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素芬 《科技信息》2009,(36):I0154-I0155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经历了出现、传播、确立和创新四个阶级,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学习观问题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丰富与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学习观,反对教条主义的错误学习观,批判一些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问题上所采取的一切非科学的态度,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内在源泉与不竭动力,是治党治国之道,也是创新马克思主义之道。它既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既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获得重大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三化合一"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不愧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学习观的典范,为丰富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观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化,对邓小平矛盾思想的研究(包括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一个热点。根据目前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邓小平矛盾观问题的研究成果,拟对其中涉及的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问题的研究现状作简要述评,以为学界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中国化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场域回应时代需求、引领时代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实践而产生的既与时俱进又开拓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空具有不同的内涵和阐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相结合,赋予其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不断开辟理论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基,继承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迹,以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本,群策群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它从理论品质、哲学基础及具体层面等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新结合,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着重对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四有”新人观、集体主义观和艰苦创业观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相通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固有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指出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扬弃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科技,其发生发展总是与民族、国家利益相关,与安全价值诉求不可分离。反思安全诉求与博弈下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中国化历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不断创新,以指导新中国科技安全实践的历程。传承与创新的逻辑特点是科技安全观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科技安全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和科技安全理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主线。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其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基于马克思文本的实践诠释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基于对理论及实践创新成果的再创新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基于实践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综合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则是这一过程在特定阶段实现理论创新的结果和状态,是状态与过程的统一。形成一个成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集体、独立自主地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办事、联系中国实际情况形成新的理论、运用新的理论解决中国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基本要素。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了独立自主地、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论进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作为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毛泽东的时代观,认为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初步建设实践。毛泽东时代观的理论与方法提升于毛泽东在实践主题变化下的社会实践,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展开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实现了中国化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给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理论支撑。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也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浅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阐明他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的科学态度,从逻辑上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纵观这些理论成果的产生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发展、坚持和创新的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哲学是由多种哲学资源组成的综合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主体,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重要路径参考,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关系。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不是脱离这一过程的“另起炉灶,”而是对这一道路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中华民族几乎年积累起来的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着重对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中的“四有”新人观,集体主义观和艰苦创业观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相通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邓小平道德教育固有的民族和鲜明的时代特性,指出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同时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扬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的理论,也是建设的理论,它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当代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间必须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理论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石,传播机制多样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重视国民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新一届党中央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继承、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统领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20.
1937-1949年是毛泽东道德哲学思想理论化、系兢化的成熟时期。这一阶段,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视域出发,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优秀内容,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博采集体智慧,糅合进个人的理性思考,从“人本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道德动机、道德效果、道德继承、道德修养”等方面,提出并诠释了自己的道德哲学思想,极大地创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