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静侬 《科技信息》2010,(22):238-238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是粤东潮汕地区、福建等地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本文以访谈、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潮汕英歌舞进行调查研究,着重对其体育价值的探讨,并对英歌舞概况作初步介绍,期望让更多人(包括海外华侨)了解潮汕英歌舞,弘扬潮汕文娱文化,并将英歌舞推广到体育锻炼中,在学校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教学,在群众中推广全民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2.
《汕头科技》2006,(4):16-16
第一条为激励潮汕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潮汕地区科技进步,促进潮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汕头花园集团董事长张章笋先生捐资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潮汕星河张章笋科技发明创新奖。  相似文献   

3.
广东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地方文献。揭阳市榕城区图书馆建成《潮汕文献数据库》,对潮汕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实现资源共享,它将在今后的实践运用中不断补充、完善,更加具有科学性,并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区,东接福建省,西邻汕尾市,南伴南海,北临梅州市。潮汕包括了众多市、县,如汕头市、揭阳市、潮州市、惠来县、潮安县、南澳县、澄海县及饶平县等县市区。潮汕不仅仅包括内部的平原地带,还有外围的内海岛,以及丘陵和山地,整体面积约10918.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广东潮汕地区与福建闽南地区壤地相接,从宏观上看,这两个地区可视为一个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但唐宋时期闽南发展较快,潮州的发展相对滞后,宋代闽南人口迅猛增长,对外移民以缓解人地矛盾便成为历史的必然。此一时期,潮州与闽南相比,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很自然成为闽南对外移民的最佳选择。于是,自北宋开始,闽南人成批成批地移居潮汕;同时,宋代大量的闽南士人出仕潮州,卸任之后,不少人卜居潮州,成为当地望族。在闽南移民和仕潮闽南籍官宦共同推动下,儒家正统文化和闽南民俗文化逐渐在潮汕扎根,使得潮汕在方言、风俗、民间信仰方面都与闽南趋同。其后,闽南人建构出来的祖述光州固始的社会心理,也为潮汕人接受。因此可以说,唐五代时在泉、漳两州形成的福佬民系,至宋代已扩展到潮汕地区,使潮汕地区福佬化。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潮汕地区鸟类的研究历史及其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结果 ,制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潮汕地区鸟类历史名录 .收入名录的鸟类共有 2 84种 ,是通过仔细阅读前人的每项鸟类记录 ,查阅和翻译潮汕和闽南口音的英文地名 ,或根据文献提供的调查者住所和鸟类采集地的步行距离 ,进一步同现代文献比较而最终确定的 .并发现其中至少包括红脚鲣鸟、褐鲣鸟、白燕鸥、燕鹱、黄嘴白鹭等鸟是不可能在潮汕地区有分布或繁殖记录的 .  相似文献   

7.
唐末五代 ,福建漳、泉两州形成小割据局面 ,两州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民间社会经过互动、整合 ,在语言、习俗、社会心理诸方面渐趋一致 ,福佬族群因而形成 ;宋代以降 ,福佬族群渐次向潮汕地区移植 ,并先后于宋、元、明三朝形成移民高潮 ,成为潮汕居民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1980—2013年潮汕地区6期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33年间潮汕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统计数据、政策因素对该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整个潮汕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张了1 230.87 km2,建设用地面积扩张速度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地建设用地扩张,以占用耕地为主,占用比例高达72.19%,但2000年后耕地侵占量明显下降。水域在1980—1995年潮汕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贡献了期间仅次于耕地的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来源。近年来林地和草地被侵占的面积总量和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和人口是潮汕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此外,耕地保护和“三旧”改造政策的实行有效地制约了潮汕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侵占情况。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引导建设用地扩张并重点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汕头“星华日报”是华侨大资本家胡文虎出资经营的,创刊于一九三一年六月,到一九三九年六月日寇攻占汕头停刊,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又复刊。三十年代的“星华日报”曾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激烈的斗争,取得了颇大的胜利,对潮汕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和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作出了一定贡献。一九三五年一位海外华侨文化工作者,称赞“星华日报”为“华南最优秀的报纸”。当年曾在潮汕地区进行革命斗争的老干部,近年回忆“星华日报”时,有的赞它是潮汕地下党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的主要舆论阵地,并  相似文献   

10.
运用Markov理论模型的3-gram理论设计了一种集智能化输入和自学习功能于一体的潮汕方言计算机输入法,在此输入法中提出并使用了"跳码输入"的新方案.以该输入法为基础的潮汕语言计算机输入环境已录入7 192个潮汕方言汉字,收集了28 000多个常见的词语、成语以及近800个具有潮汕地区文化特色的方言和俗语.  相似文献   

11.
牛羊肉相比其他畜禽肉,因其具有绿色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潮汕地区虽然不是牛羊肉的主产区,但每年消费量巨大。调整畜牧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牛羊生产以满足当地群众需求意义重大。粤东区域的潮汕农区(特指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域范围的农业地区)发展肉牛育肥生产受制于本地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因素,与北方地区对比没有相对优势。因此,在潮汕农区发展肉牛肉羊育肥生产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研讨论证,谨慎投资。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觉醒,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政治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为女性主体意识注入阶级、政治、民族等新的内涵,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中国女性自由独立、两性和谐的主体意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女性创作实现了新的主体精神超越.女性主体性的生长伴随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代社会文化政治变革的实践以代际累积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语境下“他者”思想和拉康的镜像理论,以时下关注度颇高的两部女性影视作品——《我的前半生》和《七月与安生》为例,深入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明确阐释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和“他者”理论,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建构进程,并提出了理想的女性自我构建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潮汕是杨梅的著名产地,杨梅品种繁多、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等问题,以其果实、果核、叶子的特征、特性和经济价值,把潮汕地区的杨梅分成4类11个品种和3个野生种,提出了适宜生产上推广栽培的主要品种4个:乌酥梅、酥核梅、凹蒂乌酥梅和青蒂梅。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概述了当代中国女性国画艺术的发展情况和女性国画艺术的特点,然后从不同角度针对90年代后国家艺术中女性意识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女性国家艺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男儿身普遍用词说女儿话的宋代,李清照独树一帜,向我们诠释了那个年代作为前卫者的她的女性自我意识:纯净而高雅的女性主体意识;执著而热烈的女性情爱意识;自恋、自强的女性独立意识;饱受离乱后的女性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湘西世界"是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形式的再现,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描写基本上都是原生态文化视界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在表面上看是一个被动的、处于受动状态的角色,似乎存在着主体意识的缺失,但是她们大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她们内心的女性主体性别意识尤其强烈.作家笔下的女性,纯净多情,诡异变态,不拘礼教,无论是混沌初开的少女,还是历经生活磨练的妇女,她们都有非常鲜明自觉的主体"性别"意识,这种意识的觉醒,使这些女性历经磨难又充满传奇,突显原生态人"性",散发着强大生命原力.  相似文献   

18.
斯佳丽在情感矛盾交替中逐渐建构起女性主体意识,完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蜕变,并形成了精神家园的迁移.  相似文献   

19.
郝思嘉在少女时期就具有了女性主体意识,经过爱情的艰难抉择和战争的创伤,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并明白一个女人惟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会有独立的人格,可靠的保障。于是她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走出家庭,成为与父权制社会里的男人竞争的独立而又坚强的女性,在此过程中她逐渐走向成熟,选择了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也完成了自己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哈密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源自于哈密独特的生态环境,更多地受当地的文化艺术的影响.文章以女性为独特的研究视角,揭示哈密传统文化艺术对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继承和发掘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有利于哈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