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纳米银-二氧化钛-壳聚糖(Ag-TiO2-CS)复合物构建灵敏的穿心莲内酯电化学传感器。CV实验表明纳米Ag-TiO2-CS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可以作为穿心莲内酯传感器的氧化还原探针,当加入穿心莲内酯后,修饰电极的峰电流值变小,且随着穿心莲内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DPV实验表明,修饰电极峰电流值与穿心莲内酯浓度对数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结果均良好。将所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应用于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制剂实际样品,实验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CeO2纳米棒, 并对其进行XRD和TEM表征,将制备的CeO 2纳米棒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考察,同时研究了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芦丁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芦丁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在1.0×10 -6 -5.0×10 -4 mol/L之间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i pa 与其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 p(μA)=0.2263+0.3307c(μmol/L),相关系数r=0.9949.检测限为1.0×10 -7 mol/L.  相似文献   

3.
通过纳米金(NG)和二茂铁酰胺(FcAI)之间的Au-N键合作用,制备了二茂铁酰胺/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FcAI/NG/GCE),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电极对芦丁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芦丁进行了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芦丁的浓度在5.0×10-7-1.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S/N=3)为1.0×10-7molL-1.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墨烯(GS)-Nafion-纳米金(AuNPs)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GCE/GS-Nafion-AuNPs),构建一种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的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应用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17β-雌二醇(E2)的快速检测.运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法和差分脉冲伏安(DPV)法,对该传感器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在GS、Nafion和AuNPs协同作用下,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在优化试验条件下,传感器的电流信号(I_p)与17β-雌二醇(E2)的浓度(c)的对数在0.002 5~0.300 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_p=8.899 4+1.049 4logc,相关系数为0.994 1,E2浓度检出限为0.83nmol/L.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极低以及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望应用于环境样品中E2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种基于聚L-半胱氨酸/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萘酚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1-萘酚(1-NAP)和2-萘酚(2-NAP)两种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考察了1-NAP和2-NAP在该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电极的修饰及萘酚同分异构体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pH值为7.5的0.1mol/L PBS缓冲液中,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萘酚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两者的峰电位差约为0.182V,能基本达到萘酚同分异构体的氧化峰分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测定,发现1-NAP和2-NAP分别在2~40μmol/L和1~4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对应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其中1-NAP检出限为0.19μmol/L(S/N=3),2-NAP检出限为0.12μmol/L(S/N=3)。另外,此修饰电极在检测中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将修饰电极用于实际水样品中1-NAP和2-NAP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9%~101.7%和97.7%~102.1%。  相似文献   

6.
采用L-半胱氨酸辅助溶液相方法合成二硫化钼-碳纳米颗粒复合物,并利用扫描电子电镜对复合物的形貌进行表征.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颗粒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扑热息痛的灵敏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扑热息痛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100μmol/L,检出限为0.01μmol/L.而且,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实际药品中扑热息痛的检测.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重现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Hummers法制备石墨烯对玻碳电极进行修饰,表面修饰效果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核黄素(RF)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相比,石墨烯/Nafion膜修饰电极显示出很好的催化作用,核黄素在修饰电极上得到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强。还原峰电流与核黄素的浓度在3.0×10-6~2.0×10-5mol.L-1范围内成线性,线性关系数R=0.9946,检测限为1.0×10-6mol.L-1。用此方法测定了维生素B2片中维生素B2的含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沉积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的聚L-亮氨酸(Pl-LEU)/DNA双层纳米薄膜修饰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阻抗(EIS)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AC)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AC表现出优越的电催化活性,氧化峰电流与AC浓度在0.7~250μ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3×10~(-9)mol·L~(-1)(S/N=3).此外,该修饰电极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实际药物中AC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以玻碳电极为基底,将壳聚糖-碳纳米管(CS-MWNT)复合物修饰于电极表面,然后利用氯金酸电沉积纳米金(nano-Au),最后吸附过氧化物酶(HRP),从而制备出性能良好的HRP/nano-Au/CS-MWNT/GCE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7.0×10^-6mol/L-1.29×10^-2mol/L范围内对H2O2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线性相关系数R=0.9989,检测下限为2.3×10^-6mol/L(S/N=3).此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较快的响应速率、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金纳米粒子-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AuNPs-CS/MWCNTs)修饰电极制备电化学传感器来对核黄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对AuNPs-CS/MWCNT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探讨核黄素在AuNPs-CS/MWCNTs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RF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 AuNPs-CS/MWCNTs修饰电极对RF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其还原峰电流与核黄素的浓度在0. 025~10. 02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 015μmol/L。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及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以很好进行核黄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化学沉淀方法室温下水相合成层状磷酸锰纳米材料.然后利用磷酸锰-金纳米颗粒修饰玻碳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多巴胺的灵敏检测.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对所构建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多巴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120μmol/L,检出限为0.05μmol/L.同时,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was prepared based on poly folic acid(PFA) for rapid detection of barbital(BAR). The PFA membrane was obtained via directly electro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on the surface of chemically modified Au electrode(Au/CME) by means of cyclic voltammetry(CV) in the potential range between-0.4 and 1.0 V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 pH 7.04.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 membrane was synthesized with BAR as template molecules and folic acid(FA) 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 The performance and surface feature of the proposed imprinted senso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CV,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peak current decrease(ΔI_p)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BAR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1.00×10~(–7)-1.00×10~(–4) mol/L(R~2=0.998 2) with a detection limit(S/N=3) of 4.65×10~(–8) mo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rinted sensor exhibited an excellent selectivity for BAR and it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rmine BAR in real samples with recoveries of 94.7%-106.2% by using the standard addi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3.
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依次电聚合硫堇膜(PTh)、电沉积金-普鲁士蓝复合纳米粒子(PB-Au)和金纳米粒子(GN),利用GN比表面积大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进而固定单链DNA(ssDNA),制备一种电流型DNA传感器(GCE/PTh/PB-Au/GN/ssDNA).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和循环伏安法(CV)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杂交指示剂,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DNA传感器可以对DNA进行灵敏检测,在1.0×10-14~1.0×10-6 mg/L范围内,DPV的峰电流与DNA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工作曲线斜率为-13.4 μA/decade,相关系数为0.994,检测下限为1.0×10-14 mg/L.所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准确,不仅可用于基因检测,而且对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也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层层组装法制备了金和天冬氨酸复合膜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CV)和脉冲伏安法(DPV)等研究了尿酸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BS 7.0作为支持电解质的条件下,尿酸在该组装传感器上的氧化峰的峰电流是裸电极传感器上的6.5倍.优化条件下,用DPV对尿酸进行了测定,在尿酸浓度为4.0×10-7~1.0×10-4 mol/L范围内浓度与尿酸的氧化峰电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0.010-0.022 C(μmol/L),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RSN=3)为1.0×10-7 mol/L.该方法用于实际尿样的测定,回收率为99.4%~104.1%.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一种以电聚合番红花红膜修饰的对硫磷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技术对对硫磷在聚番红花红膜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聚番红花红膜修饰玻碳电极对对硫磷的还原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对硫磷浓度在3.43×10-8~3.43×10-5 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该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实验探究了二硫化钼(MoS2)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与贵金属纳米粒子金(Au)、铂(Pt)的复合基底对于过氧化氢(H2O2)的还原性检测,采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作为电极,制备出了基于Pt-Au-MoS2-ITO的生物传感器,为H2O2还原性检测的便携性操作打下了基础.实验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材料,同时使用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等传统电化学手段表征了传感器电化学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来表征传感器表面形貌.建立了用于H2O2还原检测的、具有高检测限、高灵敏度和宽检测范围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采用Hummers法和水热法,制备石墨烯和碳量子点溶液作为前驱体,然后通过一步煅烧法制得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借助SEM、UV-Vis、FTIR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及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等,重点考察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石墨烯表面负载碳量子点可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并改善其机械性能,由于活性位点的增加,所制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电极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及电化学活性;在检测不同浓度双氧水时,复合电极的灵敏度为纯石墨烯电极的1.4倍左右;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时,与纯石墨烯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容量保持率提高了1.6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