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生活模式与英汉习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的缩影。大部分习语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经历,反映出经济文化等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残留在习语当中。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来揭示中英两民族早期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以及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认知学的理论分析了中美传统节日特征,揭示了中美传统节日差异,挖掘了中美传统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美传统节日的特征折射出中美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截然不同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基础英语教学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21世纪的外语教学,自然成为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事实证明,有效的教学取决于理想的教材、科学的教学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4.
现代英语发展特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现代英语发展中出现的国际化、区域化、简单化和实用化趋势,旨在引起英语学习对英语发展变化的重视,解除语言学习中的疑惑,指明学习英语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语境下“他者”思想和拉康的镜像理论,以时下关注度颇高的两部女性影视作品——《我的前半生》和《七月与安生》为例,深入解读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明确阐释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内涵和“他者”理论,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建构进程,并提出了理想的女性自我构建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交往习俗深层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以巨大的力量促使人们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进行交际。在阐述文化习俗特性的基础上,多视角地考量和揭示中西方交往习俗差异,剖析产生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以大连民族大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剖析了高校女教师的多元化角色、角色冲突以及内心强烈的独立自我意识,解读了高校女教师在学科领域存在的困惑和迷茫,强调要提升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保证其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拓展高校内的多重渠道,综合利用各种因素帮助其树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以实现女教师的自我价值。这也是推动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阐释了习俗定义及习俗文化的特征,并依据跨文化交际学、国情学和伦理学的理论,从习俗文化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层面揭示了导致中国与欧美国家习俗文化差异的要素。认为习俗文化差异是客观形成的,没有谁优谁劣,它们的存在必将推动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最后指出要吸取欧美习俗文化的优秀因素,认同多元文化共存的趋势,尊重异域文化,忠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影响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交际是支配与反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