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川著<媒妁史>是当代中国社会民俗史的一项可喜成果.此书对媒妁的起源、发展、媒神崇拜、官媒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文艺民俗学、社会学、未来学等诸多领域引起读者的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中文系开展民俗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民俗学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中文系专业课教学的需要和培养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的需要.因此,应对高校中文系的民俗学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强管理,搞好教师队伍和教材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高校中文系的民俗学教学能够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的教材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与学.对教材选取的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多目标的复杂过程.以<高等数学>教材选取为例,建立了<高等数学>教材选取的模糊综合评判的多层次、多算子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定性分析因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准确性,使<高等数学>教材选取的评价更加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馆藏专业图书信息分析和精品教材分类分析的基础上,以高校<动物学>教材为例,对现行<动物学>教材特点进行了细致地探讨,提出了<动物学>教材的编写出版策略,并探讨了当今专业教材的发展和演变趋势,为馆藏专业精品课程教材的论证采编、咨询服务、相关教材的编写出版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中电学部分编排的科学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更应是教材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以民俗学为背景的学者从借助民俗学破案释疑到建立独立的文艺民俗学学科,所走乃是一条自觉建构理论的路径,而从事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学者走的却是一条批评实践的路径。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建构如今遭遇瓶颈,文艺民俗学的批评实践与理论建构亦未形成良性互动。从文艺民俗学的意识形态、符号和学科属性等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反思,或许有助于我们突破当前文艺民俗学理论建构的瓶颈;通过对作家文学的文艺民俗批评以盘活文艺民俗学理论谱系亦并非一种奢望。而走向文化批评才是丈艺民俗学成功突围学科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是学科发展的自然要求 ,也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术进程中的某些偏离正轨的倾向。民俗学在中国已有了相当悠久的历史 ,再加上许多学者的努力 ,目前已形成了中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建设民俗学的中国派 ,其功用和目标在于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 ,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与感情 ,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 ,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宝库。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结构体系应包括理论民俗学 ,记录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等方面。今后的工作也应围绕着建设机构 ,开展课题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为两部分:(一)中国是民俗学的故乡:从我国丰富的典章、甲骨文资料与古籍记述中证实中国是民俗学的发源地。(二)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及其功能:作为“历史之学”、“文化之学”、“百科之学”的民俗学,其研究范围包括人们日常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以及人们的语言与行为的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民俗学具有文化、政治、经济三大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重点教材中所提供的汉语译文应忠实地再现英语原文,以便于教师的课堂授课及学生的理解学习.但<大专英语·教师用书>中误译较多,且多年来没有修正.本文以典型个案分析其中出现的种种误译,指出使用该教材的各大专院校应对此进行客观的反馈,以推动优秀教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古典民俗学和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史 ,以及西方现代民俗学史 ,论述民俗研究之基础为描写民俗学。进而论述中国民俗学学派之基石 ,为对中国民俗事象之六维立体思维的微型研究和立体描写研究 ,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现状及其渊源、历史沿革与演变、风习萌芽与未来发展趋势 ,以及民俗事象所反映的民族心理的探讨与记叙。再进而论述描写民俗学的四个主要方面的作用 ,和对兄弟学科的关系。最后论述在厚实的描写民俗学成果的基础上 ,可以获得厚实的历史民俗学、比较民俗学、理论民俗学成果 ,从而建构起绚丽多姿、放出异彩的中国民俗学学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各个方面对浙江大学编写的<新编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博客已全面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并被人们广为接受.将博客引入<地球概论>教学,这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在分析博客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球概论>的教学特色,自2006年建设<地球概论>教学博客.根据三年来建设该博客的经验,阐述了<地球概论>教学博客设置的主要内容和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实践表明该博客有助于<地球概论>的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从民俗学的角度,以徽州民俗体育——轩辕车为例,对其进行考察分析.研究认为:以轩辕车为代表的徽州民俗体育,是在特定区域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民俗学特征和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反映出黄山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民俗信仰和精神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俗学者高丙中首次把“生活世界”引入民俗学,并把它界定为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然而,由于民俗学界对这个概念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其关注仅仅停留于哲学上的探究,缺乏操作层面上的可行性研究。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次,即“日常生活世界”和“原始生活世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研究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或者说这样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生活世界”的两个具体层面上,因此,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可以初步廓清“生活世界”之于民俗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利用校园景点资源开展<导游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优点以及各项实践项目和内容.还设计了学生调查表,来为科学考查实践教学的效果提供依据.本文还对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对<导游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魁立研究员早年在国外留学,系统地研读了西方民间文化研究诸学派的论著,他这方面的系列文章可以说组成了一部高度凝炼的西方民间文化研究史和比较研究概论。他在民俗学一般理论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神话史诗故事研究等方面也有不少建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课程的定位、教材、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思考,探讨高职汉语专业<语言文字学概论>课程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俗学在改革开放后有长足的发展,但面临来自民族学、考古学和其他现代学科的挑战,面临21世纪的到来,从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扩大民俗学的领域、重视田野考察、加强应用民俗研究等方面,对中国民俗学的走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多元一体是中国民俗学的特殊性格。多元指多民族、多区域,一体指一国,由此,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旨趣和目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清理中国各民族、各区域的民俗文化财富;二是对各民族、各区域的民俗文化作深入调查,对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做比较,发现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基于我国民俗学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推进学术流派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20.
民俗学研究中的政治特性是客观存在 ,但一直以来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先从史的角度探讨了民俗学源起时的政治胎记 ,民俗学发展中的政治斑痕 ;又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中梳理出民俗学政治色彩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约束 ,进而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的政治定位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