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互联网整体接入水平基本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新上网的网民中,手机网民比例已经达到80.7%,这也验证了中国已从“互联网时代”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 ,同任何其他新技术一样 ,互联网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经济领域 ,互联网络有力地推动全球性资源配置和适应信息化———全球化经济的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 ,但数字鸿沟的存在却让互联网没有连接的地区也被新的全球经济所抛弃 ,造就了新的经济依附。在政治领域 ,互联网使每个公民都有了更便捷的政治参与渠道 ,也让民主制度面临新的困境。在文化领域 ,互联网为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冲突、整合、升华提供了新的条件 ,也让有些民族、国家的文化在实力悬殊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中面临生存危机 ;互联网作为新的社会化主体 ,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早期社会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星玥 《甘肃科技》2012,28(18):27-28,4
SNS网站在推出伊始受到了大批用户的追捧,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成为互联网络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一度对传统的门户网站造成巨大冲击.然而,互联网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快,SNS网站产品的发展历程更是显著说明了这一规律.随着SNS网站为主流网民熟悉后,网民们的热情无以后继,种种不足逐渐暴露并迅速蔓延,尽管各SNS网站努力开发新的应用,但依然无法改变用户流失的趋势.以著名的SNS网站开心网为例,对SNS网站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作了分析,试图给出SNS网站现状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得到迅速发展。与网络密切相关的网络文化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文化背景对广大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文化不仅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相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面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传统互联网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性,使之受到可扩展性、移动性和可管可控性等问题的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互联网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服务为中心来构建未来互联网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演进式”与“革命式”2个研究思路对以服务为中心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分析它们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内涵与现状,结合“互联网+”对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影响,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模式,包括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个性化推送服务模式、互助共享服务模式、新媒体实时服务模式、MOOC知识服务模式,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SNS)广告成为众多商家的首要选择,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广告游戏与品牌认知两者之间,对于SNS、广告游戏及品牌认知三者结合的研究偏少,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社交网站、游戏的娱乐性、植入式广告游戏以及品牌认知的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提炼了社交网络传播机制,从而建立了在SNS平台下,广告游戏的娱乐性对SNS好友品牌认知影响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SNS)广告成为众多商家的首要选择,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广告游戏与品牌认知两者之间,对于SNS、广告游戏及品牌认知三者结合的研究偏少,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社交网站、游戏的娱乐性、植入式广告游戏以及品牌认知的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提炼了社交网络传播机制,从而建立了在SNS平台下,广告游戏的娱乐性对SNS好友品牌认知影响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
吴薇薇  沙龙 《科技信息》2012,(18):279-280,282
近年来,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起来。大学生使用SNS网络拓展自己的人脉、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沉溺其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作为社会未来主要支柱的大学生群体,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SNS网络对其的影响,从而给予大学生们意见及建议,使其正确对待、使用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多年前的“数字化生存”,到最近涌现的“长尾理论”、“维基经济学”和“海星模式”,都说明互联网正在对我们的经济形态步步相逼,不但改变了大众的消费方式,改变了企业的利润来源,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方式。而这些概念,在描述和探讨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同时,也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网络经济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1.
基于SNS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构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或者说网络与现实正在融合,而社会性网络系统(SNS)就是这种趋势的全面体现。类似BLOG、WIKI、TAG等社会性软件的发展,使得网络逐渐由内容互联走向社会互联。本文通过对用于个人知识管理的SNS以及基于SNS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的探讨,以期对更多想利用网络学习的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正>信息安全是关乎国家政治稳定、社会民众安全、经济生活秩序的全局性问题。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随着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的普及推广,互联网已然进人到无所不在的泛在互联网络时代。泛在互联网络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极大推动的同时,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信息安全新挑战。本文试图概括分析互联网技术给信息安全带来的新挑战,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与信息安全紧密相关的发展新趋势及其带来的新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一新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若干应对措施,主张一方面要以慎之又慎的态度尽早筑起铜墙铁壁,在互联时代切实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要以新挑战为发展契机,大力发展信息安全相关产业。而汕头作为国家信息安全试点创建城市,应该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及信息安全产业,为国家信息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棱心的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网络社会.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类的生产消费方式、管理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动摇了在传统社会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相似文献   

14.
校内网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SNS网站近几年发展迅猛,其真实性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该文以拥有国内最多大学生用户的校园SNS网站——校内网为例,分析此类网站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并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乃军 《科技潮》2002,(8):12-13
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经过了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就象“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很多人而言,已经难以想象离开互连网将如何生存,这个充满魔力的互连网轻而易举地将上亿人带入了—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在现实存在的社会之外,营造了另一个虚拟社会——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互联网+”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新变化,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新探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各种违反网络道德与法律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为保证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把“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管理,尽快制定出适应互联网络发展的法律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络(INTERNET)是一种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从1999年7月到2000年7月,全球因特网用户数量增加了94.2%。如果因特网用户数继续这样高增长,到2001年7月,全世界的网民将达到6.99亿。因此,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将演变成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 互联网络的“突破境界” 媒介研究大师麦可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传播工具或结构都有其“突破境界”。网络技术存在着本质上的突破,正是这种突破形成了互联网明显区别于传统媒体的诸多特点。 1.无中心的多元连接 互联网络最初用于军事,…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的推动了互联网络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互联网络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互联网络的用户人数逐年累计增长,这为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实际的互联网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移动互联网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适应性,因此,更多的人愿意使用移动互联网来完成满足各种上网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的主要特点,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张娴 《科技信息》2012,(36):293-293
移动互联网是结合计算机,电子,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新技术,其创新处就在于物体“感知”,移动终端可以纳入人的生活。例如,手机钱包,手机公交卡等。因此,移动终端感知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移动互联网正一步步的渗透到人们的各个层面生活中。本论文是从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对移动互联网络体系进行介绍。移动互联网其实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本文将重点进行网络层次架构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