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采用自然水(含海水和淡水)作为液压介质进行工作的径向低速大扭矩马达。与油压马达相比,摩擦、磨损、腐蚀等是水压马达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合适的定子曲线可以减少摩擦、磨损、水击等现象的发生。本文根据运动学理论对水液压马达的定子曲线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对幅角修正等加速运动规律和匀变加速修正等加速运动规律的加速度公式进行了修正。对9种不同类型运动规律的各区段幅角进行了设计,并结合曲线方程和水压马达的相关参数绘制出相应的定子曲线。综合分析了9种类型定子曲线下柱塞副(滚球与柱塞)的加速度、速度以及曲线压力角等特性,指出有过渡区的等加速运动规律曲线较适合于所研究的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双作用叶片泵定子过渡曲线的类型和特点,研究的课题内容包括了双作用叶片泵各类定子曲线,主要是:阿基米德曲线、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椭圆曲线等。本文还分析了下列特性:叶片在径向槽内相对运动行程、相对瞬时速度、相对瞬时加速度压力角以及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压力角。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力平衡型多输出径向柱塞泵,克服了受力不平衡的技术难题,通过切换工作方式实现两种或多种流量的输出.对泵的导轨曲线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分析,导轨曲线在设计中借鉴双定子叶片泵曲线的构成形式采用两个圆弧曲线与过渡曲线搭配的形式,其中过渡曲线为修正后的阿基米德螺旋线,保证了泵的平稳性与径向受力平衡,对泵不同工作方式下的流量进行了计算,对瞬时流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工作方式下的流量脉动都较为平稳,内外泵单独工作的瞬时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超过0.3m L/s.搭建了力平衡型多输出径向柱塞泵试验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调定压力的升高,泵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容积效率下降都较为明显,最低达到80%,须进一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并完善泵的密封配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综框运动的开口角与闭口角不相等情况出发,提出了综框的"直线与余弦曲线组合加速运动"规律及"修正梯形加速运动"规律,推导了它们的运动学公式,分析了它们的使用范围,并与三段正弦曲线组合加速运动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推荐采用直线与余弦曲线组合加速运动规律及修正梯形加速运动规律.并指出这些运动规律不仅适合于开口角与闭口角不相等的情况,也适合于开口角与闭口角相等的情况,因此根据这些公式编出的计算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径向柱塞泵在工作中输出油液存在的固有流量脉动,介绍了一种对径向柱塞泵流量脉动进行优化的新思路,提出了一种多泵并联减小径向柱塞泵流量脉动降低液压系统噪音的新方法。通过对径向柱塞泵以及奇奇并联和偶偶并联情况下瞬时流量、脉动率的计算,推导出最佳的错位并联角度,最后在MATLAB环境下构建径向柱塞泵以及双泵并联情况下瞬时流量模型进行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泵在错位并联的情况下输出油液的脉动率仅为单泵的1/4,显示了该方法在减小径向柱塞泵流量脉动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的配流盘配流窗口和柱塞腔配流槽结构,建立两者之间通流面积的数学模型,并提出满配流系数m的概念。建立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模型,进行了配流盘配流过程仿真和柱塞运动及液压力特性仿真,分析不同满配流系数m对液压马达输出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配流盘配流窗口和柱塞腔配流槽的适宜满配流系数为0~0.5,最优满配流系数为0.3。这可为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液压马达配流盘配流窗口和柱塞腔配流槽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修正梯形加速的共轭凸轮打纬的运动规律,并推导了它的计算公式。它与正弦、余弦组合加速运动规律比较,在打纬时刻的负加速度相等或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它有下列优点:(1)最大正向加速度值可降低25—30%;(2)最大速度值可降低2—6%;(3)凸轮压力角可略有下降,或者在相同的许用压力角条件下,机构尺寸可略有缩小;(4)加速度的变化率(跃度)连续无突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对论力学的四维形式,讨论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个受恒力作用的质点,相对其瞬时静止惯性系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在惯性系S中,质点不是做匀加速而是做变加速运动;速度必定小于c而不能无限增大;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是抛物线而是双曲线.  相似文献   

9.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属于平面定子,定子表面曲线为平面内曲线。 一、定子曲线对叶片泵性能的影响 叶片泵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流量、压力、转速、效率、噪音等,定子内表面曲线(以下简称定子曲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叶片泵的性能,如流量均匀性、吸入汽蚀性、叶片径向运动平稳性、有关相对运动表面的磨损及噪音等。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一般都是由四段与转子同心且为轴对称园弧(两段大半径、两段小半径)的工作曲线和四段中  相似文献   

10.
恒功率轴向柱塞泵工作时流量和压力两个工作参数都在自动变化,以适应输出功率为恒值的要求。如果想消除液压配流噪声,油缸的预升、释压力特性也必须按双曲线规律变化。常规的配流盘能满足这一要求吗?配流盘减振机构的设计参数如何确定才能满足上述要求?配流盘结构上有什么变异?以上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考虑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斜盘倾角、斜盘交错角及柱塞倾角结构特征,采用坐标变换法,建立了柱塞泵柱塞运动学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经分析结果表明:斜盘交错角使柱塞运动的相位发生变化;柱塞倾角使柱塞运动曲线呈类简谐规律变化;斜盘交错角和柱塞倾角增大均会使柱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最大幅值增大,位移增大可增加柱塞泵的排量,柱塞沿其轴线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的增大会提高柱塞腔液流瞬时最大速度和柱塞的惯性力;采用负的斜盘交错角时,上下死点偏转角偏转方向与缸体旋向相同为正,推迟柱塞腔预压缩和预膨胀过程,反之则为负,提前柱塞腔预压缩和预膨胀过程;在斜盘变量过程中,上下死点偏转角随斜盘倾角改变而变化,斜盘交错角绝对值越小,上下死点偏转角的变化梯度随斜盘倾角变小而增大,而当斜盘倾角在大排量范围内变化时上下死点偏转角的变化梯度变小;上下死点最大偏转角为90°,此时斜盘倾角为零.  相似文献   

12.
以某型具有正开口配流盘结构的闭式斜盘轴向柱塞变量泵为例,建立了单柱塞腔可压缩配流模型和斜盘力矩计算公式,得出配流盘吸排油过流断面面积变化曲线和单柱塞腔预升压、预卸压曲线,研究了不同进口压力下斜盘力矩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泵进口压力的增大,斜盘绕三个坐标轴上所受力矩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变量力矩脉动幅值明显减小,适当增大入口压力有利于减小泵的变量力矩和减弱斜盘的机械振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统一的角参数表达式描述往复式钻井泵活塞的运动规律和泵的流量,给出了钻井泵液流速度系数和加速度系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讨论了钻井泵的吸入及空气包剩余液量的计算问题,并导出有关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配流冲击是柱塞泵的主要噪声源.本文以25SCY14-1B 轴向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对其配流过程中的压力及流量冲击做了分析与仿真,用微型压力、加速传感器测试了高压、高速旋转工况下泵内柱塞腔压力动态过程及斜盘振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配流冲击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以控制流量倒灌冲击为主要降噪优化目标的配流盘阻尼结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三维流体分析技术,对轴向柱塞泵排油腔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可视化研究,定性分析排油腔与减振槽在不同角度接触时的模型在一定转速下速度场及压力场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减槽结构,压力场与速度场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对轴向柱塞泵的降噪影响有很大差异;对配油盘三角槽的尺寸及小孔直径大小进一步优化,可以得到更好的轴向柱塞泵减振槽;双级小油沟结构可以降低三角槽结构在开启部分因过流面积太小而形成的负压和超压现象.  相似文献   

16.
叶片马达凸轮转子过渡曲线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凸轮转子连续回转电液伺服叶片马达的工作原理,推导了马达瞬时驱动转矩和瞬时转速的解析式,分析了过渡曲线的动态特性和力学特性,讨论了凸轮转子过渡曲线对提高马达性能的作用和设计准则,对二次等加速等减速、二次正弦和余弦及二次阿基米德等过渡曲线进行了理论推导与分析.结果表明,二次余弦曲线适用于作为三轴仿真转台所用凸轮转子叶片马达的过渡曲线,并有利于提高马达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物料分配系统中的叶片式离心加速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物料加速效果差、晶粒易破碎等问题,借鉴泵等旋转机械中的叶片设计理论,对离心加速盘叶片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叶片曲线为等变角螺旋线和可控包角曲线两种离心加速盘的结构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物料在离心加速盘中运动的流场图.所选取的中径处径向速度和出口处切向速度能定性地反映物料在离心加速盘中的回流情况和加速效果.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出口安放角为15°、包角为90°的可控包角曲线对重碱二次脱水最有利.将工业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试验与模拟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为双级活塞推料离心机在重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双作用叶片泵定子过渡曲线对叶片泵的各项性能都有重要影响.高次曲线凭借其优越性能,常被选作定子过渡曲线,但高次曲线方程比较复杂,如何绘制曲线是个难题.运用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通过编辑高次曲线(5次、6次)方程,并通过debug运行之后即可绘制出双作用叶片’泵定子的过渡曲线,同时可方便地列出各极角对应的极径,对双作用叶片泵定子过渡曲线的设计及检验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高压叶片泵中存在的配流冲击对油泵性能的影响。指出配流冲击是高压叶片泵的主要振源和噪声源,它直接影响到油泵的效率、可靠性和寿命。消除配流冲击的方法是在叶片泵配流器件——侧板上设置压力过渡区。侧板上的压力过渡计算是以相邻两个叶片组成的密封腔作为工作腔,定子环过渡曲线作为工作曲线。侧板与定子环工作的相对位置决定于压力过渡区的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