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基础研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举措。本研究系统梳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导向,从创新主体、支撑平台、科技资源、科研环境及成果产出等维度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的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支撑平台布局加快、科技资源投入强化、科研环境不断完善、成果产出显著增多,但仍存在基础研究主体大而不强、科技人力资源质量不高、经费投入低于国际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质量不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基础研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科技创新水平深刻影响城市群的升级发展。珠三角城市群,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作为国家最高层级城市群及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其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尤为重要,而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故以珠三角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07—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果。结果显示,企业RD投入、财政科技支出、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果依次递减,而金融机构贷款会抑制科技创新。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简称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走廊的本质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区,促进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关键.分析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知名高校、创新型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情况及广深...  相似文献   

4.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的科技创新实力迅速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澳门与广州、深圳、香港共同支撑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澳门涌现出来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其中大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安信通机器人系列是澳门科技大学代表性产学研成果。近日,《科技导报》采访了澳门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天机1号”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安信通科技(澳门)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子天(图1),请他介绍了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安信通科技(澳门)有限公司系列机器人的特点、他的创业过程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得到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效率和经济贡献率。研究结论表明:(1)时序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增长趋势,科技创新效率在波动中呈微弱增长趋势,科技创新经济贡献率波动起伏较大,呈微弱下降趋势。说明科技创新能力要转化为科技创新效率和经济贡献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区域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效率和经济贡献率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地区生产总值排名靠前的城市,科技资源投入更为丰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相对更为突出。(3)创新要素方面,各评价指标所反映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差异。各城市应注重结合创新要素情况,注重科技创新工作中的“补短板、强弱项”。  相似文献   

6.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澳门具有特殊地位。阐述了澳门现有的几个平台,包括葡语艺术和工艺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葡语国家学界的人员互访和合作计划平台等。建议与巴西合作进行小行星探测研究,以及建立国际应用数学中心等。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科技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协同尚未有效构建,区域内部创新资源配置差距大且同质性强,导致大湾区内的科技协同创新程度较低.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及排名进行分析,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澳门回归20年来,与内地科技合作经历了自发性、政策性到全面性合作阶段,形成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两地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回顾了澳门回归20年来两地科技合作的特点,总结了深度合作的挑战,提出了发展两地科技合作的建议:积极做好“一带一路”的“精准联系人”角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大局;发挥“财政盈余”优势,优化科创设施环境;优化“中葡平台”转型升级,促进国际科技转移;鼓励澳门青年走出“舒适区”,北上创业。由此促进两地科技融合发展,齐力构建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9.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发展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策,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部分。以下从澳门回归20年来科技发展历程、澳门肩负的使命以及澳门在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的机遇和应有的担当等方面阐述这场伟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相伴的是国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作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科学创新的发展经验能够代表国家在改革浪潮中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开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提出,促进了广东省科技创新事业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目前已成为国际科技创新的重要发生地,甚至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领先全球.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省科技创新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政策、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创新与科创平台建设、企业发展等领域分析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特征、优势以及独特的做法,以期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澳门人才短缺问题对澳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造成较大制约。论述了澳门需要在7个方面参与和贡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对澳门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澳门人才短缺的主要成因,梳理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努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澳门人才短缺问题的5点建议,即制定人才长远发展规划、构建大湾区人才共享机制、优化专才引进制度、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和海外人才回流、以及改革人才工作机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极作用愈发显著.提高海洋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协同水平,推动海洋技术创新网络优化升级,对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1986~2018年海洋专利数据,运用动态网络分析的方法,从整体网络和关键实体两个层面出发,对3个不同阶段下的海洋技术创新网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技术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但结构改善相对滞后;网络呈现出整体松散、局部紧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不容懈怠。澳门地狭人稠,如何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海洋事业一直备受关注。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澳门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以经济增长、区域协调、产业优化、金融发展等为目标,提出了澳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加快实现澳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中的“精准联系人”角色逐步向“精准联系”功能丰富和拓展。发挥和提升“精准联系”功能成为澳门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下“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和“一国两制”发展新实践的重要保障。面对来自土地空间、产业、区域合作、人才等方面的挑战,澳门应强化优势、强调协同,采取“精准连接”“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和“精明增长”的策略,高质量提升“精准联系”功能,全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5.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珠三角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发展,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珠三角9市2014—2018年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Malmquist指数进一步评估效率的动态变化,并就资源整合提出建议. 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2)工业污染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珠三角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较高, 其中深圳市领跑,江门、肇庆市居后;(4)由Malmquist指数分解来看,技术进步是决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是香港发展战略重大调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论述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香港北部都会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剖析了其在产业空间、土地制度、发展模式、要素跨境、粤港深港合作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从国家、湾区和香港3个层面提出了推进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空域资源紧张问题,通过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航线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出航线网络模型的各种统计指标,对机场以及机场群的航线网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白云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内地位逐渐突出;机场群向外辐射的国内航线网络存在区域性分布不均;机场群的国内航线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以及无标度特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