等与Ro呈正向相关关系,它们催化了Ro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现有的油气演化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复杂岩性地层剖面的回剥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可以同时处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类剖面以及砂岩、泥岩、石灰岩、白云岩和膏盐五种岩类.把Falvey镜质体理论模型引入热史模拟中.从而使现在的热史模型可以在模拟热流史和地温史的同时.直接地模拟出烃源岩的R_0史.同时提出了组分产率曲线法这一新的生烃史模拟方法.它不仅可以模拟出烃源岩的生油史和生气史.而且还可以模拟出各烃类组分的生成史.利用这一组模型.可以对既有碳酸盐岩又有碎屑岩的复杂岩性沉积盆地中的油气演化进行模拟.该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油气演化的模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