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西平 《科技资讯》2010,(17):11-12
失水山梨醇油酸酯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催化剂对失水山梨醇油酸酯酯化反应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本论文分别从单一催化剂和复合催化剂两个方面研究了对失水山梨醇油酸酯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了复合催化剂更加有利于提高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五氧化二铌催化酯化制备 DOP 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体酸五氧化二铌作酯化催化剂,由苯酐和2-乙基己醇制备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反应先快速生成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酯),然后再酯化成双酯DOP。由单酯转化成双酯的反应为典型的二级反应,测定了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研究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粗产品酸度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硫酸氢钾催化合成丙酸苄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酸氢钾催化苯甲醇与丙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丙酸苄酯.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氢钾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甲醇与丙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环已烷用量对丙酸苄酯收率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下,丙酸苄酯的收率可以达到79.3%.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活性及稳定性,是合成丙酸苄酯的理想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用固体酸五氧化二铌作酯化催化剂,由苯酐和2-乙基己醇制备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DOP)。反应先快速生成了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酯)然后再酯化双酯DOP。由单酯转化成双酯的反应为典型的二级反应,测定了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研究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以粗产品酸度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双长链酯胺的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乙醇胺脂肪酸酯型双长链酯基季铵盐的合成中,单/双/三长链的比例对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三乙醇胺双硬脂酸酯的酯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及其用量等)与酯化产物中单、双、三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较高的反应温度可使单酯含量降低,双酯、三酯含量升高;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时间有利于双酯含量的提高.在较高的反应温度(170℃)下,综合选择合适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问和催化剂,可获得双酯含量迭61%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在固体非酸催化剂作用下,使硬脂酸和乙二醇反应制取硬脂酸乙二醇酯。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的影响。在酸酶摩尔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1%的条件下,硬脂酸乙二醇酯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系列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l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对以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和丙酸为原料合成丙酸系列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TiSiWl2O40/TiO2是合成丙酸系列酯的良好催化剂。通过较系统地研究醇酸的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得到合成丙酸系列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
酶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酶为催化剂,正丁醇与王丁酸一步反应可合成丁酸丁酯,本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酶催化剂和普通催化剂、酶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酯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反应条件:醇酸摩尔比为1.3:1.0,酶催化剂用量比为4.0%,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5—35℃,酯产率可达94.1%.  相似文献   

9.
以正丙醇、冰醋酸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脂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醋酸正丙酯,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再生能力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对合成醋酸正丙酯的影响.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醋酸正丙酯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以醋酸质量计)为15%,沸腾状态反应,酸醇摩尔比为1∶1.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为68.06%.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长,再生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方案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 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讨论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酯收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子能谱仪、X光衍射仪、吸附仪等物化仪器和化学分析法,对受热后铜系甲醇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实验室高温处理后的催化剂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下降,孔容下降;经工业使用后的催化剂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均下降且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下降大于实验室样品。实验室过热实验的催化剂与工业使用后的催化剂在结构数据变化的趋势上相同,比表面积减小与催化活性降低存在相关的变化。因此,当气体充分净化后,杂质对催化剂的影响已经很小,此时催化剂过热使用导致催化剂结构变化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常压下用模拟渣油和模拟氢气近似模拟了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内的气液流动状态,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和堆密度、虚拟气液流速以及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粒径、低堆密度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较高;虚拟气速与床层膨胀率关系曲线上存在拐点,拐点值随催化剂装填高度增加而增大;虚拟液体流速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影响较小;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小于10%;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床层膨胀率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装填量较大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气油比才能保证催化剂床层处于微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O-CeO2-ZnO催化剂,利用TG-DSC,XRD,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晶粒尺寸明显增大,结晶度明显增加;过高的焙烧温度致使催化剂出现严重的烧结现象,使催化剂表面颗粒的分散性大大降低;50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优良氢气选择性和氢气产率,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制氢性能出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母体相组成对CO低变铜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XRD、TPR、TPD和活性评价装置等技术设备,研究Cu-Zn-Al催化剂母体相组成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体为HZ相的催化剂活性高,母体为FC相的热稳定性好,母体以ML相为主相的催化剂性能差。通过选择适宜的Cu/Zn/Al比和控制制备条件,获得适宜比例的FC、HZ、ML三相态混合母体是制备性能优良的低变催化剂的基础。制备出了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CO低温变换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ZrO2/SO=4固体超强酸催化富马酸和甲醇合成富马酸二甲酯的反应,表征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收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实验表明:ZrO2/SO=4是富马酸二甲酯合成的较适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含量Ni-W、Ni-Mo金属组合对加氢脱芳烃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含有w(NiO)=4%和w(WO3)=26%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效果最好的结论.同时认为先浸渍W,再浸渍Ni的制备方法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脱芳率,且金属在载体上分散性较好.处理FCC柴油的结果表明,研制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优于一种已经工业化的参比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气相活化脱镍技术。对气相活化条件、酸洗条件、脱镍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脱除废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镍效果显著,脱镍率最高可达80%,脱镍后的催化剂微反活性大幅度提高,并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 Ni-Al、Ni-Cu-Al和 Ni-L a-Al为催化剂 ,甲烷为碳源 ,在 773~ 10 2 3 K制备碳纳米管 ( CNTs) ,并通过 TEM和 XRD表征了 CNTs的部分性质 ,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 CNTs形貌、结构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催化剂在相同温度下制备的 CNTs的形貌和结构有很大差异。Ni-Al催化剂上生长的 CNTs倾向于碳纤维结构。Ni-Cu-Al催化剂上生长的 CNTs具有节状结构。Ni-La-Al催化剂上生长的 CNTs管腔较大、管径较均匀且石墨化程度最高。在 10 2 3 K下 ,各种催化剂的活性都是在反应初期较高 ,然后随反应时间降低。Ni-Al催化剂在 2 h后活性降低很快 ,在 5 h后完全失活。Ni-Cu-Al和 Ni-La-Al催化剂活性随时间降低较缓慢 ,最后分别在 10 h和 15 h后完全失活。各种催化剂上生长的CNTs的产率随反应温度变化而变化。Ni-Al、Ni-Cu-Al和 Ni-La-Al催化剂上制备的 CNTs分别在 92 3 K、973 K和高于 10 2 3K左右达到最高产率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HCl,HNO3,H2SO4和HClO4对齐鲁RMS-8流化催化裂化(FCC)平衡剂的脱金属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这4种酸都能有效脱除催化剂表面上的污染金属钒,也能脱除少量的铁,但基本没有脱镍效果。不同的酸在含量较低时的脱钒率差别较为明显,随着酸含量的增加,脱钒率都逐渐增加,不同酸的脱钒率达到30%左右以后基本不再变化。这表明催化剂上的钒一部分存在于体相内,另一部分存在于体相外,体相外的钒约占总钒量的30%左右。脱钒后催化剂的活性得到明显恢复,以10%左右的酸处理后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进一步提高酸含量,催化剂会因表面铝被脱除,使得催化剂酸性下降,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孔介质的“尘埃气”模型,用单片扩散反应器测定了气体在Pd/HM型轻质烷烃异构化催化剂中的有效努森扩散系数、有效分子扩散系数及粘性流动参数。考察了压片条件对催化剂内孔结构参数的影响。压片催化剂能很好的模拟工业挤条异构化催化剂的孔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装置在室温到350℃条件下具有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