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继承“山海文化”传统迅速发展。探讨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山海文化”的文学主题,尤其对台湾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的源流性、统一性、差异性、变异性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认为具象的“山海文化”符号意象和抽象的“山海文化”审美气质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学民族特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和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分别是文学比较研究两翼中的一翼 ,二者是平行的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不应厚此薄彼。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崇尚兼收并蓄、吸其长、避其短的“拿来主义”原则 ,将人类学理论引入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 ,开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从时代发展角度考察现当代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可以看到四个明显进程,即现代文学的探索、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复苏后的选择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背景下的写作。它所展示的乃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力量。在丰富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世界中,立足于时代变迁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在这种影响中看到文学的历史脉络,将有利于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对话、接轨的需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历史性、现实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世界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辩证关系等诸方面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特别提出了“容异”、“碰撞”、“认同”、“吸收”是中国少数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这一论题的首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梁庭望先生是著名的壮学家、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壮学、壮侗语族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他的壮学研究成果推动了壮族文化发展,他用自己所学为壮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理论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促进了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五十多年来,他在这些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开拓,为我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口传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外译所涉及的翻译类型、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问题进行阐述,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目的分为"为舞台再现服务""为文化研究服务"和"为文艺研究服务"三类,并分别讨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一个较为宏阔的时空间对鲁迅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联系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扫描,指出:鲁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不止限于文字间的借鉴、模仿,更表现为心灵间的神魂相契。  相似文献   

9.
今天民俗学和相邻学科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反思学科定位、规划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未来发展走向和学科层级归属等方面,作出有利于学科今后发展的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0.
讨论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伊斯兰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烙有宗教信仰印痕的人生观念的表达;二、富含宗教习俗色彩的题材内容的书写;三、素朴而诗意的审美品格的确立。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强大的文化心理背景,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题确立、题材选取和风格建构,同时带给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媒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媒体与少数民族体育的互动进行界定.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借助媒体的宣传优势,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为媒体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为少数民族地区形成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是民族艺术文献资料、民族史学研究、宗教文化等的重要载体,对它们的收集与整理是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体系、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共享性的重要保障。阐述了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文献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管理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文献资源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构建要素进行分析。阐述少数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源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利用核心竞争力打造民族图书馆品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多种源头、多层蕴涵,栖息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各自具有独特规律的进程中,又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共同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古典文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黄河流域中原文明领先发展,一旦与周边少数民族富于活力的文化发生碰撞、结合,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中国文学出现崭新的景观。文章仅以黄河流域华夏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交流现象突出的楚辞、汉赋为例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契机。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微"力量,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个性化服务内涵的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微"服务建设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获得蓬勃发展,成为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文章以白庙村为例,分析了拥有优势资源的民族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并提出在深度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理念指导下深入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打跳"是丽江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动之一,它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与当地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带动旅游发展,旅游的发展又促进了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不断碰撞、融合,走向了发展的双赢渠道。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能够快速推动少数民族自治州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解决少数民族自治州与发达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综合使用静态和动态指标,实证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态势,并依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