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对19头健康牦母牛在发情期中阴道粘液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结果为准确判定牦母牛发情期,指导适时输精及提高杂交受胎率,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和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孕激素、苯甲酸雌二醇、孕马血清和前列腺素、孕马血清或促卵泡素探索黑熊人工诱导发情。发情检查采用外阴观察并结合阴道涂片。繁殖季节试验母熊16头,效果明显;非繁殖季节试验9头,发情率100%,3d发情同期率为66.6(6/9);5d为33.3(3/9)。  相似文献   

3.
对凤凰山奶牛场1990~1995年间黑白花奶牛繁殖配种及生产记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黑白花奶牛平均初配年龄为513.6±46.7天,在气候温和的季节(3、4、5、11和12月份),发情母牛居多.后备母牛和成年母牛情期人工授精受胎率分别为66.6%和57.4%,即配种指数分别为1.50和1.74.夏季炎热(7、8和9三个月)和产奶量对受胎率有显著影响.产后一配天数和产犊-妊娠间隔长,平均产间距长达439.4天.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是发情鉴定率低及产前产后母牛体况差,日粮营养水平低.最后,借鉴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探讨了加强产前产后饲养管理、改善发情鉴定技术及利用外源激素制剂诱导发情等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140枚利用完全体外化培养技术生产、经常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两年后的良种肉牛胚胎,通过非手术法移植到70头本地母牛,每头受体牛移入2枚胚胎以繁殖纯种后代。结果受体母牛2个情期不返情率为50%(35/70);120d后经直肠检查确诊怀孕率为27.1%(19/70);9头受体母牛足月产下犊牛10头,产犊率为12.9%(9/70),双胎率为11.1%(1/9)。受体母牛平均妊娠期为280.8天(266 ̄2  相似文献   

5.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醛作为活化剂将环糊精葡萄糖基移酶(CGTase,EC,3.2,2.19)固定在壳聚糖上。发现CGTase经固定化后,最适温度没有改变,最适pH从6.0移到5.0,热稳定性及pH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在pH8.5和50℃下,经过4次分批反应,固定化酶保留约66%活力,柱式连续反应的半衰期大约为6天。  相似文献   

6.
研究探讨了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速度及囊胚细胞数,从而了解不同体外培养系统对牛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实验一中伴体外受精卵分别在SOF+牛输卵管上皮细胞(BOEC)和TCM199+BOEC两种培养系统内培养,在这两种培养条件下囊胚发育率分别为22.2%和21.2%,囊胚细胞数分别为113.3±5.0和97.9±8.3,受精后第6~9d的囊胚出现率分别为40.1%,37.0%,19.  相似文献   

7.
福建恒河猴定时交配法繁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只雌性恒河猴与18只成年雄性恒河猴采用定时交配繁殖法,于月经来潮第10~15天,将雌猴与雄猴同居,第20~30天作直肠内子宫触诊孕检。经1~3个月经周期定时交配后,共受孕35只,累积怀孕率为79.5%。恒河猴怀孕后由于胚胎着床和发育引起1~3次阴道流血现象,24只出现阴道流血,占受孕猴的68.6%。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低硒饲料(0.02×10 ̄(-6)),喂养BALB/C小鼠作为缺硒动物模型,采用富硒营养粉和亚硒酸钠溶液,以每只小鼠每d2.5μg元素硒作为补充,70d后发现:富硒营养粉和亚硒酸钠对小鼠全脑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前者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高36.1%(P<0.05),后者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两者均极显著地(P<0.01)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59.8%和71%)和吞噬指数(68.5%和65.1%);提高溶血素含量,前者为65%(P<0.01),后者为41.3%(P<0.05);富硒营养粉能使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迅速下降31.8%(P<0.01)。  相似文献   

9.
绵羊胚胎移植受体同期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G注射、MAP口服或明道理植以及与不同促性腺激素和释放激素配合对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化处理,共分三次试验11组19种处理。0.05mgPG间隔11天两次阴唇注射;45mgMAP阴道埋植10天,撤栓同时注射PG0.05mg,PMSG300IU,LRH—A3100单位,48h注射LH20单位以及埋植MAP45mg10天,撤栓同时注射PG0.05mg,PMSG300IU,第13天注射LRH-A3300单位、LH10单位,第11~13天每日两次注射FSH50×2和20×2。受体母羊处理后72h发情同期化、排卵母羊率、卵巢黄体率分别为100%、100%.100%;83%、100%、100%和且66%、116%、20O%、供一受体同期时间差零天、-1、+1天的移植妊娠率分别为50%、100%、100%;100%、50%、100%和0、0、0,受体总移植妊娠率分别为50%、75%和75%,两个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90%、100%,100%、113%,50%、60%,75%、75%,50%、50%和50、0%。结果表明受体同期化处理明显提高了移植妊娠率(P<0.05)。  相似文献   

10.
将武昌罗索线虫寄生前期幼虫贮存于0-5℃条件下,其有效率分别是:3d为90.5%;6d为86.8%;9d为81%;12d为78%;15d为67.5%;21d为31.3%;27d为26%,蚊幼虫的寄生率分别是:3d为93%;6d为92%;9d为93%;12d为90%;15d为82%;21d为63.5%;27d57%,经方差分析,其有效率在12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Q  相似文献   

11.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鹿龟酒中栀子甙的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8.54%,RSD=2.3%(n=6).  相似文献   

12.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54头麦洼牦牛和19头犏牛乳蛋白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牦牛和犏牛的α乳清蛋白均呈BB型.β乳球蛋白在犏牛中为AB型,在牦牛中A型β乳球蛋白(βLg)在凝胶上染色通常极弱.另外,在7头处于干乳期犏牛的乳腺分泌物中,有5头其A型βLg的电泳迁移率显著快于其它犏牛的A型βLg,而其B型βLg则慢于牦牛和其它犏牛的B型βLg.牦牛和犏牛的β酪蛋白以A1A1型为主,αs1酪蛋白以BB型为主.试验还观察到犏牛的A型αs1酪蛋白电泳迁移率快于牦牛的A型αs1酪蛋白  相似文献   

13.
采用SDS-PAGE分析了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上皮粘蛋白PAS-Ⅰ,结果凝胶经银染色后PAS-I仅显示出一条区带,其分子量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中PAS-I相近.实验还观察到乳中PAS-I的含量及在SDS-PAGE上的迁移率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牦牛(含野牦牛)的染色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中国牦牛染色体的核型、G带、C带、Ag-NORs和SC的特征,并探讨了牦牛染色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牦牛是高原特有品种 ,而影响牦牛繁殖力的因素有遗传、环境、营养、配种时间、管理等 ,所以进行影响牦牛繁殖力各种因素的系统研究 ,直接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牦牛绒漂白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属盐预媒处理[1]后牦牛绒漂白的三个变量(漂白时间、双氧水浓度和漂白温度)的分析,讨论工艺变量对白度和碱溶解度的影响,并运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牦牛绒漂白的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中国牦牛遗传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牦牛资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牦牛科学的发展现状,指出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犏牛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和牦牛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是今后牦牛科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牦牛乳的凝乳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麦洼牦牛乳的若干凝乳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作了比较,全乳加入凝乳酶后,所测定的牦牛个体乳样均能正常凝乳,而中国荷斯坦牛乳中有35%的样品无法凝乳,降低牦牛乳的pH值或在全乳中加入CaCl2(20mg/100ml乳)可显著减少凝乳时间,-20℃保存一个月的牦牛乳样无法正常凝胶,提示凝乳与酪蛋白微团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同一时间采集的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乳的凝乳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牦牛乳的凝乳时间与乳的常规厉分含量及乳蛋白组成之间也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由于牦牛中未检测到象中国荷斯坦牛那样无法凝乳的个体,这一特点使得牦牛乳更适合制作乳酪,实验还对牦牛凝乳后的酶乳清、凝乳酪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20.
牦牛品种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牦牛的染色体、血液蛋白、体型外貌多态性,以及分布区的生态因子等方面探讨了牦牛品种(类群)的分类,结果表明:中国牦牛品种可分为2个类型,这与蔡立教授等将中国牦牛划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是一致的,而与其他研究者的分类结果相有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