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产业集聚为城市发展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城市功能的基本作用是聚集物质和人力资本、消费市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根据产城融合发展"作用圈"模型,城市要为产业集聚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才和技术支持、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扶持政策、降低产业集聚边际成本.产业集聚能为城市发展带来人口集中、资源集中,能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能直接扩大城市规模和带来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2.
城市产生时就与产业密切相关,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出现了城市与产业的隔离与分离,解决不好可能再现城市破产,因此,"产城融合"是"城市社会"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与大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是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应当从"城市新区与新区产业"、"城市整体与城市产业体系"、"城市与区域产业"等3个层面渐次展开;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要强化"以人为本"和"系统经营"观念,在更宽的市场背景中去寻求和选择城市产业发展内容。如此,才能实现城市产业体系优化,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产业及城市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融合,"以产促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但目前对于产城融合的研究对产城融合定量评价关注还不够,该文指在初探"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产城融合"融合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产城融合概念定位与拓展方向,建立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发展框架,选择融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并以扬中市为例,对比分析各项指标的效果,探讨产城融合中土地利用方式选择.结果显示:扬中市及其各乡镇经济增长、不同产业价值增长、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均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相匹配,指标测算结果表明,一产衍生三产的潜能,较二产吸纳从业人员能力更强.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产城融合中的"产"应涵盖一产、"城"应包含乡镇,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产城融合的最终体现.2经济价值、从业人员数量、产业增加值的稳定性均可作为衡量产城融合效应的指标.3优先发展农业基础好的区域,强化一产带动三产,是农区产城融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的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广西2005、2010、2015三年的产城融合度,结果发现,广西这三年的产城融合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两高一低",发展路径上的存在惯性依赖等演变特征。其中演变的机制是,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时空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分别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推力、拉力及润滑剂。为提升广西产城融合水平,建议以"两高一带"战略优化产城融合的布局、以产业结构系统升级增强产城融合的韧性、以城市空间的存量增量互动提升产城融合的耦合、以基础设施的完善壮大产城融合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在快速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往往出现过度关注产业功能,忽视城市功能建设,出现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这阻碍了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因此"产城融合"的发展对开发区意义重大.而之前的研究多关注"产城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缺乏对其的测度.因此,该文旨在建立适用于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基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互动机制与影响因素,从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两个子系统分析,并用熵值法为各类评价指标赋权重,来评价特定地方产业功能系统和服务功能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熵值法能够较好地刻画昆山开发区"产城融合"情况,与昆山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即早期依托老县城发展,"产城融合"情况较好,但随着外来人口大规模涌入,昆山"产城融合"状况保持了平稳发展甚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在杭州城市发展格局中,江南副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滨江、萧山两区同处江南副城,地缘相连、人文相通、产业相融,产业发展脉络存在着天然联系,推进滨江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向萧山区辐射具备先天优势和发展空间,对杭州市其它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8.
城市产生时就与产业密切相关,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出现了城市与产业的隔离与分离,解决不好可能再现城市破产,因此,“产城融合”是“城市社会”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与大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是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应当从“城市新区与新区产业”、“城市整体与城市产业体系”、“城市与区域产业”等3个层面渐次展开;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要强化“以人为本”和“系统经营”观念,在更宽的市场背景中去寻求和选择城市产业发展内容。如此,才能实现城市产业体系优化,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和谐发展的模式。近年来,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城市新区建设的样板和人才培养的特区"的目标定位,抓住滇中产业新区和滇中城市群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在推进珠江源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产城融合走一条以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人全面融合的发展之路,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产生时就与产业密切相关,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出现了城市与产业的隔离与分离,解决不好可能再现城市破产,因此,“产城融合”是“城市社会”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与大问题。“产城融合”发展是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产业与城市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现代文明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认为,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应当从“城市新区与新区产业”、“城市整体与城市产业体系”、“城市与区域产业”等3个层面渐次展开;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产城融合发展”要强化“以人为本”和“系统经营”观念,在更宽的市场背景中去寻求和选择城市产业发展内容。如此,才能实现城市产业体系优化,推动现代城市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标签产城融合创新升级"十四五"时期是宝山建设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关键5年,宝山区将围绕这一战略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转型发展。区位独特、毗邻高校,交通畅达,央企集聚、产业腹地……这些是宝山留给世人的印象,亦是宝山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基石。当前,产城融合下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宝山的主要课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现实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因此科技创新成了推动宝山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_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验区。2010年区划调整后,原合肥火车站地区整体划入瑶海区,现辖七里塘、磨店、瑶海、三十头、站北五个社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近年来,新站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站区先后荣获"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称号。2016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月,国台办批准新站区成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新站区为"合肥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站区正由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向产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的强势入驻,将推动数字产业集聚、促进人才智力汇聚,为产城融合发展增添新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推进铜陵产城一体发展,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全域铜陵"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铜陵"两个一体"(即:产城一体、城乡一体)走在全省前列的迫切需要,也是铜陵探索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抉择。一、推进铜陵产城一体发展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包含九省两市的长江经济带获准设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带,我国将形成"沿海一纵"和"沿江一横"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考察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给珠宝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珠宝产业发展布局之间的关系。认为"沿海一纵"及"沿江一横"T形发展格局在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由线(带)到面、自东向西纵深发展的同时,将可能使我国珠宝产业由近于带状分布的三足鼎立向东西南北中多极化发展,为正处于调整期的珠宝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及空间,有利于原有珠宝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形成溢出效应。新的长江经济带活力的形成和释放,必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珠宝产业走向国际主流市场;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有可能利用其资源、财政及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及区域品牌,从而提升处于调整期的我国珠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会对东部沿海带原有的产业集聚形成一定的冲击,原有产业集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6.
卫金兰  邵俊岗 《河南科学》2014,(10):2173-2177
通过阐述我国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出影响产城融合的指标因素,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和配套设施3个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利用AHP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同时建立了产城融合评价模型,可以明确城市发展阶段,为促进城市产城融合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产城融合是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基于学者们对于产城融合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6年城市群的26个产业园区进行产城融合的综合考量.研究表明:城市群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将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分成3类,处于第1类的产业园区只有3个,表现出产城融合发展不均衡.同时,根据产城融合方面的问题,从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城融合是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对象、内涵体现和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从系统视角提出了一种评价城市产城融合的方法.首先明晰城市产城融合的内涵,对产城融合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采用系统耦合、无监督聚类和系统相关分析等科学方法量化评价城市系统的产城融合发展以及融合发展特征,最后通过该...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旅游业发展水平也较高。已有研究表明,旅游产业集聚能够对区域旅游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对安徽省的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展开研究分析,首先通过EG指数法和区位熵对合肥等八市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宏观定量测度,分析其产业集聚变化趋势和成因;再采用PCA法从微观角度探索这八个城市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得到集聚度影响因子综合模型。研究表明: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四市呈现"高—高"集聚结构;滁州市呈现"高—低"的集聚结构;而其他城市旅游产业集聚结构表现不显著。从集聚度模型来看,产业经济效应和关联产业联动效应是旅游产业发展支撑的主要支柱,其次是生态效应。从而为安徽省长三角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了大众休闲、大众旅游规模化市场形成,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对旅游产业集聚路径与动力进行规范分析和经验总结,发现旅游产业集聚除受到产业集聚成本-效益机制约束之外,还明显受到核心旅游品牌溢出效应的影响,形成品牌形象吸引-集聚机制与品牌价值延伸-溢价机制。在此动力机制作用下,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化转型升级经历了基于核心旅游资源的资源组合集聚(景区组团式集聚)到基于度假住宿接待的要素配合集聚(要素配套式集聚),再到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产业融合集聚(产业集群式集聚)等三个阶段,推动旅游产业集聚业态从"资源景区组团区"到"度假游憩综合体"再到"旅游产业园区"发展,从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