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基于熵权-TOPSIS法测算出湖南省各节点城市的物流综合实力,并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出整个湖南省的物流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间的物流联系程度整体偏低并且各地区差异较大,具有"质量效应"和"距离效应",总体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格局特征;物流空间结构表现为显著的3级圈层结...  相似文献   

2.
李金峰 《河南科学》2019,37(12):2041-2048
运用熵权法对中原城市群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剖析了物流业发展空间演变特征,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了城市物流联系强度,并进行了城市聚类及物流空间网络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中原城市群物流业整体发展由"中心-外围"向"南北中高,东西部低"空间格局转变,呈现一定的空间邻近性特征,整体空间分布比较分散,集聚态势不显著,城市物流集聚水平差异变动较大.中原城市群城市物流网络呈现明显的功能性层级特征,整体联系强度明显增强,物流联系总量差距较大,空间联系不平衡,由"十"字形向"H"形空间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3.
孙孝武  刘影 《江西科学》2020,38(2):280-286
对湘南地区28个县级经济区域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分别计算2008年、2013年、2018年的经济联系强度,旨在反映节点之间的联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湘南地区县际经济联系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构建空间组织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湘南地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先快速增强后缓慢增强,县际经济联系方向逐渐多样化,地区经济联系网络密度逐渐稠密;2)衡阳市一直处于网络中心,逐渐形成"永州市-衡阳市-郴州市"核心带;3)凝聚子群的成员构成在数量上由不均衡逐渐向均衡发展,但子群成员在空间上临近趋势不明显;4)通过县际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结果对湘南地区提出优化交通网络空间格局、增强区位优势条件、加强区域内部协同等建议来进一步优化空间经济结构和推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阳  闫岩 《河南科学》2008,26(4):482-485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来分析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得出其经济空间集聚十分明显,且总体呈逐步扩大趋势;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形成"核心-边缘"空间模式;最后通过对县域单元增长类型的划分简要分析了福建省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可达性指标与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高铁对研究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铁开通后各沿线城市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明显降低,时空收敛效应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沿线各城市日常可达性大幅提升,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廊道效应”,变化率呈现出较强的等级性与层次性。高铁的开通也促进了半岛城市群空间公平性的提升,全域交通可达性趋于公平分布。(2)高铁重塑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联系格局,高铁建设后的经济联系网络呈现出沿高铁轴线分布的特点,形成以济南、烟台为经济联系网络双核心的格局。各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差异显著,以济南为核心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优势明显。受高铁布局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总量空间布局以济南、潍坊为双核心且中心性不断增强。最后,就依托高铁建设如何推动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主体功能区格局为基底,以县域行政单元为研究尺度,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研究分析福建省及其各主体功能区在《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前后的"三生"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规划实施后,各主体功能区的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用地的变化幅度和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减缓趋势,且生活—非农业生产空间规模在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呈现差别化增长,即优化开发区城镇化规模增长速度得到合理控制,而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进一步推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化建设适度加快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为今后福建省各主体功能区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21,39(1):122-131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2000—2017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入境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借助UCINET6.0和ArcGIS10.2分析入境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空间格局的建议.结果表明:①以核心城市构成的"金三角"空间格局仍保持稳定,先后带动东部和中西部城市间的入境旅游经济联系增强,整体网络趋于紧密.②核心区域范围沿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扩大,促进东中西部城市间产生互动,空间分布差异缩小,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有所缓解.③凝聚子群空间格局经历了"核心—边缘层级明显"、"物理邻近性"、"飞地经济合作"阶段性特征,现阶段组团模式弱化了城市入境旅游分级发展的局面.④强化西部"增长极"作用以促进局部空间关联,构建"两纵一横"旅游轴带优化资源整合,制定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实现城市间更高效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进而对其联系强度、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时间范围内,成渝地区城市物流质量水平空间分异显著,物流联系强度差异大;网络密度从0.902 3升至0.904 2,处于较高密度水平,波动幅度小,聚合度强,物流联系密切,但成渝地区内部网络密度失衡,中部密度最高,北部密度较中部稍低,西部密度最低;整体上物流网络呈现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相向发展的放射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的差异问题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导因素,考察县域农民收入的演变特征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变异函数、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河北省2000—2015年间县域农民收入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同时分析了形成该格局的原因.研究表明:1)河北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性不断降低,空间上县域农民收入呈"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格局,形成了以"永清县"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唐山-秦皇岛市"为核心的增长极,以及以"涞源-蔚县-阳原-宣化-崇礼-张北"和"清河-故城-景县-吴桥"等县为中心的农民低收入带. 2)农民收入增长率北高南低,北京周边形成"涞水-怀来-赤城-兴隆"等县的农民较高收入带,以及"阜平-行唐-藁城-辛集-故城"等的农民收入低增长率带. 3)地理差异是导致河北省南北部差异的根本因素,政策的倾斜是东部地区热点区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随着经济水平、城镇化工业化的提高以及农村金融的普及,县域农民收入差异性在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为研究指标,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人口密度、不均衡指数、重心移动、偏移-分享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来研究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淮河流域人口增长速度在变慢,人口密度仍在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以上,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在淮河各支流的中、上游县市区域形成人口集聚区域,人口呈不均衡分布状态且不均衡趋势加强,人口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四方面选取17项指标构建了评价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变量对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即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之间相邻,城镇化水平低的县域在空间上也相邻:同时福建省区域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后的引力模型,对2005、2010和2016年山东省17地市的创新联系网络变化进行研究;通过最大引力线公式确定了三类创新节点城市,并对节点城市的辐射范围及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山东省创新联系网络整体上呈现出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2)边缘城市创新联系能力不断提升,但与节点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3)节点城市辐射变化呈现强度增大而辐射范围缩小的特征,边缘城市创新联系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断裂点向节点城市移动.(4)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总量与城市间空间距离是创新网络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县域城乡互动水平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常态背景,构建县域尺度下城乡互动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法、主成分分析法、空间分析方法等,对河南省县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城乡互动水平的时间格局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近期互动水平提升的幅度较大.(2)河南省城乡互动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呈现明显的规律特点,高、较高水平区以郑州市辖区为中心向西北方向不断增多的演变特点,显著HH区不断增加且出现集中分布态势;东部、东南部、南部等区域的低、较低城乡互动区的整体格局变动不大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之态势,显著LL区的分布与低城乡互动区的分布格局并不一致.总结而言,影响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的支撑、城镇化的拉动、城乡体系优化、信息化的融入影响、战略政策的导向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间经济联系是区域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引力模型及地缘经济关系理论,作者对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分析,发现山东省制造业部门要比其他外向服务部门专业化水平高,整体呈现出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以胶济铁路为主要廊道的经济集聚辐射格局,城市联系强度呈现核心边缘分布的状态,地缘经济关...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96个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选取12个基础社会经济指标来构建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借助软件IBM SPSS 19.0对山西省2000年、2006年、2012年三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对全省各县域得分进行分类可视化表达,结合各等级质心点即各等级经济重心的空间位移轨迹,揭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状况.结果表明:(1)山西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全省整体发展较好的县域布局呈现略微倾斜的"十"字形结构;(3)全省县域经济差异显著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晋北地区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塌陷区;(5)晋中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逐渐成为全省的经济高地.接着针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省县域为空间单元,在进行乡村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开展2000—2014年四川省县域乡村空间格局及空间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乡村性指数相对较高,平均值均保持在0.5左右,但呈弱化的趋势,空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强乡村性区县趋于集中分布;2)2000—2014年四川省县域乡村性整体呈现出"U"型空间格局,弱乡村性与较弱乡村性县域在后期明显增加,并向东扩展,强乡村性县域整体趋于向西集中分布;3)四川省县域乡村性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乡村性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增强,冷热点分布从边缘到中心整体呈现出"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的"类同心圆"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从系统层面构建四川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演变机制,包括稳定因子、动态因子和扰动因子三大类,并结合不同因子对乡村性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与通信和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流动空间"的城市网络研究已成为区域空间联系的重要视角.基于福建省铁路客运数据,采用凝聚子群和弦图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的城市网络结构及空间组织模式展开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节点和城市联系轴线在联系强度上具有明显的级差,且节点等级和轴线层级的重要性与城市行政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丰富的独特性资源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征;(2)城市网络宏观格局大致为福州至厦门的沿海线与福州至南平往武夷山的内陆线所构成的"一纵一横"的"T"字型空间分布特征,该特征与福建快速铁路网的"两纵三横"格局有一定差异;(3)"条带状"属性是铁路客流指示下发育的8个子群结构的基本特点,其空间组织模式有福厦沿线的"多中心、多层级"模式,分别以漳州、龙岩、福鼎为核心的"单中心"模式,武夷山-南平构筑的"双中心"模式和途径漳平、三明、沙县、光泽等的"相对均势"模式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在县域基础上,以各贫困村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福建省2201个贫困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的贫困村密度总体上呈现出东北部高、西部略高、东南部低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山海区域间差异较大的空间格局,包括一个核心集中区和多个相对集中区;在内部关联格局上,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贫困村比率高的县市在空间上集聚;地形海拔、到所在市中心的距离和路网密度显著影响福建省贫困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因素的作用效应不同。研究结果为福建省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福建省各县(市、区)2005年和2014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不一致性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理格局,并有围绕沿海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关系空间分异明显,总体上不断趋向于协调,表现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县域逐渐向人口经济协调发展型转变;从人口与经济的动态关联上看,Moran’s I由2005年的0.422降为2014年0.374,表明不一致性指数较高(较低)县域在空间上集聚程度减弱,但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以"高-高"型集聚区域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20.
以黄土高原341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分区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从区域和分区两个层面分析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的地域分异特征,揭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机制。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城镇化率由23.83%上升至54.33%,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等高城镇化县区的中心性明显,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中心的高城镇化区形成并逐渐加强。(2)1990年以来,黄土高原县域人口空间集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呈现减小趋势,县域城镇化均衡发展态势明显。在地理分区上,除高原风沙区县域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显著扩大外,其余各分区县域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趋于缩小。(3)县域经济发展阶段、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区域城镇化地域分异格局形成与演化的基本驱动因素。(4)未来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化应依据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域差异性科学定位、分类推进,通过地域功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迁移集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补偿政策等的实施,协调好城镇化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和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