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流加技术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根据裂殖壶菌间歇发酵的特性,通过分别流加浓缩全培养基和高浓度葡萄糖(600 g/L)以提高细胞密度和DHA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降至10 g/L左右时,采用变速流加葡萄糖使发酵液的糖浓度维持在10~20 g/L之间,对裂殖壶菌的生长和脂肪酸的积累最有利,发酵120 h后,其生物量、脂肪酸以及 DHA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6、40.2和8.0 g/L,DHA 累计速率为66.7 mg/(L·h).  相似文献   

2.
甘蔗糖蜜发酵高麦角固醇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麦角固醇产量高、生长周期短、有应用潜力的酵母为菌株,以甘蔗糖蜜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在500 L发酵罐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培养48 h,麦角固醇含量可达2.39 g/1OOg菌体干重,生物量为1.79 g/lOO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3.
报道麦角固醇产生菌编号GD-95-61的培养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甘蔗糖蜜浓度、培养时间,培养基起始PH值和培养温度等对该菌细胞生物量和麦角固醇含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微生物工程中的流加培养技术嫁接引用到海洋微藻的培养,对海洋微藻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进行了分批培养、恒速流加培养和变速流加培养三种方法的比较实验。在采用流加技术培养杜氏盐藻中,建立了流加数学模型控制流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恒速流加培养技术和变速流加培养技术均可明显提高杜氏盐藻的生物量,在变速流加培养方式中,当流加因子A=0.194时,变速流加培养比分批培养方式中杜氏盐藻的生物量增加7~8倍。  相似文献   

5.
发酵罐葡萄糖流加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流加工艺在5,50,200,800,400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与间歇异养或光照自养相比,流加培养大大地提高了细胞密度和生产率,最高细胞质量浓度达到43.31g/L,比生长速率达到0.069h^-1,细胞生产率达到0.62g/(L.h),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大规模生产小球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6.
探索从青霉素菌丝体中提取麦角固醇以及纯化的方法,并进行条件的优化.实验证明:以麦角固醇含量为1.2%的青霉素湿菌丝为原料,使用浓度为15%的NaOH溶液,物料比1:15,在温度为85℃条件下皂化2h,选择乙醇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是从青霉素菌丝体中提取麦角固醇的最优方法.选择碱性蛋白酶对粗提产品进行酶解,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45℃,时间2h,加酶量2.0%,pH为8.在该酶解条件下麦角固醇纯度可达到70%,提取率为95%.  相似文献   

7.
采用恒速和变速流加培养技术,研究了氮和磷等营养条件对球等鞭金藻生长和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速流加培养奈件下,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达到了0.870×10^7mL^-1、0.17g/L、0.14g/g和0.60mg/g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3.0倍、2.7倍、2.1倍和11.5倍;采用变速流加技术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胞内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提高到1.400×10^7mL^-1、0.24g/L、0.16g/g和0.70mg/g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高4.9倍、3.9倍、2、5倍和13.3倍.可见,流加培养尤其是变速流加培养能有效地促进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控制对变速流加的培养奈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适的流加条件.结果表明,当流加因子K=0.100时,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细胞干重、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达到了2.220×10^7mL^-1、0.44g/L、0.17g/g和0.70mg/g的更高水平,比对照组高6.9倍、7.7倍、2、6倍和14.1倍.  相似文献   

8.
重组大肠杆菌BL21(pBAI)生产人干扰素α2b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培养重组大肠杆菌BL21(pBAI)表达人干扰素α2b(Human Interferon α2b,hIFNα2b).hIFNα2b表达由PL,启动子控制,通过升温至42℃诱导表达.本研究比较了分批培养和多种补料分批培养方式下hIFNα2b的生产,其中通过恒速流加葡萄糖,hIFNα2b的表达量达到6 540 mg/L,平均生产速率和比速率分别为546 mg/(L·h)和27 mg/(g·h).升温前1.5 h补充25 g酵母提取物,并以0.27 g/(g·h)的比速率供应葡萄糖,hIFNα2b的平均生产速率达到1 006 mg/(L·h),比生产速率为54 mg/(g·h),对有机氮源的得率提高到138 mg/g.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株大肠杆菌BL 21(DE 3)[pBLMVL 2EGF]生产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其中hEGF表达由PL启动子控制并通过phoA信号肽分泌到胞外。实验结果表明:诱导阶段以恒定比供应速率流加葡萄糖时,流加速率对hEGF的表达和分泌有很大影响。当葡萄糖比供应速率为0.122g/(g.h)时,hEGF表达水平最低,分泌效率最差,只有37.5%;随着葡萄糖比供应速率的增加,胞外和胞内hEGF比生产速率明显增加,当葡萄糖比供应速率为0.196 g/(g.h)时,单位菌体产生的hEGF水平最高(121.6 m g/g),其中分泌至胞外的hEGF占42%。此外,诱导前补充有机氮源有利于提高诱导初始hEGF的生产速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WuT3杂交瘤细胞的流加培养,当葡萄糖浓度分别控制在0.2、0.5、1.0和1.5g/L时,葡萄糖的平均比消耗速率分别为1.14×10-11、1.47×10-11、1.78×10-11和2.24×10-11g/(cell.h),乳酸的平均比生成速率分别为6.0×10-12、8.3×10-12、11.6×10-12和16.6×10-12g/(cell.h).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分别52%、57%、64%和74%.结果表明,在WuT3细胞的流加培养中,当葡萄糖浓度在0.2~1.5g/L时,葡萄糖浓度越低,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和乳酸的比生成速率越低,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越低,从而提高了葡萄糖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钝顶螺旋藻的混合营养分批和流加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L小型发酵罐对钝顶螺旋藻混合舂批和流加培养进行研究,在混合营养流加2中获得10.2g/L的最大细胞浓度,在这个浓度分别是混合营养分批的营养的3.8 ,光合自养分批培养的7.2倍,而细胞们率则分别为混合营养分批2的2.8倍,光合自养分批2的4.9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产核苷磷酸化酶大肠杆菌的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培养特征以及乙酸盐和底物诱导对核苷磷酸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摇瓶培养时,延长菌体培养时间,菌体部分自溶时酶的转化率最高;发酵培养基中加入10g/L乙酸钠可使底物转化率提高7.7%,0.001g/L的底物dU诱导可使酶活力提高11.0%;流加底物dU对酶反应转化率无显著影响,表明该酶促反应为非2′-脱氧尿苷底物抑制型;反应过程存在扩散控制,酶反应的最佳摇床转速为160r/min。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红曲葡萄糖母液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固定化红曲以葡萄糖为原料,在生物反应器中流加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控制流加。结果表明,当总葡萄糖母液浓度为150g/L时,90g/L初始葡萄糖母液开始发酵,当流加控制因子K=0.0013时,变速流加发酵组的色素浓度比非流加发酵组的色价增加32%。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经热(80℃,15 min)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600 W的微波作用下,经过0,1,2,4和8 min的微波预处理的泔脚的中温(36℃)批式发酵产氢,并借助CurveExpert1.3软件对实验结果用修正的C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长度的微波预处理时间对泔脚发酵产氢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4 min是转折点;结合能量衡算,2 min的微波预处理表现出更大的产氢优越性,其产氢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分别为2.51 h,13.33 mL/(g.h),215.11 mL/g.发酵产氢结束后,产氢发酵液中乙酸和丁酸的质量分数之和占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大于79.3%,呈现典型的丁酸型发酵.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方式的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批式培养与补料批式培养下的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合成动力学比较研究,并优化了红豆杉细胞补料批式培养条件。在批式培养过程中紫杉醇合成在24d达到最大,为4.3mg/L。补料批式培养延长了细胞的生长时间,大幅度提高了细胞干重及紫杉醇的含量。培养条件优化后,最高紫杉醇含量达至11.3mg/L。  相似文献   

16.
玉米皮水解液发酵生产饲料酵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玉米皮水解液发酵生产饲料酵母的摇瓶间歇培养和分批补料培养条件 ,进行了10L反应器分批补料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间歇培养的适宜底物浓度为2 %糖浓度和7 %麸皮水 ,摇瓶间歇培养和分批补料培养的酵母浓度分别达到10.9g/L和21.6g/L ,10L反应器分批补料培养的酵母细胞浓度达20.7g/L。  相似文献   

17.
赵凯  葛菁华  王海 《山东科学》2018,31(5):43-47
不同比生长速率控制条件下毕赤酵母代谢流流向不同,从而导致产酶量的不同。为了得到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植酸酶的最适比生长速率,对毕赤酵母工程菌50 L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甲醇的流加速度,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为0.02 h-1,发酵结束时,植酸酶酶活17 445 U/mL,比对照提高69.7 %,该比生长速率对发酵生产植酸酶最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秸秆发酵生产有机挥发酸的微生物种子资源和研究材料,以牛粪、猪粪堆肥、玉米地土壤、腐木以及猪粪堆肥和腐木混合物为接种物,通过传代富集培养,选育到发酵水稻秸秆产酸性能相对稳定的5个复合菌群,即FMc、FMd、FMs、FMw和FM(d+w).经测试,FMw具有最高的秸秆降解能力,其秸秆降解率可达46.4%;菌群FM(d+w)发酵秸秆的总酸和丁酸比产率最高,分别为0.64和0.48g/g;发酵秸秆产乙酸能力以菌群FMd最为突出,其乙酸比产率为0.35g/g.5个复合菌群均缺乏酸性纤维素酶活性,极大限制了秸秆降解率和产酸率,需要进一步的耐酸驯化和培养条件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