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光纤λ/4波片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光纤λ/4波片的温度特性,讨论应力双折射的熊猫型光纤和几何双折射光纤制成的λ/4波片的相位延迟随温度变化的改变情况,得出几何双折射光纤制成的λ/4波片更为稳定.对自制的两种光纤λ/4波片进行实际测量,实验结果显示,用几何双折射光纤制成的λ/4波片比用熊猫型光纤制成的λ/4波片在-40~60 ℃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更好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新方法.系统由1个3dB耦合器、1个传感光纤布喇格光栅、1个双折射光纤环镜和1个探测器构成,高双折射光纤环镜作为边缘滤波器.光纤光栅波长的线性解调带宽为3.6nm.对双折射光纤环镜的温度补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封装的高双折射光纤环镜能够补偿高双折射光纤环镜的温度漂移.补偿前的高双折射光纤环镜波长随温度漂移为2.3 nm/℃,补偿后的双折射光纤环镜波长随温度漂移为0.005 nm/℃,远小于未补偿的双折射光纤环镜波长随温度漂移.  相似文献   

3.
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细芯光纤(Thin-core Fiber,TCF)和球形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将一根单模光纤和一根细芯光纤熔接,然后在另一条单模光纤上制作球形结构,再与该细芯光纤熔接,制成传感单元.利用纤芯模和包层模的干涉,实现了对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干涉谷Dip1和Dip2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0.056 1 nm/℃和0.054 2 nm/℃,压力敏感度分别为0.041 8 nm/N,0.030 6 nm/N.由于两个干涉谷的温度、压力灵敏度分别不同,所以可以利用敏感矩阵实现温度、压力双参量的同时测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多模光纤的传输特性,并采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设计多模光纤传输系统,得到传输速率为21.4 Gbit/s的信号在多模光纤中传输距离达到200 km,这是传统意义上信道数据速率10 Gbit/s及以上的多模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距离的两个数量级.尽管这个实验不能表明多模光纤的所有优点,但是它可以证明采用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模光纤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5.
光纤Bragg光栅温度补偿封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负温度系数材料对光纤Bragg光栅进行温度补偿封 装处理. 结果表明, 未封装的光纤Bragg光栅的温度系数为0.01 nm/℃量级, 封装后则为 0.000 2 nm/℃量级, 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并且封装后的 光纤Bragg光栅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稳态粒子数速率方程和传播方程理论, 研究Pr3+∶ZBLAN光纤中基于 4f5d能级的上转换紫外光纤放大器的激光动力学过程. 计算了输入信号饱和功率、 输出功率、 斜率效率和最佳光纤长度等参量, 并与光纤振荡器的结果做了比较. 结果表明, 输入信号存在一个饱和功率, 大于该值时, 输出功率基本上与输入信号功率无关. 信号光饱和功率约为3 mW, 且几乎不随泵浦功率和光纤长度变化. 在相同条件下, 放大器输出功率和斜率效率可达到振荡器的2~3倍. 利用光纤放大器可有效提高Pr3+∶ZBLAN光纤4f5d上转换紫外激光器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斜率效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FC-AE-RDMA(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远程直接内存访问)协议的实现方法,采用内存区域作为目标端设备以缩短I/O访问路径,同时取消写操作中的流量控制信息单元以减少延迟时间.根据FC-AE-RDMA协议所描述的特征,为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的定制光纤通道控制硬件设计了支持RDMA传输的发起端和目标端驱动程序,并进行了光纤通道RDMA和FCP I/O访问的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光纤通道RDMA比FCP具有更短的延迟,当执行最小的I/O请求(512byte)时,光纤通道RDMA的I/O读请求延迟时间为FCP I/O读请求延迟时间的49%;光纤通道RDMA的I/O写请求延迟时间为FCP I/O读请求延迟时间的29%,其中取消流量控制信息单元令使得请求延迟时间减少22%.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单模-多模-单模(SMS)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级联的传感结构,利用了多模光纤内的高阶模干涉原理实现传感测量.本文采用了同长度芯径分别为50μm和60μm的多模光纤.实验结果显示,在SMS结构中,芯径50 μm和60μm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0.095nm/℃和0.127nm/℃,采用大芯径多模光纤略有提高SMS结构的温度灵敏度;折射率灵敏度分别为61.96nm/RIU和128.11nm/RIU,采用大芯径多模光纤大大提高了SMS结构的折射率灵敏度,该传感器能够用于温度和折射率的同时测量.  相似文献   

9.
闭环光纤陀螺标度因数的温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闭环光纤陀螺仪进行了标度因数的温度稳定性研究.建立了标度因数公式,分析了温度影响标度因数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给出了相应参数的温度系数;利用闭环光纤陀螺样机进行了温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光纤陀螺仪标度因数的温度灵敏度由8.08×10-4/℃改变为1.70×10-5/℃.  相似文献   

10.
1/4节距自聚焦透镜是石英传象光纤的理想物镜,它们可组成质量好、体积小、结构紧凑、易于安装的光纤窥镜系统.本文分析了1/4节距自聚焦透镜在石英传象光纤成象系统中的成象原理,讨论了系统的视场、景深以及透镜与光纤的数值孔径的匹配等问题,得出了相应的数学公式,可供系统设计参考,以获得光纤传输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光放大器和色度色散补偿技术的不断提高,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已经成为限制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40 Gb it/s或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必须考虑PMD的补偿问题。文章从PMD引起的脉冲展宽角度,对40 Gb it/s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的使用做了比较分析,指出自适应的主偏振态传输补偿技术比一阶后补偿技术和主偏振态传输补偿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的技术及应用背景 ,重点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成因 ,偏振模色散的定义 ,较详细地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模型 ,及该理论对光纤通信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解释和该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得出了由PMD导致的DGD(差分群时延)的机理。由于PMD是一个随机量而难以计算、测定,因而从谱域上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PMD的实验方法。通过统计学分析法给出了输入脉冲宽度、输出脉冲宽度与系统PMD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实际系统输入脉冲宽度的选择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热点的技术背景;重点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成因、偏振模色散的定义及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模型;详细讨论了偏振模色散沿光纤的演化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当光纤通信系统单信道速率升级到40Gbit/s以上时,偏振模色散(PMD)的影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波分复用(WDM)系统中PMD的影响,对WDM系统中现有的PMD补偿方法进行了评述,认为多信道PMD同时均衡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偏振模色散效应严重制约着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分析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二阶PMD补偿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7.
10G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模拟及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要求,光纤通信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研究色散(PMD)对光纤传输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可用带宽。首先提出了运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这种随机的色散值,在此基础上,用MATLAB中的模拟块依据统计的结论作了信道仿真,得到了用图形说明的PMD导致的波形失真,计算出工程用G.652光纤最大的无中继传输距离。依据色散散特给出了一阶偏振模色散的一种补偿方法,为今后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偏振态理论和一阶近似,导出了光路的偏振模色散引起信号偏振度下降的简洁解析表达式.它能处理多种因素对偏振度下降的影响,包括信号啁啾、升降时间、放大自发辐射、脉冲波形和消光比等.通过我们的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它的正确性.数值仿真也表明利用信号偏振度监测和控制偏振模色散的DOP技术能有效补偿差分群延迟小于1.54个位周期的光通信系统的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19.
光纤的偏振模色散是限制光纤长距离传输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实验分析了搓动与未搓动光纤的PMD值,表明了搓动光纤的PMD值小于未搓动光纤的PMD值,且PMD链路值波动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概念和产生机制,讨论了它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和测量偏振模色散的方法,对目前高速光纤通信中常用的几种典型补偿技术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