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辅助铈掺杂纳米氧化锆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辅助途径,通过前期的制备工艺实现了金属铈对纳米氧化锆的掺杂改性.借助XRD、TEM、UV-Vis以及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表明,金属铈离子进入氧化锆当中,掺杂改性后的氧化锆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并且具有一定的介孔结构.  相似文献   

2.
纳米γ-Al2O3自水溶液中吸附除去对苯二酚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铝,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所得的纳米氧化铝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粒子的直径在30~70nm之间.考察了纳米氧化铝材料在静态吸附条件下对对苯二酚自水溶液中吸附除去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纳米γ Al2O3上的吸附量较大,吸附是催化氧化吸附;吸附于纳米氧化铝上的对苯二酚可用0.1mol/L盐酸溶液完全解脱,解脱后的纳米氧化铝与原γ Al2O3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3.
以MgCl2.6H2O和NH3.H2O为原料,乙醇和吐温80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经水洗、醇洗、干燥、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镁粉体。实验确定制备纳米氧化镁的工艺条件为:反应配比MgCl2.6H2O∶NH3.H2O(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0 min,陈化时间2 h,氢氧化镁在900℃下煅烧3 h。以亲油化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0.02 g,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2 h.在优化条件下,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的亲油化度达到27.7%.用透射电镜(TEM)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氧化镁粉体进行了表征,TEM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纳米级,改性前后氧化镁粒子尺寸基本没有变化,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分散性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4.
改性纳米羟基锡酸锌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共沸蒸馏方法制备了纳米ZnSn(OH)6颗粒,然后在共沸蒸馏纳米ZnSn(OH)6-正丁醇的体系中,直接加入硬脂酸制备了改性纳米ZnSn(OH)6颗粒.用XRD、TEM、FTIR和TG/DTA等对这种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表面改性纳米ZnSn(OH)6的大小为60~80nm.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把改性纳米颗粒加在软质PVC中,和微米级产品相比,其氧指数提高17.8%.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合肼法对天然锰矿(NMD)进行改性,比较其改性前后对苯酚的吸附性能,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pH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苯酚吸附去除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机理.结果表明,改性锰矿(AMD)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优于NMD,在适宜条件下,去除率可达71.7%;低pH值有利于吸附,其吸附模式符合Langmuir吸附.通过TEM图、吸附-脱附等温线I、R对AM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MD比表面积大,表面羟基丰富,适于做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自由基聚合实现了纳米碳酸钙表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对碳酸钙表面接枝的PMMA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对接枝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MMA接枝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红外分析和碳酸钙表面接枝聚合物的。H-核磁分析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碳酸钙表面接枝的PMM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MMA水相均聚物,而且分子量分布较均聚物宽;随着MMA单体用量的增加,纳米碳酸钙表面PMMA接枝率增加,接枝密度增加,但PMMA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接枝聚合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及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对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碳酸钙进行了表征,填充在涂料中,对涂料性能进行考察。改性后碳酸钙表面有机膜使碳酸钙呈亲油性,降低表面能使粒子不易聚集,填充于涂料中,其柔韧性、硬度、流平性及光泽均优于填充未改纳米碳酸钙。  相似文献   

8.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有机蒙脱土3种纳米材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粘接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实验表明:含5%纳米二氧化硅、20%纳米碳酸钙和10%蒙脱土时,环氧树脂结构胶的钢钢抗剪强度比基体分别提高了23.2%,39.3%和63.0%.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组合产生叠合效应使结构胶的钢钢抗剪强度在25℃下固化达29.3 MPa.XRD衍射实验表明,有机蒙脱土和环氧树脂能进行插层复合,其晶面间距从2.4 nm撑开至8.8 nm以上.SEM实验表明3种纳米材料在基体中能诱发大量银纹,是结构胶粘接强度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纳米铜粉进行硝酸剥蚀和表面改性,研究剥蚀程度和表面改性剂的用量对纳米铜粉分散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I-IR)对剥蚀和改性后纳米铜粉的组成、颗粒大小、表面状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剥蚀可以起到细化纳米铜粉颗粒的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对纳米铜粉表面改性的同时抑制Cu2O的产生.剥蚀改性后的纳米铜粉的分散稳定性明显优于未剥蚀改性的纳米铜粉.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搅拌研磨法在6h内快速制得了高纯纳米石墨.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EDS)和傅里叶变化近红外光谱(FT-IR)对纳米石墨进行了系统表征.经XRD分析,确认其为纳米石墨;经氮气吸附测试分析,纳米石墨的比表面积为661m2/g;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纳米石墨为纳米石墨片和多层石墨烯的混合物,其粒径分布在50~100nm左右;用红外光谱和EDS分析,纳米石墨表面具有较多的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氧元素含量达22.47%.  相似文献   

11.
用酸性红G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处理酸性染料废水的效果。实验研究了硅藻土中碳酸钙的含量、改性硅藻土的投入量、酸性红染料废水的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浓度为0.2 g/L的酸性红GR染料废水中,加入40 g/L含有1.5%的碳酸钙的改性硅藻土吸附40 min后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此时的脱色率达到了95.01%,COD去除率可达65.43%。  相似文献   

12.
纳米Al(OH)3干法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T对纳米Al(OH)3的干法改性工艺,确定了偶联剂最佳质量分数0.5%、改性时间25min、改性温度100~110℃。采用红外光谱、TEM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改性后无机粉体表面包覆有机基团,吸油值减小,团聚减弱,比表面积增加。改性Al(OH)3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阻燃效能提高,并保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 9种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对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 .改性CaCO3表面均由亲水变为亲油 ,从而显著地降低了CaCO3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糊的粘度 ,降低了CaCO3的吸油值 .改性后的CaCO3填充于软聚氯乙烯 (PVC)塑料 ,测定了塑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  相似文献   

14.
亚微米级无机抗菌剂的有机湿法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硬脂酸与钛酸酯偶联剂联用对超细亚微米级载银TiO2进行了表面改性,使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并探讨了改性前后的表面结构。用IR、TEM等多种手段表征其改性效果,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了改性对银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硬脂酸和钛酸酯成功包覆在粉体表面,包覆量可达0.92%,使粉体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亲油;但用振荡烧瓶法测定改性前后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仍然达到99.7%。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碳酸钙(CaCO3)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用平板流变仪测得修饰后的碳酸钙复合体系的动态特性发现,随碳酸钙加入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弹性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低频下阻尼系数值明显降低,高频下阻尼系数值基本不变;阻尼系数随频率的增加,变化幅度减小;定频率下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同时在对含量为20%修饰后的碳酸钙复合体系定频下振幅扫描后,没有发现Payne效应的存在.从而表明,修饰后的粒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大.  相似文献   

16.
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无水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混合体系中使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油酸修饰铜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约为20 nm.用FALEX-6型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2%时就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摩擦系数下降至最低值,但当进一步增加浓度至1.0%时,摩擦系数开始有较大的增加趋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摩擦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当添加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4%时磨斑直径(WSD)为最小值,抗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温度,溶液pH值,新型磷酸酯改性剂(ADDP)溶液浓度等因素对ADDP改性纳米CaCO3的影响,比较了改性纳米CaCO3和未改性纳米CaCO3的粒径分布,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中粘度及吸油量,并把改性纳米CaCO3应用于聚氯乙烯(PVC)中,测定了PVC/CaCO3软塑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水溶液中,使用硬脂酸为改性剂,采用一步还原法制备了油溶性Ni纳米颗粒.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制备颗粒的形貌及大小,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考察了颗粒的分散性,同时也对颗粒与甲苯闻的浸润性及抗沉降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纳米颗粒经过表面改性后,颗粒大小约为30nm,在油性介质中分散能力:浸润性、抗沉降能力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NMMO(N–甲基吗啉–N–氧化物)工艺为基础,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CaCO3并在成膜后酸洗去除,制备具有适当透气度的纤维素膜.通过控制CaCO3的粒径和添加量,探讨纤维素膜透氧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aCO3的加入,纤维素膜的透氧系数增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明度总体呈下降趋势.CaCO3添加量一定时,CaCO3粒径越大,透氧系数越大,拉伸强度和透明度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