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方法。本文论述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对10层网格式框架在8度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塑性铰首先出现在层间梁上,然后向楼面梁和柱上发展,能够较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2.
全再生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均来自建筑废料,其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有必要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一个1/4缩尺8层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来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揭示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通过CANNY计算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易损性分析,来综合评价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全再生混凝土8层框架结构基本可以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3.
汪运梅  陈道政 《工程与建设》2010,24(1):74-76,109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SD)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抗震工程界提出的新概念,也是工程抗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理论,其中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概述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利用SAP2000程序进行Push-over分析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柱IMS结构的抗震性能,运用了有限元理论分析钢管混凝土柱IMS(institute for testing of materials republic of serbia)结构抗震性能,并与抗震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其抗震性能.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2层钢管混凝土柱IMS结构模型,对所建立的结构形式进行弹性反应谱分析及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振动台试验均表明,该结构体系能很好地满足8度二组II类场地地区小震的作用.弹塑性时程分析及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也能很好地满足8度地区大震作用的抗震设防.钢管混凝土柱IMS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通过有限元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钢管混凝土柱IMS抗震性能参数,从而为钢管混凝土IMS的设计计算和制定相关规范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5根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承受轴力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试验,研究了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讨论了该柱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双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具有较高的压弯承载力及优良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纤维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技术,采用考虑钢纤维影响的混凝土材料模型和考虑黏结-滑移效应的钢筋材料模型,建立了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桥墩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钢纤维体积分数、配箍率和钢纤维混凝土区高度对钢纤维混凝土桥墩模型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延性性能等抗震能力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拟静力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呈现出相似的规律性;钢纤维可部分代替箍筋的抗震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桥墩试件的抗震性能增强;在桥墩局部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达到与整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相近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装配式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的抗震性能,本文共建立了4个有限元模型,主要包括普通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纤维增强陶粒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以及实心陶粒混凝土墙板.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采用ABAQUS模拟求解的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4种墙板的滞回性能、延性、承载及变形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性能.结果表明:夹芯复合墙板表现出相对良好的抗震性能;两侧核心承重部件材料对墙板整体抗震性能影响较大;纤维增强陶粒混凝土表现出较好的延性,整体抗震性能相对较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另外,发展夹芯节能墙板也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节能、保温等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8个典型混凝土桥墩模型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探讨了CFRP布材约束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提出关于CFRP布材约束混凝土桥墩的有效约束系数的概念,并讨论了有效约束系数对桥墩滞回位移延性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浇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完成的6层现浇再生混凝土(RAC)空间框架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等级7级划分标准,明确了基于结构极限状态的抗震性能水平.采用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重破坏准则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基于变形和能量线性组合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地震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发展过程,为基于性能的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前期试验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结构变形和能量耗散双因素的影响,采用双参数破坏指标改进了传统的砌体结构抗震破坏准则.基于一幢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房屋的地震破坏指标计算结果以及进一步的抗震性能分析,评价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破坏指标适用于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的抗震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具有自重较轻、受力合理等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提出新的建模分析方法,分析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的抗震性能,同时与现有空腹夹层板的规程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建模分析的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建模的优势,探究竖向地震对空腹夹层板抗震的影响,也说明了空腹夹层板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芯孔尺寸不同的高层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为其在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围绕8度地震作用下高层水泥聚苯膜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与抗震性能变化规律,对4个芯孔尺寸不同的高层水泥聚苯膜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结构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不同芯柱直径高层建筑的地震动力响应变化规律,得出在考虑端柱、边柱、转角柱加强,芯孔直径缩小到140mm时,该格构式墙体结构模型在8度基本设防地震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较大为1/454,抗震墙最大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20,从而拓宽了这种新型建筑芯孔直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已在我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是实现抗震性能化设计的主要途径.结合工程实例,利用PERFORM-3D软件建立了某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模型.基于ATC-40,FEMA-356规范,结合我国规范定义的性能目标,对关键构件和耗能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得到整体结构响应、构件的变形及结构能量耗散情况,可用于研究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 ,对火灾后已按常规方法修复的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火灾后按等截面原则修复的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可以恢复到火灾前的水平。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 ,火灾后已修复结构的抗震性能越接近于常温时的情况。对于相同的受火温度 ,随着受火层位置的升高 ,火灾对已修复结构层间最大位移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5.
装配工艺的要求和连接接缝的引用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面临新的挑战,计算效率与模拟精度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多尺度建模,模拟分析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基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柱子结构的试验数据,验证了多尺度单元界面连接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尺度模型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尺度建模能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并降低计算成本,很好地模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和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与现浇结构相比,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在单向静力推覆作用下抗侧刚度更小、延性更好,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相近,顶层最大位移增大了3.8%;多尺度建模方法可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的发展历程和内容,阐述了一些常见的抗震分析方法,分析了抗震概念设计中的结构选型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17.
地震中,桩基础常常因抗弯能力不足或位移过大而发生破坏.为改善桩基的抗震性能,研发了一种上部为橡胶混凝土、下部为常规混凝土的组合桩.为分析组合桩的抗震性能,在施工现场采用落锤激振模拟震源,对组合桩进行现场足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桩顶荷载产生侧向约束,可增强桩基抗震性能.试验中,橡胶混凝土桩段与桩身长度比小于1/6时,荷载约束影响深度为橡胶混凝土桩段长度,橡胶混凝土桩段与桩身长度比大于1/6时,荷载约束影响深度恒为1/6桩长.桩位临近震源,橡胶混凝土桩段减震作用明显,随着桩位远离震源,橡胶混凝土桩段减震性能降低,且不再全长发挥作用.减震效率和橡胶混凝土桩段与桩身长度比值的拟合曲线呈S形,抗震设计时,不可采用持续增加橡胶混凝土桩段长度的方式提高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研究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耗能性能,完成了6根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及抗震性能,文中给出了组合梁的变形延性指标、刚度折减系数等计算公式,结果对于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的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某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该中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该桥在纵向、横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比较不同分析方法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异,本文研究将为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故宫太和殿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合理保护太和殿,采取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基于太和殿的典型构造特征,采用三维弹簧单元模拟榫卯节点及斗拱构造,建立太和殿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太和殿的基频及主振型;通过施加水平双向单点谱,分析太和殿在8度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评价太和殿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太和殿主振型以平动为主,且在水平向的振动关联很小;8度常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的变形和内力很小,可满足抗震要求;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此外,太和殿墙体对限制太和殿木构架侧移、减小部分木构架内力具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