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测试并分析了大针茅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不退化,中(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群落的近地面反射波谱的季节变化特征,方差分析与Ducan多重检验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的优势生活型植物及其数量特征的差异,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彼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8月初和9月初,波谱特征的差异最为显著,而在5月底至6月底,差异不甚明显;利用两种统计方法-PCA和模式识别技术对上述群落不同月份的波谱特征进行了鉴别,发现后者对不同退化群落的统计可分性高于PCA,包含蓝光、绿光和近红外反射率的鉴别函数对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波谱特征识别精度最高,在8月初和9月初,鉴别效果最佳,鉴别错误概率在1%~7%之间,在5月底和6月底,对重度退化与非重度退化群落的错误概率也较小(约为4%),但对不退化与中(轻)度退化群落的错误概率可达13%左右.  相似文献   

2.
测试并分析了大针茅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不退化,中(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群落的近地面反射波谱的季节变化特征,方差分析与Ducan多重检验结果表明;由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的优势生活型植物及其数量特征的差异,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彼此之间的存显差异,在8月初和9月初,波谱特征的差异最为显,而在5月底到6月底,差异不甚明显,利用两种统计方法-PCA和模式识别技术对上述群落不同月份的波谱特征进行了鉴别,发现后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4、1995两年的近地面光谱反射特征数据,分析了草甸草原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之间反射特征的差异,主分量分析(PCA)结果指出,可以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和四个波段反射率之和将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明确区分,但典型摹和草甸草原波谱特征分类结果有25%左右的重叠。对草甸草原三个不同群落波谱特征的方差分析(Ducan多重检验)指出,贝加尔针茅群落与线叶菊群落和羊草群落之间有着极显的波谱特征差异,可用P  相似文献   

4.
测试并分析了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不退化,中(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群落的近地面反射波谱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月际产草量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的优势生活型植物及其数量特征的差异,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彼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退化强度的增加,各波段反射率显著增大,在6月底,波谱特征的差异表现最为显著,而在5月底,差异最不明显;在5月底和9月底,非重度退化群落产草量估测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6月底至9月初,可以使用同一相关方程估测产量,但重度退化群落-冷蒿草原的估产模式月际间变化较大.对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群落产草量的估测精度高于90%  相似文献   

5.
使用与TM1、2、3、4波谱通道相一致的手携式光谱仪,测试了典型草原代表植被类型之一的大针茅草原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利用强度的草地植被反射波谱特征。Duncan方差分析结果指出:三类草地植被和土壤背景的波谱特征之间存在显差异,其中重度利用的冷蒿草原与其它二类草地的波谱特征差异最为明显。利用TM2、TM3二波段反射率PCA结果和四个波段反射率之和,建立了识别三类草地的波谱指标及其阈值,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6.
测试并分析了羊草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不退化,中(轻)度退化,重度退化)群落的近地面反射波谱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月际产草量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的优势生活型植物及其数量特征的差异,它们的反射波谱特征彼此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爱化强度的增加,各波段反映显著增大,在6月底,波谱特征的差异表现最为显著而在5月底,差异最不明显,在5月底和9月底,非重度退化各落产草量估测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生长阶段三个退化程度群落的近红外反射率之间都存在显差异;在8月底至9月底期间,不退化群落与重度退化群落可见光反射率之间差异显。在6月底-9月底期间建立的估产模型在不退化的中(轻)度退化的群落中都无显差异,但分别与5月底的估产模型差异显;重度退化的冷蒿草原群落在5月底产草量与植被指数之间无显相关性,7月底与8月底建立的产草量估测模型与6月底、9月底的产估模型之间分别差异显。对大针茅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生长高峰时期的产草量平均估测精度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8.
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分析西乌旗小叶锦鸡儿灌丛化群落和土壤粒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西乌旗小叶锦鸡儿灌丛化程度的加重,黏粒、粉粒、极细砂含量逐渐减少,而细砂、中砂、粗砂含量逐渐增加,小叶锦鸡儿灌丛化群落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呈逐渐下降趋势。CCA第一轴与粗砂、中砂、细砂呈正相关,但是与极细砂、粉粒、黏粒呈负相关,所以CCA第一轴排序从左到右,反映土壤沙化严重程度,群落分布从典型草原对照样地,到草原-灌丛镶嵌样地,再到草原灌丛化样地,从而可知小叶锦鸡儿灌丛化群落分布与土壤沙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使用与TM1、2、3、4波谱通道相一致的手携式光谱仪,测试了典型草原代表植被类型之一的大针茅草原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利用强度的草地植被反射波谱特征.Duncan方差分析结果指出:三类草地植被和土壤背景的波谱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重度利用的冷蒿草原与其它二类草地的波谱特征差异最为明显.利用TM2、TM3二波段反射率PCA结果和四个波段反射率之和,建立了识别三类草地的波谱指标及其阈值.相关分析表明:轻度、中度、重度利用草地的NDVI与RVI均与产草量显著相关,最佳相关关系分别为直线、对数曲线和双曲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宁夏东部干旱风沙区不同种植密度柠条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柠条灌丛草地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的人工柠条灌丛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在试验区共采集到种子植物32科77属83种,不同种植密度柠条灌丛草地中,植物物种数、群落盖度、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等变化趋势基本为:10m带距柠条灌丛〉6m带距柠条灌丛〉4m带距柠每灌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微生物与生境、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采集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下的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表现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差异是由土壤营养、气候以及受气候决定的植被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结合地面20个气象台站提供的数据,以北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温性草原、低地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6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2004,2005年4~10月的月度变化为例,研究了不同草地类型在各个生长阶段植被指数的变化和草地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EVI对植被变化的敏感性要强于NDVI的,但是在植被生长状况较好的草地,NDVI比EVI更稳定.植被盖度比较好的草地类型(如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的植被指数与温度和降水都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但植被稀疏的草地(如温性荒漠、温性荒漠草原)的植被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比较弱,与降水的关系更弱.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生命地带的划分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对内蒙古的生命地带类型划分、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现代气候条件下内蒙古生命地带的八个类型:森林及森林草原带、暖温性森林带、中温性草甸草原带、中温性典型草原带、暖温性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和荒漠带.通过两种气候变化方案的分析,阐述了它们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趋势.结果表明,类型和面积发生了的显著的变化.寒温和中温类型的面积急剧减少,暖温类型的面积成倍增加.在较高温度的方案下,出现了两个新的类型:极旱荒漠带和暖温灌丛草原带.另一方面,生命地带的空间位移也十分明显,总的趋势是向北扩展.温度对上述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原地带不同生境土壤动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内蒙古草原主要植被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土壤动物区系分布、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不同草原土壤动物大类群水平优势类群基本一致.土壤动物密度及生物量以荒漠草原较低,而典型草原较高,草甸草原则以低密度和高生物量显示了其土壤动物分布的特殊性.内蒙古草原地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在类群组成上显示较强的同源性和在较低分类阶元上的分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伊犁河上游典型草地养分限制状况,为不同草地类型群落营养循环及植物-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植物-土壤氮、磷、钾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研究区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根系的氮、磷、钾含量变异较大,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植物地上部分氮含量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的氮含量;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植物地下部分根系的氮含量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的氮含量;不同草地群落类型植物地上部分的P含量与植物N/P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N与土壤P含量、土壤P含量与土壤N/P比值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土壤N和土壤N/P比值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83。【结论】研究区土壤氮素缺乏,可以考虑在草地生长过程中适当添加氮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温带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我国北方温带草原中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3种类型共13个样点进行调查,对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进行测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无量度多维标定排序(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排序后的样点空间异质性显示3种草原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结合10种环境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冗余分析,解释率达到79.87%。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土壤总碳和土壤总氮影响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主要受到土壤轻组碳和土壤轻组氮的调节;影响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因素为年均温和土壤p H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内蒙古草地上,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十个调查区域的154份优良牧草中,氟、硒的含量及分布调查分析表明:在草甸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2mg/kg、0.07mg/kg,在典型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1mg/kg,0.14mg/kg,在荒漠化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2mg/kg,0.09mg/kg,在草原化荒漠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7mg/kg,0.10mg/kg.全区草地上生长的16种牧草中,两项元素均被检出,但含量都比较低,经数理统计,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中氟和硒含量差异都不明显.研究氟和硒在牧草中的含量,对于环境化学,地方病防治和我区富牧业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Fifty-six surface pollen samples from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in the Yili Basin,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 were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rface 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 original vegetation.A pollen analysis and a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with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show that the pollen assemblages greatly differ across disparate vegetation zones.Twelve pollen taxa can be used as significant types for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in the basin.These taxa were the most abundant in the surface pollen samples.Cupressaceae pollen percentages were greater than 1%in Cupressaceae shrubs.More than5%of Picea pollen indicates the growth of a Picea forest within 5 km.The subalpine meadow that is distributed widely in the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tent of Artemisia,Chenopodiaceae,Poaceae,Picea,Asteraceae,Taraxacum and Arenaria pollen types.The Artemisia-Chenopodiaceae-Poaceae-Cannabaceae pollen assemblage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montane steppe in the area.Artemisia and Chenopodiaceae pollen dominate the desert steppe and Populus forest.Artemisia pollen percentages were greater than 60%in the Artemisia desert,whereas Chenopodiaceae pollen percentages exceeded 65%in the Chenopodiaceae desert.The Artemisia/Chenopodiaceae(A/C)ratios reflect the vertical moisture changes in the Yili Basin.The mean A/C ratios were greater than 1.2 in the subalpine meadow and montane steppe that occupy the humid zone in the basin.These ratios were between1 and 1.2 in the Cupressaceae shrubs,desert steppe,Populus forest and floodplain meadow.The ratios were less than 0.5 in the Chenopodiaceae desert,which is an ari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