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国法律思想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讼。当然,他们达至这一理想目标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的。无讼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制度根源,它对当今我国的法律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本文从汉字的语音、结构、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汉字中蕴藏的平衡、和谐的特征,从而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以和为贵的精神思想。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导致古代中国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法律制度有着强烈的行政性,而“集团本位”的传统道德和立法思想更强化了移民的牺牲精神。在西方法学概念和逻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工程性非自愿移民制度的运作仍然是“纯中国传统式”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认为,西方与中国法律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律与礼俗、权利与义务、法治之有与无、民治制度的有与无、好讼与厌讼、和奸不为罪与为罪等方面。这些差异的形成有浅层与深层文化根源,浅层文化根源在于中西的社会构造不同,深层文化根源为西方是宗教文化,中国是道德文化。浅层文化根源由深层文化根源所决定。这种法律思想为梁漱溟寻求近代以后的中国法律发展出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日,各地频繁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分析其原因,抛开现存的交通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硬性"原因之外,把目光转向"软性"的中国法律文化,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法律文化的概念特点、传统思想进行分析,以"中国式过马路"为切入点分析法律文化,并结合社会现状反思了该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因为中外法律文化的差异而踟躇之际,当我们因为民众缺失法律的信仰而迟疑之际,当我们梦想中的法治渐行渐远之际……听到了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法律制度中寻求法治救治之道的呼声,从历尽岁月洗涤的存留养亲制度中我们找到了"轻刑化"的思想。存留养亲制度不失为我们在寻求法律施行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统一中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强大的力量支持作用,习近平站在历史新方位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内容精髓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条主线:以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为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大助力: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三个维度:历史维度、当代维度、未来维度;四种方法:扬弃继承、创造创新、深度挖掘、宣传教育。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兰岚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涵、特征的概述,探寻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从将中国礼文化纳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中国礼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中的中国礼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9.
方孔先生在"传统中国法分析"中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法律文化传统进行相当深入的批评。指出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存在着"不客观、不实在、不合群、乱伦"等一系列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特点,人治传统浓厚而法治传统阙如。但是"中华法系"应该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核的,儒道法诸子百家各种学说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具有本土化、原生性、开放性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就前三个方面谈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西诉讼文化差异的比较,指出中西传统诉讼文化主要存在三点不同:一、思想意识基础不同,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基础,西方传统诉讼文化以基督教宗教文化为思想基础.二、诉讼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中国传统诉讼文化追求“无讼”,西方传统诉讼文化追求以实现正义为价值目标.三、在形式上表现出对程序的重视程度不同,中国传统诉讼文化重实体轻程序,西方传统诉讼重视程序价值.文化基础的不同应当在我们移植西方诉讼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的过程中予以考虑并引起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益于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对高等院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表观特征,挖掘其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关联,分析两者的教育本质。探索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多渠道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充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更好地体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甘志强 《科技信息》2008,(2):204-204
古代中国客观存在着的行政实践造就了传统行政文化,传统行政文化的特征包括传统行政思想、行政心理和行政观念三个方面,至今仍对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发生着影响,阻碍着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顺利进行。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不能不正视这些影响,要肃清这一危害,就必须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深刻认识和分析各种消极影响的外在表现,积极应对,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李家有 《科技信息》2012,(24):96-97
在中国法治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而中国法治的最大困难则来自文化传统。作为法律运转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人们行动先导的法律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是造成法律实施不理想的一个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建设中国法治社会,同时也必须弘扬和开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的法治建设在注重制度层面建设的同时必须正视和构建与法治国家相匹配适应的现代化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取得丰富成果。从研究重点来看,主要是围绕着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新时期文化以及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遁世精神、“民本”思想、重利主义、儒道法兼用思想、斗争哲学、开放精神等方面分析了非主流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诗性思维是理性启蒙前古代各国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诗性思维与传统情理法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这可以从案情的认识、法律的适用、案件的司法结果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柔”是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审美心理思想的内核与逻辑起点,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女性倾向,二、中和素朴,三、宁静素雅,四、崇尚友善,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9.
弄清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真实内涵,是全面领会和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通途,对解决文化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担忧思想,意义重大。文章从文化及其特点、传统文化的形成及特征、中西方文化异同及文化不断更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传统优秀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综合的大众化是文化的主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良思想,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和反映,并深深地影响了他,成为他能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思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