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mpylmethyl cellulose,HPMC)水凝胶作为模板合成了羟基磷灰石.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检测手段对所得的产物进行了形貌与结构表征.结果表明:HPMC水凝胶模板可以诱导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模板分子上的多羟基与磷灰石晶体有一定的相互作用,模板的疏水微区和凝胶网络结构为磷灰石的形成提供了微环境,也决定着磷灰石晶体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2.
根据仿生合成原理,以L-丝氨酸(L-Ser)和L-天门冬氨酸(L-Asp)为有机基质,通过气相扩散法制备碳-羟基磷灰石晶体,并在牙釉质片上进行仿生再矿化.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产物结构,并考察不同浓度氨基酸对中间产物碳酸钙和最终产物羟基磷灰石粉体及牙釉质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浓度对溶液中游离晶体粉末的形貌影响较大,由碳酸钙转化为羟基磷灰石,具有形貌遗传性,该影响未体现在牙釉质基质上;吸附在牙釉质基质片的氨基酸作为矿化成核位点,通过调节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生长排列方向即可实现原位再矿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田螺厣片作为生物模板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并与纯水体系下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对照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纯水体系所得为刺球状的羟基磷灰石,其直径平均为50nm,而田螺厣片的诱导作用可形成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且其结晶度更好,并对其形成机理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索了利用废弃贝壳制备生物活性材料羟基磷灰石的工艺路径。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贝壳粉为原料、磷酸氢二氨为磷源,尿素为添加剂,成功制备出高纯相、尺寸均匀可控的纳米带状羟基磷灰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表征产物的晶相组成及形貌。XRD分析结果显示:贝壳中的碳酸钙已经完全转化为羟基磷灰石;SE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浴法合成得到的羟基磷灰石为纳米级别的带状结构;FTIR表征检测到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进一步验证产物为羟基磷灰石。本研究解决了废弃贝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羟基磷灰石及由其所得的生物活性牙膏的制备方法,并对这种牙膏防治牙病和保健牙齿的机理进行了全面探讨。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牙膏具有任何药物牙膏所无法比拟的独特功效和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氟化在改善缺钙型羟基磷灰石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保持材料原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同等化学沉淀条件下,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在氟加入量不同时,研究合成产物及其热稳定性.不添加氟,合成产物主要为二水合磷酸氢钙(DCPD),并含极少量羟基磷灰石(HA);加入少量氟,合成产物为DCPD和缺钙型氟化羟基磷灰石(D-FHA)混合物;随着氟含量提高,样品04F的合成产物中DCPD消失,仅剩D-FHA,可见氟在这一合成反应过程中促进了DCPD向D-FHA的转变.对合成产物进行煅烧的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200℃时,只有无氟和02F这两种样品发生脱羟基反应,在氟含量继续增加时,该反应消失;加热温度为600℃时,04F样品中的D-FHA开始分解为β-Ca_3(PO_4)_2和β-Ca_2P_2O_7两种磷酸钙,继续增加氟含量时发生这一分解的温度升高,可见D-FHA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牛血清白蛋白-羟基磷灰石难溶性复合物的FT-IR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羟基磷灰石[Ca10(OH)2(PO4)6]难溶性复合物的组成及BSA与羟基磷灰石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BSA与羟基磷灰石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水溶性的BSA进入固体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形成难溶性BSA-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复合物具有非化学计量的性质,体现了生物矿化的特征。正是这种蛋白质与羟基磷灰石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形成高级自组装结构,使矿化产物具有高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8.
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立新 《甘肃科技》2003,19(11):33-34
阐述了羟基磷灰石(HAP)的常用制备方法,并就沉淀法制备工艺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pH值、滴加速度、陈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产物形貌和成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废弃蛋壳微波合成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蛋壳为主要原料,通过微波法合成了羟基磷灰石。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探讨了加热温度、反应时间、物料状态、前期处理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前驱液混合并结合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粒.利用IR光谱表征了所得复合纳米粒的化学结构,通过Zeta粒度仪、透射电镜观察粒子粒径及形态,通过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研究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情况和含量.并研究了前驱液中钙、磷离子浓度对复合纳米粒中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粒中壳聚糖和羟基磷灰石相互结合紧密,呈球形,实现了纳米级分散.使用NaOH陈化,可以使羟基磷灰石晶体规整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以磷酸氢二铵、硝酸钙和硝酸锶为原料,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形成的胶束为反应模板,采用水热法合成工艺,成功合成分散性较好的一维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Sr-HAP).通过XRD、FT-IR以及TEM对样品的表征分析发现:随着锶掺杂浓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构稳定性变低,其晶胞参数随之会有相应的升高,产物的尺寸很好地控制在25~65nm;检测结果表明,产物中不残留CTAB,且具有CO32-以及Sr2+等离子,类似于生物体内磷灰石的成分;产物均为长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依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无机阳离子二维有序双相排列的规律,以月桂酸作为结构导向剂,在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体系中,制备了介观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结构以及形成机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具有有序的介观层状结构,周期性层间距约为3.6 nm,这一结果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羟基磷灰石人工合成方法、化学成分分析及结构测定。采用氧化钙和磷酸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制备出了结晶性良好的、高度纯净的羟基磷灰石。为了达到用简单步骤获得高质地产物的目的,反应过程中按化学计量关系进料并严格进行 PH 值控制。最后,用化学分析法、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测定了产物的纯度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对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羟基磷灰石,研究了微量元素Mn^2+、Mg^2+,Zn^2+,Sn^4^+对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的影响,用XRD物相分析对产物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Mn^2+、Mg^2+,Zn^2+Sn^4+后,羟基磷灰石特征衍射峰d值普遍减小,使得晶胞减小并导致晶粒细化,而且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C aO和(NH4)2HPO4为前驱体,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果显示该产物具有弱结晶结构,钙磷摩尔比为1.661,属非化学计量,与自然骨中的羟基磷灰石极相似.当C aO质量分数为1.0369%,(NH4)2HPO4为0.224 m o l/L时,在常温常压下搅拌3 h,陈化3 d产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比固态CaHPO4直接水解法和高浓度化学沉淀法,在低饱和状态下合成了羟基磷灰石.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热重(TG)以及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脱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的组成和形貌均与人骨相似,为缺钙的碳酸盐型羟基磷灰石;其对高浓度的Hg2+、Pb2+、Cd2+、Cr3+和低浓度的Pb2+、Cd2+、Cr3+有较强的吸附,对Cr2O72-和AsO33-则没有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热合成铝掺杂羟基磷灰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铝掺杂羟基磷灰石(Al-HA)的结晶特点,以硝酸钙、硝酸铝和磷酸二氢铵反应所获沉淀为前驱物,以水为介质在不同的Al掺杂量下进行了水热合成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反应能获得Al-HA纳米晶,Al掺杂量的增大会抑制羟基磷灰石(HA)晶粒度长大,当掺量超过10时HA会向非结晶态转化。随着Al掺杂量的提高,HA的拉曼光谱的振动峰431 cm-1、591 cm-1、961 cm-1、1 046 cm-1先逐渐减弱,HA的结晶度下降。最后431 cm-1、591 cm-1、1 046 cm-1处振动峰消失,并在1 111.5 cm-1处出现新的振动峰,说明掺铝量宜在于5以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氟掺杂的羟基磷灰石粉体Ca10(PO4)6(OH)2-2xF2x(0≤x≤1),利用XRD和SEM对合成样品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合成样品的生物活性采用氨基酸吸附实验进行测定,反应后的产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氟掺杂量x=0.25,高温高浓度时合成的FHA具有最佳的生物活性和热稳定性,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行合成的聚酰亚胺酸(PAA)作为基体,分别采用模拟体液(SBF)浸泡、交互浸渍在CaCl2和K2HPO4·3H2O溶液中的两种方法,研究了羟基磷灰石的形成和生长.PAA薄膜在SBF中长时间的浸泡,难以促使磷灰石在其表面生成.而采用交互浸渍法,羟基磷灰石可以沉积在PAA薄膜的表面.所生成的羟基磷灰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作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HAP合成工艺基础上通过添加镁离子制备含镁羟基磷灰石(Mg-HAP)杂化纳米粉体。试验采用Ca(NO_3)_2·4H_2O、Mg(NO_3)_2·6H_2O和(NH_4)2HPO4为主原料以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Mg-HAP,通过XRD、TEM、IR、EDS检测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研究镁掺杂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镁的掺杂量小于10%时,产物XRD显现HAP晶体衍射特征峰,为HAP杂化体;当掺量大于10%,产物没有出现HAP衍射峰。在5%掺杂量时,形成MgHAP杂化晶体特征峰较强,产物含有PO_4~(3-),CO_3~(2-)、OH-基团及H_2O,[Ca+Mg]/P原子比为1.53,接近1.67,粒径为25 nm左右,分散性较好,晶形呈针状,试验表明5%含量的镁掺杂能形成稳定的Mg-HAP杂化纳米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