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渤中19-6气田为例,以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机-无机相互关系研究,厘清渤中19-6构造带烃源岩特征及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对生烃成气的影响。30余口井泥岩样的有机地球化学、无机地球化学、古生物等分析结果表明,渤中19-6构造带及周缘次洼古生物以被子类和裸子类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了以腐殖型无定形体占绝对优势的Ⅱ2型烃源岩;渤中19-6构造带黏土矿中伊利石占绝对优势,在黏土矿表面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键作用富集了大量腐殖型无定形体并经加氢改造,后期在伊利石的影响下,烃源岩主要发生脱羧反应,热裂解形成大量短链烃类,产烃量大大增加,进而富集形成现今凝析油气广泛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历经几十年的油气勘探,以油的勘探成果最为辉煌,天然气勘探也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渤海海域具有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以中部海域即渤中坳陷及其邻区最为优越。这一地区发育有多个断山构造带。渤中凹陷是盆地最大的生烃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大。根据国内外能源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天然气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大力度研究和勘探基岩潜山的天然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潜山储层的成藏过程与成藏机理。运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结合油-源抽提物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油气来源、成藏过程及成藏机理进行研究。石臼坨凸起主体原油表现为混源油特征,为渤中凹陷供油,存在一定的生物降解;428构造带北侧原油主要来自秦南凹陷沙三段及沙一段烃源岩;427构造带及428构造带南侧原油主要来自渤中凹陷沙三段及沙一段烃源岩。包裹体镜下特征、均一温度及盐度表明,428E/W构造带潜山储层在前古近系存在油气充注过程,而在古近系烃源岩成熟以后,潜山储层又经历了油气充注过程,对应充注时间为3 Ma B.P.。该区油气来源丰富,晚期大量油气快速充注潜山储层,具有较高的勘探开发价值。但成藏过程复杂,基于潜山结构特征、供烃模式及输导体系划分为"三层侵蚀双源复式输导晚期型"和"双层单源复式输导晚期型"2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渤中凹陷西次洼新近系油气资源丰富,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机理研究有待深入。通过烃源岩成熟度模拟、原油地球化学及油源关系分析、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及均一温度测定,结合断层的封闭性能及疏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渤中西次洼存在沙三、沙一-沙二与东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为优质烃源岩,成熟度高;该区原油成熟度普较高,为烃源岩在生油高峰及后期生成的原油,主要与沙三段烃源岩相关;渤中8区新近系储层砂岩孔隙烃与油气包裹体发蓝白色荧光,油气包裹体丰度(GOI)普遍较低,主要为一期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油气主要充注期为3.5 Ma B.P.、1.0 Ma B.P.以后,为晚期快速充注成藏。在新构造运动活动期,持续快速生烃、供烃能力强的烃源灶、高效的断裂输导格架,为晚期快速成藏的主控因素;"高效供烃、主断控藏、浅层聚集"为该区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深埋古潜山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中凹陷钻探的两口科学探索井均在古生界潜山发现天然气流,其中科A2井经测试获日产天然气40.2×10~4m~3,揭示了渤海海域目前埋深最大、温度最高的古潜山天然气藏。根据渤中凹陷渤中21~22古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和实际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对研究区天然气成藏控制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潜山圈闭面积大,且具有完整背斜形态;深层沙四段—东三段发育大量优质高成熟烃源岩,油气源充足;古潜山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储层物性较好;成藏要素匹配关系好,天然气具有明显的晚期持续充注成藏的特点。该古潜山气藏的发现,不仅是渤中凹陷深埋古潜山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埋古潜山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和勘探工程技术进步的重大成果,能够推动渤海海域乃至整个渤海湾盆地凹中深埋古潜山的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渤中19-6凝析气藏的成因类型,利用同位素、轻烃参数、金刚烷参数等方法,系统分析渤中19-6凝析气藏,深入研究其形成机理,认为:渤中19-6气田天然气干燥系数较低,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分布在1.50 %左右,综合判断属于偏腐殖型高熟气;渤中19-6气田凝析油双金刚烷含量较高,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较低,指示渤中19-6气田凝析油为高成熟原油,且计算原油裂解程度低于20 %,对天然气的贡献量有限,渤中19-6气田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裂解形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测定、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合单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度史模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油气充注历史。结果表明:研究区次生流体包裹体可划分为3大类、7个亚类,烃类和CO_2包裹体发育序列为黄色荧光烃包裹体→蓝色荧光烃包裹体→CO_2气包裹体→甲烷气包裹体;上古生界烃源岩在盆地南部最早进入生烃阶段,演化程度也最高,从南向北,烃源岩进入生烃的时间依次变晚,演化程度也逐渐降低;上古生界储集层主要经历两期油气充注,中晚三叠世,盆地中南部开始进入生油阶段,原油在中侏罗世早期充注到陕360和苏325地区,形成发蓝色荧光和少量黄色荧光的液态烃包裹体,未能形成工业性油藏,早白垩世中期,大量天然气生成,由南向北充注到伊陕斜坡北部,且持续到早白垩世晚期构造抬升之前,形成多个大规模工业性气藏。  相似文献   

8.
通过烃源岩的分布与成熟演化进行油源对比,认为PL19-3原油是来自古近系东营组下段(东下段)和沙河街组烃源岩的混源油.沙河街组烃源岩的原油主要来自庙西凹陷、黄河口凹陷,以及渤中凹陷东部区域;东下段烃源岩主要来源于渤东凹陷.多层系源岩、多个生烃凹陷供油为PL19-3晚期构造圈闭快速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来源.该地区小型凹陷,即渤东、庙西和黄河口凹陷具有重要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
渤中坳陷BZ26-2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坳陷BZ26-2油田发现正常油藏和凝析气藏两类油气藏.馆陶组原油中25-降霍烷系列与完整的链烷烃系列共存表明至少存在两期油气成藏.通过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表明,油田具有双向油气来源,凝析油气来源于北部渤中凹陷,而正常原油主要来源于南部黄河口凹陷.原油异常密度梯度和轻烃参数表明,深层凝析气藏为热成因,浅层凝析气藏为蒸发分馏成因.综合分析表明BZ26-2油田是一个具有双向油气来源、多期次充注、经历多种后生作用的复合成因油气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流体历史分析技术的成藏过程反演对含油气系统的持续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包裹体岩相学、均一温度、储层定量荧光等技术和方法,对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油水界面变迁,再结合生烃史和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研究了北部陡坡带沙河街组储层的油气成藏史。结果显示,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具有2期源自沙河街组烃源岩的油气充注,第Ⅰ期充注时间为7 Ma,表现为褐色低熟的轻-中质单一液相烃类包裹体;第Ⅱ期开始于2Ma,沙河街组烃源岩大量生烃,表现为浅蓝色荧光的中质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为主要成藏期。储层定量荧光样品QGF大多体现古油层荧光光谱特征,油藏规模较大,后期由于构造活动油藏泄漏,形成现今3885 m典型的油水界面。黄河口凹陷北部陡坡带的构造活动与烃源岩生排烃史的时间匹配决定了研究区两期充注,后期为主的成藏特点。新构造运动后期,古油藏规模减小,形成了现今油藏格局。  相似文献   

11.
 渤中凹陷中深层储层具有埋藏深、储集性能差以及预测难度大等特点,储集层质量是制约中深层油气勘探成效的关键。在QHD36-3油田沙二段中发现的生屑云岩和含陆源碎屑云岩等白云岩储层,其储集性能明显优于相同深度的碎屑岩储层,将成为中深层高产油气层勘探的新领域之一。研究表明,生屑云岩等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古地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同时距离物源区的远近影响其发育程度。建立相应的沉积模式,对以生屑云岩和含陆源碎屑云岩等白云岩为目的储层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渤中凹陷古近纪受近南北向拉张应力影响,形成了近EW向和NW向为主的不同级别同沉积断裂,分别控制了凹陷和洼陷的结构形态。依据古近系不同层段的地层厚度变化,以同沉积断裂、凸起或长期发育的水下隆起为边界,可将渤中凹陷划分为东北洼陷、东南洼陷、西北洼陷和西南洼陷共计4个洼陷,构造陡坡带、沉降缓坡带、低隆起带在不同洼陷发育的程度和空间配置各不相同。井震结合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古近纪各洼陷的毗邻凸起的陡坡带多发育短距离进积的扇三角洲,缓坡带多发育较长距离进积的辫状河三角洲,低隆起带往往以滨浅湖沉积为主。沙三段、东三段强烈断馅期和沙一段半咸水期是渤中凹陷烃源岩的主要发育期。经恢复烃源岩地球化学相关参数后,利用Petrol Mod软件,模拟计算各洼陷的生烃量和排烃量,结果显示:垂向上沙三段形成的资源量最大、其次为东三段和沙一二段;平面上东北洼陷资源量最为丰富,随后是西南洼陷、东南洼陷、西北洼陷。目前发现的油藏油气几乎均源于沙河街组,断层是油气运移到浅层的主要运移通道。在断层输导体系控制下,明确了不同洼陷的主要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构造活动与储层之间的关系模糊等问题,利用钻井、测井、三维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定量分析了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构造活动特征,结合沉降速率和储层分布、物性特征,探讨了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在古近纪东三期最强,沙三期和东二期次之,沙一二期较弱,东一期最弱;同一时期不同位置的断层活动具有差异性。沙三期、东三期断层活动强,沉降中心离边界断层较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厚度大,粒度粗,延伸距离短;沙一二期断层活动弱,沉降中心离边界断层相对较远,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大,粒度粗,但延伸距离远;东二期断层活动强,而晚期受边界断层的影响减弱,且受外物源的影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小,粒度细,延伸距离更远;东一期断层活动极弱,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小,延伸距离远。边界断层活动控制着碎屑沉积物进入湖盆的位置,次生断层活动对碎屑沉积物的展布具有调节作用。东三末期区域性构造抬升作用对扇三角洲致密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规律能够对低勘探程度区类似陡坡带的储层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维地震、钻/测井等资料,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石南地区的构造、地层及沉积进行详细解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了古近系石南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相的控制.结果表明:石南地区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EW、NNE、EW走向的分支断层.古近系沉积演化过程中,石南断层活动强度呈"弱—增强—减弱—最强—减弱—最弱"的变化趋势;随着断层活动速率的降低,沉积相依次为扇三角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等相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