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三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分散样品,用石英弹簧重量法测定了35℃下2-丁酮-PMMA,氯仿-PMMA两系统的汽液平衡数据。分析了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x与溶液组成及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石英晶体微平衡法测定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应用石英晶体微平衡法(QCM)测定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数据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具有灵敏度高和平衡时间短的特点,并可实现数据的自动记录及处理。用该装置测定了甲苯-聚苯乙烯、苯-聚苯乙烯和环己烯-聚苯乙烯三个二元系在303.2K和313.2K时的汽液平衡数据。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英弹簧重量法,对三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MMA单分散样品,测定了35℃下丙酮-PMMA、乙酸乙酯-PMMA系统的汽液平衡数据。分析了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与溶液组成及样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用Elbro-FV模型预测了溶剂活度系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英弹簧重量法,对三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MMA单分攻样品,测定了35℃下丙酮-PMMA,乙酸乙酯-PMMA系统的汽液平衡数据。分析了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x与溶液组成及样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o—,m—,p—二甲苯或乙苯加丁酮体系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99.992kPa压力下用Elis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丁酮+乙苯、丁酮+o-二甲苯、丁酮+m-二甲苯、丁酮+p-二甲苯4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恒压下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用Wilson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拟合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o-,m-,p-二甲苯+丙烯腈体系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1.325kPa下用Ellis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丙烯腈 o-二甲苯、丙烯腈 m-二甲苯、丙烯腈 p-二甲苯3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进行了恒压下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用Wilson方程关联了实验数据,拟合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采用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 kPa下丙酮-丁酮醇、丙酮-二丙酮醇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Wilson、 NRTL和UNIQUAC模型对测定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相应的二元交互参数.对该体系的汽液相平衡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3个模型都能准确描述该体系的相平衡行为.采用Herrington经验法对相平衡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得数据可靠.本研究结果可为丁酮醇生产的工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用改进的Dvorak-Boubllk平衡釜,采用汽相色谱分析、微量蒸馏法和引进汽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甲乙酮-蜡,苯-蜡,甲苯-蜡,丙酮-调合油,甲乙酮-调合油,苯-调合油,甲苯-调合油七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Dvorak-Boublik平衡釜,采用汽相色谱分析、微量蒸馏法和引进汽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甲乙酮-蜡,苯-蜡,甲苯-蜡,丙酮-调合油,甲乙酮-调合油,苯-调合油,甲苯-调合油七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进后的汽液相双循环平衡装置(ZPH-1型)分别测定了10,30,50kPa压力下的二异丁基甲酮+1,2-丁二醇二元物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二异丁基甲酮+1,2-丁二醇二元物系存在共沸点。用Herrington面积检验法对平衡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分别采用Wilson,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蒸气吸收法测定了在308.15K时苯,甲苯与聚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醋酸乙烯酯(PVAc)构成的6个单溶剂-高分子系统的气液平衡数据,用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和链状流体状态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2.
含盐体系等温汽液平衡的关联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加盐对汽液平衡的影响,对Clegg-Pitzer方程进行了简化,在计算短程力对Gibbs自由能的贡献时略去了四粒子作用项,并对长程项进行了扩展。用简化后的方程对21 个二元溶剂 盐体系和3 个溶剂 溶剂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其误差小于1% ; 用由二元体系得到的作用参数预测5 个三元含盐体系的汽相组成时平均绝对偏差为0.025,预测三元含盐体系的总压时平均偏差为2.1% 。结果说明,该简化模型能够用来预测含盐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套酮苯脱蜡连续化中试装置,该装置吸收并采纳了工业实际情况.包括结晶系统、过滤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冷冻系统以及仪表显示和控制系统.运用该装置对阿曼减三和阿曼减四精制油进行脱蜡试验研究,探讨脱蜡过程中溶剂加入位置、溶剂混合比和溶剂/油料稀释比对脱蜡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装置运行平稳.所获得的石蜡晶体以片状为主.所得到的脱蜡油的倾点和收率数据具有规律性和合理性.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利用该套装置对油料脱蜡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毛细管管径为0.38mm的乌式粘度计测定了25℃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丁酮/环己烷混合溶剂中的粘度,发现在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t测定之前和之后纯溶剂在粘度计流过时间t0和t0′并不一致.利用(t/t0-1)/C计算比浓粘度ηsp/C,则溶液被稀释时ηsp/C在低浓度时出现正偏离;利用(t/t0′-1)/C计算比浓粘度ηsp/C,则即便在低浓度区溶液被稀释时ηsp/C和C之间依旧满足线性关系.根据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法,t0和t0′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用来定量确定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结果表明高分子吸附层厚度和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介绍混合溶剂中溶入少量不挥发溶质后液相沸点及其蒸气压变化所遵循的普遍性规律——混合溶剂沸点增高规则.该规则的实质是热力学定律在汽液平衡现象中的推论,其数学表达式为不挥发溶质对汽液平衡影响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并就该方程在汽液平衡盐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流动法测定了在308.15K和8.0~23.0MPa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含纯和混合夹带剂的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纯夹带剂为丙酮,混合夹带剂为丙酮+环己烷(其摩尔比为1:1),夹带剂摩尔分数为1%,2%,4%。分析了夹带剂效应。用膨胀液体模型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平均相对偏差为3.01%。  相似文献   

17.
用改进的Rose釜测定了101.33 kPa下醋酸水、醋酸醋酸丁酯及醋酸-水-醋酸丁酯(互溶区内)的等压气液相平衡数据。由计算得出的活度系数、逸度系数可知,醋酸的强缔合效应使得体系严重偏离理想行为。利用化学理论模型、Hayden-O’Conmell模型校正气相的非理想性及NBTL模型和UNIQUAC模型校正液相的非理想性用NRTL和UNIQUAC模型对醋酸-水和醋酸-醋酸丁酯的气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相应的模型参数、温度偏差和气相组成偏差。利用二元NRTL体系模型参数预测三元体系气液平衡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苯乙烯(St)为单体,在系列二元混合溶剂中用沉淀聚合法探讨制备P(PETA St)微球的实验条件.选择不同溶剂,调整两种溶剂的体积比来改变其三维溶度参数,并对制备的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以甲醇和乙醇或者甲醇和乙酸乙酯为二元混合溶剂时,只有当混合溶剂的极性溶度参数δp和氢键溶度参数δh的值分别在8.8~12.3 MPa1/2和17.0 ~22.3 MPa1/2之间时才能形成微球,而混合溶剂的色散溶度参数δd变化不大;以水和丙酮为混合溶剂时δp和δh的值分别在11.5~16.0 MPa1/2和14.1~42.4 MPa1/2范围内时,可以获得形貌较规则的P(PETA -St)微球.由此推断,P(PETA -St)微球的形态主要由混合溶剂的δp和δh值决定.  相似文献   

19.
以二醋酸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大量尝试性试验,找到了两种较理想的溶剂体系,即以单独丙酮为溶剂和以丙酮/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溶液作溶剂,成功制备了静电纺二醋酯纳米纤维.通过热重(TG)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比分析两种溶剂体系下制得的纳米纤维与原材料在热性能上的差异.研究发现:静电纺二醋酯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原二醋酸纤维素差,且以丙酮/DMAC混合溶液作溶剂纺得的纳米纤维的热性能变化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