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聚合法制备的聚氯代对亚苯基二亚甲基(PPX-C)膜,除了具有聚对亚苯基二亚甲基(PPX)膜的保形涂覆和物理性能外,还具有更好的粘附能力。研究表明:PPX-C膜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和抗化学氧化性能;氯的引入使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室温柔性增强,动态力学阻尼性能增大,热降解起始温度比PPX膜低,主链降解温度与PPX膜相近。此外,氯的引入对膜的亲水性能影响不大,但膜的水汽渗透率却因此明显降低,与PPX膜相比PPX-C膜具有更好的防潮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聚合法制备了聚对亚苯基二亚甲基(PPX)膜,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证实了其化学结构.采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PPX的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空气氛围中由于氧气的参与,其热稳定性比在N2中差,热氧化降解明显.PPX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和抗化学氧化性能,膜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率也比较小,常温常压下3 h后才能达到吸水平衡.PPX膜的水汽渗透率随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升高,用Arrhenius方程拟合可计算得到水汽在膜中渗透扩散的表观活化能为12.4 kJ.mol-1.PPX膜的动态力学温度谱表现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的行为,晶区中的次级转变造成了PPX在玻璃化转变后,随温度提高损耗因子出现的反常升高,以及储能模量的持续、平缓下降,而不同于非晶聚合物的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3.
各种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脱氯化氢的方法合成了聚(2-甲氧基-5-己氧基)对苯乙炔(PMOHOPV)、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聚(2,5-二丁氧基)对苯乙炔(PDBOPV)、聚(2,5-二己氧基)对苯乙炔(PDHOPV)、聚(2,5-二辛氧基)对苯乙炔(PDCOPV)等5种聚合物发光材料.通过核磁和红外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通过热失重曲线考察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并从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烷氧基取代等方面考察了对聚合物溶解性、分子量、发光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可以通过催化剂的用量来改变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的分子量与聚合物的溶解性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部分氟化聚合物,在光学材料、空间材料、膜材料和静电纺丝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发展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合成的新策略,利用ATRP将对苯乙烯磺酸钠接枝到含溴甲基的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Br-PFCB-XX)的主链上,通过改变对苯乙烯磺酸钠的量,合成了一系列含梳形磺化侧链的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PFCB-XX-g-PSSS-YY)。DSC和TGA测试表明所得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性能。溶解性测试表明所得聚合物在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丙酮和DMF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5.
聚醚砜膜亚层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湿法相转化工艺制备聚醚砜 (PES)超滤膜 ,探讨了沉淀时间、溶解度参数对膜亚层结构形成的的影响 .溶剂 -非溶剂组合是膜亚层孔结构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沉淀时间越短 ,越容易得到具有大空腔结构的亚层 ;沉淀时间越长 ,越容易得到具有海绵状亚层 .铸膜液中较高PES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亚层中大空腔的产生 .  相似文献   

6.
亚甲基兰的生物污泥吸附及胞外聚合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以及外层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内层固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EPS,SEPS,BEPS以及厌氧污泥中的EPS,BEPS对染料哑甲基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厌氧污泥中的SEPS则更符合Freundlich 模型.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SEPS绝对吸附量均大于BEPS的绝对吸附量,分别为14.1倍和5.8倍.但由于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BEPS的质量均远大于SEPS,故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主要是BEPS的吸附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对比研究了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以及外层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内层固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EPS,SEPS,BEPS以及厌氧污泥中的EPS,BEPS对染料哑甲基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厌氧污泥中的SEPS则更符合Freundlich 模型.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SEPS绝对吸附量均大于BEPS的绝对吸附量,分别为14.1倍和5.8倍.但由于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BEPS的质量均远大于SEPS,故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主要是BEPS的吸附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利用钯催化反应合成了一类侧链含不同烷氧取代基(甲氧基、辛烷氧基、十二烷氧基)的聚对苯撑乙炔,讨论了侧链烷氧取代基对聚对苯撑乙炔的分子量和溶解性的影响,比较了聚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EQCM)联合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安培分析法对3种含有二苯基联苯胺和二亚酰胺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进行了研究.这些聚合物薄膜具有多个氧化和还原状态.中性聚合物薄膜可以在二苯基联苯胺连接处被电化学氧化或在二亚酰胺处被电化学还原.在氧化还原转化过程期间,聚合物薄膜的电子转移、离子补偿和溶剂运输的动力学取决于聚合物的类型、其所处的氧化还原状态、电位扫描速率和氧化还原转换的方向.确定了包含二苯基联苯胺聚合物在不同电化学条件的氧化还原转化的机理.动力学控制步骤也许与聚合物薄膜在每个氧化还原状态的特定几何结构有关,并受到不同电解质和溶剂的影响.研究了含有二苯基联苯胺和二亚酰胺的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电子转移反应的级数、反离子补偿和溶剂传输,并定量地测定了氧化还原过程中离子和溶剂进出电活性膜的流量.  相似文献   

10.
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成功合成了高分子量、规则分子链结构的聚碳酸亚丙酯(PPC)。^13CNMR谱证明所得PPC共聚物具有交替结构。PPC的降解行为通过土壤埋藏法和溶液沉浸法来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月后土壤埋藏的PPC膜比沉浸在缓冲溶液中的膜质量损失增加得更慢。而在缓冲溶液中沉浸的膜在最初的两个月中质量损失增加的很快,达到4.59%。吸水实验也同样显示在缓冲溶液中的PPC膜比土壤埋藏测试中吸水性更强。PPC膜的降解机理和样品的形态、红外光谱以及^1H NMR谱相一致。扫描电镜形态和质量损失以及吸水测量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胺中丙烯酸共聚物在水/助溶剂中的溶解性随着共聚物组成中丙烯酸含量的改变而变化。当共聚物申丙烯酸的含量从10mol%增加到50mol%时,共聚物一水/助溶剂体系的粘度一浓度曲线从“N”形经“反S”形过渡到直线形。这一变化和溶液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胺中和丙烯酸共聚物在水/助溶剂中是可以溶解的,并且其溶解性随着共聚物中羧基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原料 ,Al( i- Bu) 3 - La( AA) 3 - H2 O为催化剂 ,合成了水溶性环氧乙烷 ( EO)和环氧丙烷 ( PO)的共聚物 ,考察了 EO- PO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当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在 4∶ 1~ 1 5∶ 1之间时 ,可合成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 ,且水溶性较好的 EO- PO共聚物 ;EO- PO共聚物的昙点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加入而降低 ,水溶液的粘度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3.
在聚丙烯腈中加入少量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进行共混湿法纺丝,制得了内部具有大量微孔、吸水性能优良的共混纤维.本文从高聚物溶解度参数出发,应用Scott方程,对共混物相容性及相分离状态进行了预测,并运用相差显微镜对聚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共混物的溶液及固体薄膜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相容性与组成的关系.实验所得结果与分析预测完全一致.进一步研究了相容性及相结构与共混纤维微孔结构和亲水性能的关系,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3,3′ 二磺酸钠基 4,4′ 二氯二苯砜(SDCDPS)、 邻甲基对苯二酚、 4,4′ 二氯 二苯砜(DCDPS)为原料, 利用亲核缩聚反应, 通过调整磺化单体(SDCDPS)和非磺化单体(DCDPS)的比例与邻甲基对苯二酚共聚,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醚醚砜. 红外光谱证实所合成聚合物为目标产物. 发现邻甲基对苯二酚结构单元的存在, 使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 从而使低磺化度的共聚物具有相对高的质子传导率. 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醇或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用分散共聚合方法制备了微米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微球。研究了功能单体用量、介质的溶解度参数、分散剂用量及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转化率、共聚物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单体用量增加,聚合速率变慢,粒径增大;介质的溶解度参数增大,聚合速率增大,转化率提高,粒径减小;分散剂用量增大,聚合速率及转化率的变化不大,粒径减小;反应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和转化率提高,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ported about a polymer of acyl imine synthesized by 3-morpholinone(M) and ε-caprolactone(CL) with zinc powder as catalyst.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monomer ratio on the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was studied. Investigation of monomer reaction ratio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indicated that the copolymer poly(3-morpholinone-ε-caprolactone) was a block copolymer, solubility in water,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vitro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5-FU wa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copolym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M content in the copolymer.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hydrophilicity its degradation rate and drug releasing rate increased as well. Biography: ZHONG Min(1963–), female, Visiting researcher, Associate professor at College of Xinyang Profes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direction: organic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7.
在氧化偶联聚合反应基础上,以氯苯为溶剂,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2,6-二甲基苯酚(DMP)和2,6-二苯基苯酚(DPP)为单体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对共聚物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嵌段共聚物比DMP的均聚物(PDMPE)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保持了良好的溶解性及成膜性能;虽然嵌段聚合物和PDMPE一样为无定形结构,但通过引入结晶性的聚二苯基苯醚(PDPPE)链段,嵌段共聚物薄膜内可以形成通道式相分离;可能是由于PDPPE和PDMPE这两个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较接近的缘故,嵌段共聚物只有一个Tg,且随着PDPPE含量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甲苯/水/盐酸、四氢呋喃/水/盐酸、乙醇/水/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个较典型体系中的水解共缩聚,通过界面聚合、溶液聚合、分散聚合、乳液聚合分别得到了树脂状、粒径200nm微球、粒径3μm微球和乳液状的聚氨丙基/苯基倍半硅氧烷,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各产物的组成、结构、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酸催化体系共聚物为溶解性良好的低交联链状结构,乙氧基水解完全,而存在碱催化的体系产物交联度高,溶解性较差,结构中残留未水解的乙氧基; 溶剂的极性对共聚物的溶解、析出、粒子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分别合成了支链型含阴离子和嵌段型含阳离子CO2共聚物,采用聚碳酸亚丙酯和含季铵离子的低聚物经异氰酸酯类物质扩链合成了嵌段型含季铵离子的CO2共聚物,通过改变PPC与QPECH的摩尔比或采用不同分子量的PPC进行扩链,合成了不同离子含量和不同离子分布的含季铵离子的CO2共聚物;采用含双键的CO2三元共聚物,通过接枝丙烯酸的办法引入了羧基,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溶解性多种因素影响,且本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取得较好结果,并通过元素分析、滴定分析及^1HNMR、IR等对离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应力 应变测量、 荧光光谱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物理老化对非晶态聚醚砜共聚物膜的拉伸屈服行为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聚醚砜共聚物经物理老化后, DSC升温曲线上出现吸热峰,Tg升高, 初始模量和屈服应力增加, 断裂伸长率下降. 物理老化后的聚醚砜共聚物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应力屈服峰, 实质上是逐步打开凝聚缠结的过程. 荧光光谱的研究证明, 非晶态聚醚砜共聚物由于主链苯环密度较高, 苯环受激处于激发态时易与周围激态苯环相互作用形成激基缔合物, 缔合物发射峰的强度随老化时间增加而增强. 电镜对形态结构的分析进一步表明, 聚醚砜共聚物经物理老化后其聚集态形成了某种局部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