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适应自硬冷芯盒制芯工艺的特殊要求,本文探索了KJN—1型树脂合成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影响合成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原料克分子比、介质PH值、温度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合成方案.文中还简述了KJN—1型树脂的主要性能及其在铸造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草酸钾与碳酸钾活化法制备红麻秆芯活性炭及其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麻秆芯为原料,分别采用草酸钾与碳酸钾为活化剂制备了不同活化剂/原料浸渍比(R)因素下的系列活性炭.通过碘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测试、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FT-IR分析等表征活性炭的性能,探讨了草酸钾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草酸钾活化法所制备的红麻秆芯活性炭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且浸渍比R对草酸钾活化法所制备的红麻秆芯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孔结构参数的影响更显著.本研究表明草酸钾是一种潜在的优良化学活化剂.  相似文献   

3.
热芯盒制技法是铸造业的一顶新技术,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砂芯质量好等优点。它的推广使用,将会大大改变铸造业的面貌,并为普及大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作出贡献。大量提供质量好的砂芯粘合剂是推广使用热芯盒制芯法的保证。过去我国铸造业通用呋喃Ⅰ型、呋喃Ⅱ型树脂做砂芯粘合剂。这些树脂是引进外国的技术,在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在供应上也受到限制。因此,给推广热芯盒制芯法带来很大的困难。我校化学系高分子专业两名教师与六名工农兵学员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发挥树脂材料的粘结效率,以适应快速冷硬制芯的需要,对原砂性能、催化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硅烷偶联剂等(井彡)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了实验结果;讨论了快速冷硬树脂砂性能的(井彡)响因素的规律性;提出了使用KJN-1型树脂粘结剂的基本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PP)是一种热塑性塑料,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热塑性树脂,在聚烯烃树脂中,它是仅次于聚乙烯、聚丙乙烯的第三大塑料。聚丙烯是近三十年来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的通用塑料之一,在我国的消费量增长迅速,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聚丙烯的生产过程是由丙烯和氢气等在催化剂和活化剂的作用之下聚合成聚丙烯粉料。广泛用于工业。聚丙烯的生产是化工生产当中最常见的,但也是污染环境的大户之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注塑(VARTM)工艺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夹芯结构对VARTM工艺树脂的流动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树脂在夹芯板材制作中的流动性,并分析试验出现的白斑和沟槽、边缘出现浸润不完全的现象,讨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甲壳质为县浮颗粒、以硅油为分散介质、丙三醇为活化剂,制得悬浮液。并研究该悬浮体系的电流变效应及活化剂用量对悬浮体系的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化剂的最佳用量约为5wt%。  相似文献   

8.
采用3层有限单元模型对树脂复合减振钢板的杯形拉深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减振钢板每层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树脂芯层的剪应力分布.揭示了树脂复合减振钢板和单层钢板拉深的不同,分析了树脂芯层剪切强度对拉深成形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树脂复合减振钢板的拉深成形工艺提供了数值模拟指导.  相似文献   

9.
铸造行业广泛采用混砂机来制造树脂自硬砂用于造型或制芯。由于铸造环境恶劣,在设备电器选型和改造时,要避免外围抗干扰措施不利而使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还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程序来保证设备功能的完备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在造型、制芯前砂粒表面上已覆有一层固态树脂膜的型砂、芯砂称为覆膜砂,也称壳型(芯)砂。它最早是一种热固性树脂砂,由德国克罗宁(CRONING)博士于1944年发明。其工艺过程是将粉状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与原砂机械混合,加热时固化。现已发展成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加潜伏性固化剂(如乌洛托品)与润滑剂(如硬脂酸钙)通过一定的覆膜工艺配制成膜砂,覆膜砂受热时包覆在砂粒表面的树脂熔融,在乌洛托品分解出的亚甲基的作用下,熔融的树脂由线性结构迅速转变成不熔体的体型结构,从而使覆膜砂固化成型。覆膜砂一般为干态颗粒状,近年来我国已有厂家开发出湿态和粘稠状覆膜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自硬冷芯盒法的制芯工艺特点及其对粘结剂和催化剂的特性要求,并探讨了催化剂的类型、浓度和用量对芯砂硬化速度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对砂芯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新的自硬冷芯盒法制芯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2.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玻纤/环氧树脂基间隔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材料在平压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来看,在平压载荷作用下,芯材应力、应变值最大,最容易发生失稳破坏,且断口形貌为平行直线;上下面板应力、应变值最小,最不容易被破坏。从细观角度来看,芯材的接结经纱是承载主体,树脂起次要作用;在0.5 mm平压位移载荷作用下,材料的破坏模式主要是芯材的树脂破碎、树脂与纤维严重脱粘。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主要探讨水玻璃绝缘粘结剂与硅酮树脂绝缘粘结剂对铁硅铝磁粉芯的磁导率、损耗、品质因数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为铁硅铝磁粉芯大规模生产找出最佳的绝缘粘结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镁合金箔材和板材削备镁合金蜂窝板,研究了其压缩和弯曲力学性能,分析了镁合金蜂窝板的损坏过程和机制。压缩过程经历了蜂窝芯与面板之间树脂肢的局部失穗阶段、蜂窝芯弹塑性屈曲变形阶段,塑性屈曲失穗阶段、破坏扩展阶段四个阶段。弯曲变形过程经历了蜂窝芯局部屈曲、面板压入弯曲、蜂窝芯与面板较大面积脱胶这三个阶段。其变形模式与破坏形式和铝合金蜂窝板相似。  相似文献   

15.
纤维增强树脂泡桐木夹芯结构因其轻质高强、耐疲劳等优点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结构通常应用在湿热老化的户外环境中,会使夹芯结构产生界面剥离,影响结构的界面黏结性能.通过双悬臂梁(DCB)试验研究纤维增强树脂泡桐木夹芯结构在湿热环境下的Ⅰ型界面剥离,并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推导Ⅰ型临界能量释放率的计算公式.结...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将表层和芯层的增强材料与芯材分开,采用8节点SOLID45实体单元,对增强型夹层圆柱壳建立物理模型,计算结构弹性屈曲的临界载荷。分析树脂量对提高点阵式及齿槽式增强圆柱壳轴向稳定性的作用,考察树脂材性、尺寸及分布等参数对屈曲载荷的影响,并将2种增强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树脂柱以及树脂齿槽均可提高圆柱壳的抗屈曲性能,其中树脂材性对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影响有限,而树脂柱和齿槽的疏密程度对圆柱壳的轴向承载能力有着明显的改进作用。总体上,齿槽式的增强效果比点阵式增强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7.
红麻杆芯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孔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麻杆芯为原料,经450℃低温炭化制备麻炭前驱体。在麻炭中添加乙酸镍为催化活化剂,在900℃下炭化2h,制备出高比表面积且中孔较发达的活性炭。借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比表面积测定仪,研究了镍催化剂负载量对麻杆基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麻炭中负载适当含量的乙酸镍可有效提高麻炭的性能。用8%的乙酸镍溶液水热浸渍麻炭后再进行二次炭化,所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中孔率分别为:1002m2/g,0.78cm3/g和41%。  相似文献   

18.
对废弃一次性筷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以一次性筷子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采用条件实验比较氯化锌法和磷酸法对一次性筷子活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法制备出的活性炭性能优于另外一种方法。以磷酸为活化剂,研究了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得率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活化剂浓度50%,活化温度500℃,浸渍比3:1,活化时间60min,浸渍时间12h下,所制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863.10mg/g。  相似文献   

19.
以油茶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微波活化制备油茶壳基活性炭。通过测定活性炭的碘吸附值,探究了氯化锌活化剂质量浓度、微波辐照时间、活化剂浸渍时间对所制备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将制得的最优活性炭进行铀吸附实验,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对油茶壳基活性炭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铀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700 W的微波功率,当氯化锌活化剂质量浓度为300 g/L,活化剂浸渍时间为24 h,微波辐照时间为90 s时,所制得油茶壳基活性炭碘吸附值为769.9 mg/g;在溶液pH=6、初始铀质量浓度为5 mg/L、油茶壳基活性炭投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 h时,油茶壳基活性炭对铀的吸附率为98.75%,铀的吸附量为4.94 mg/g。油茶壳基活性炭对U(Ⅵ)的吸附是一种以物理吸附、活性炭表面的-COOH、-OH等官能团与铀酰离子的络合作用并存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饰铵为引发剂,在甲醛存在下,将马铃薯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合,经皂化后制得了甲醛改性高吸水性树脂。本文研究了该树脂的吸水性与甲醛、丙烯腈、糊化水和皂化的碱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