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 ,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等 3个开合旋回 ,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海向陆的转化和拉张 -挤压的交替转化 ,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多期叠合盆地有 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 :①放射状运移、环状聚集模式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垂直于构造等高线的方向 ;②前陆油气运聚模式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平行于造山带挤压应力方向 ;③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油气沿大型断裂带和区域性不整合面运移和聚集  相似文献   

2.
杨晓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720-10726
以安哥拉宽扎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特征研究为基础,重点开展了宽扎盆地的盐上和盐下构造单元划分及盆地油气成藏基本条件研究,系统总结了宽扎盆地的白垩系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宽扎盆地经历了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被动陆缘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不同的构造演化控制着宽扎盆地的盐上、盐下构造单元变化及生储盖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盐下自生自储运聚成藏模式和盐上下生上储跨越式运聚成藏模式。宽扎盆地临近大西洋枢纽带以西及附近深海的盐下地垒(高地)与盐岩分布厚盐区的叠置区域是盐下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其勘探潜力大。宽扎盆地盐上Albian阶碳酸盐岩及砂岩发育的盆地近海区域是盐上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项目是为解决我国油气供需逆差这一重大问题而设置的。我国油气勘探面临的问题均与叠合盆地有关 ,大型含油气盆地的形成都经历了很长的地史时期 ,在不同时期发育了多种类型的烃源岩、多种成因的储集体、多种结构的储盖组合 ,油气经历了多期运移、多期成藏、多期改造和调整甚至是破坏的过程 ,盆地中的油气分布规律极难探寻。只有研究清楚此类盆地在长期地史时期中的形成演化历史、各演化阶段有利烃源岩在盆地中的发育环境与位置、盆地内热应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生排烃过程的控制效应、所…  相似文献   

4.
鄂西—渝东区石炭系油气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圈闭形成与演化的角度探讨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的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油气的成藏模式与富集规律。认为:鄂西-渝东区石炭系由于基底结构的差异性和构造运动的多期性,形成了4种基本的圈闭类型;后期构造的改造和油气的多期运聚,形成了3种不同类型的成藏模式,提出了有利的储层发育区和继承性的大型古隆地区,是建筑大型气田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阿尔善构造带油气运移与圈闭的匹配关系、生储盖组合特征等,认为该区多套烃源岩为复式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多期充足的油源,多种油气运移通道为油气长距离运移创造了条件,多种储集岩体、多套生储盖组合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场所,油气多次运移与多期形成的圈闭的良好配置关系,导致区内发育多种油气藏类型,在平面上不同层系油层叠加连片,形成良好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带.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同时显示,油气分布具有纵向上相对集中,平面上受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影响,呈带状分布的特征.据此按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理论,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良好效果,并为该区进一步深化滚动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油气输导系统及油气运移特征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从阜东斜坡典型的陆相缓坡特点出发,以中上侏罗统非构造油气藏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输导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运聚模式.指出阜东斜坡带输导系统及油气运聚过程具有3个特征:①阜东斜坡带的油气输导系统由砂体单一输导系统、砂体—断层复合输导系统、砂体—不整合面复合输导系统3种类型组成;②成藏期古构造特征、地层压力特征及古流体势特征表明研究区属于油气有利聚集带,尤其是东南部阜5井区;③研究区内油气运聚模式主要包括阜东斜坡中、北部受砂体—不整合面控制的油气侧向运移聚集模式和阜东斜坡东南部受砂体—断层输导系统及砂体—不整合面输导系统共同控制的油气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疆马朗凹陷油气二次运移模式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在石油地质分析化验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的一般模式特征,采用动、静态结合、单项与多项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油气二次运移特征。结果表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泥质烃源岩在晚侏罗世开始大量成熟排烃;具有早白垩世末期和晚白垩世末期两次成藏关键时期;以断层、不整合面、裂缝与连通性地层为运移通道,以垂向运移、短距离运移、源内聚集为主,侧向运移为辅的油气运聚特征。油气二次运移模式表现为:中、新生界以背斜、断背斜、岩性型聚集模式为主,上古生界以断块、断阶、地层型聚集模式为主。研究成果经实践证明在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阿尔善构造带油气分布与聚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阿尔善构造带油气运移与圈闭的匹配关系、生储盖组合特征等 ,认为该区多套烃源岩为复式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多期充足的油源 ,多种油气运移通道为油气长距离运移创造了条件 ,多种储集岩体、多套生储盖组合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场所 ,油气多次运移与多期形成的圈闭的良好配置关系 ,导致区内发育多种油气藏类型 ,在平面上不同层系油层叠加连片 ,形成良好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带 .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同时显示 ,油气分布具有纵向上相对集中 ,平面上受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影响 ,呈带状分布的特征 .据此按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理论 ,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良好效果 ,并为该区进一步深化滚动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贝尔凹陷含油气系统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本方法,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可以划出3个含油气系统,即铜钵庙组含油气系统、南屯组含油气系统、大磨拐河组含油气系统.3个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趋于一致,均为伊敏组末期.油气运聚单元的划分有利于认识盆地内油气的分布聚集规律,根据油气运移分隔槽及隔挡条件,可将铜钵庙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2个油气运聚单元,南屯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6个油气运聚单元,大磨拐河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单元.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古近纪-新近纪盆地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纪时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纪时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结论 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并结合盆地模拟 ,对吐哈盆地小泉沟群泥质烃源岩排烃门限和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史埋深过程中 ,小泉沟群泥质烃源岩分别约于 3 .5 ,4 .0和 4 .5km处进入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排出门限 ,排烃阶段为 :水溶扩散相排气→游离相排气→游离相排油气。天然气主要以水溶、扩散、油溶和游离 4种相态排运 ,其中 ,水溶相和扩散相所占比例分别超过 3 5 %和 2 0 %。排出油中水溶相和扩散相约占 3 0 % ,游离相不到 70 %。现今 ,1m3源岩中甲烷气、重烃气和液态烃的排出量分别为 0 4m3,0 18m3和 0 16kg ,三者的排出效率分别为 3 2 % ,2 6%和 2 4 %左右。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原油地球化学分析、油气包裹体岩相学及热力学分析和盆地模拟,对哈拉哈塘凹陷新垦区块奥陶系油藏进行充注成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奥陶系原油普遍具有C21/C23三环萜烷小于1、规则甾烷内组成呈"V"字型分布、全油及馏分碳同位素均轻于-30‰等特征,属于典型源自上奥陶统源岩的原油;同一原油中同时检测出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明显的"UCM"鼓包和完整的25-降藿烷系列,代表原油早期充注后遭严重生物降解,后期又混入了新的正常原油;奥陶系储层具有两个世代的方解石成岩矿物,捕获稠油、中-轻质油、干气等三期油气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呈现与之对应的三峰态分布型式;新垦区块奥陶系油藏具有三次油气充注事件,充注时间分别为402~412 Ma、9~11 Ma和6~8 Ma,其中第三期以干气充注为主,气源可能为寒武系烃源岩,限于具备沟通深部烃源层的深大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13.
苏琴  李新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73-6577
为了探讨民和盆地侏罗系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了该盆地侏罗系窑街组油气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天然气类型以及气源等地质条件,并和北美用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民和盆地烃源岩发育是一个已经证实的含油气盆地,与北美页岩气藏相比,窑街组泥页岩含气量高、刚性矿物颗粒含量高、资源丰度高,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地质基础,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对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结果表明 ,陆梁油田的油气可能来源于盆 1井西凹陷和玛湖凹陷。进一步对两者油气可能运移路径的构造形态和运移通道条件进行了分析 ,认为盆 1井西凹陷的油气运移路径为一继承性的斜坡 ,深部的逆断裂和不整合面、中部的正断层及浅部的大套砂砾岩体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 ,其油气运移条件较玛湖凹陷有利。在此基础上 ,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w (甾烷C2 9ααα2 0S) /w (2 0S +2 0R)和w(C2 9ββ) /w(ββ+αα)、烷烃碳同位素δ13 C和原油碳同位素δ13 C、原油物性等指标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发生的运移效应并结合流体势进行分析认为 ,陆梁地区主要的油气运移方向为西南东北向。证实了盆 1井西凹陷是该区主要的生油凹陷。  相似文献   

15.
江汉盆地白垩系分布范围广,全盆地均有分布,但由于其成油气地质条件和成藏条件复杂,导致勘探程度很低。本文从白垩系油源分析入手,分析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通过成藏条件对比分析研究,优选有利区带,并深入分析其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6.
江汉盆地白垩系分布范围广,全盆地均有分布,但由于其成油气地质条件和成藏条件复杂,导致勘探程度很低。本文从白垩系油源分析入手,分析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通过成藏条件对比分析研究,优选有利区带,并深入分析其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1970―1978年笔者在塔里木油气地质调研中首次提出古生代有发育的烃源岩,1984年沙参2井实现了古生代海相油田的首次重大突破。1992年通过多个古生代油气田深入研究建立了古生代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其理论内涵:叠加复合盆地成藏,多时代多层系生油,多期成藏,多时代多类型储盖组合,多成藏模式,油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断裂带和不整合面附近。  相似文献   

18.
以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气藏为例,用流体包裹体进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并对与烃类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均一化温度和冰融点测试,进行油气藏成藏期的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英南2井气藏多为气态烃包裹体,大部分存在于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集中且接近现今井温,对比埋藏史得出:天然气是在近10Ma时一次性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19.
在盆地演化过程中,地下水动力体系的演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盆地油气的分布。这方面已有很多定性的或静态的研究。本文根据渗流力学等理论,从演化史的角度讨论定量的、多因素的、动态的水动力体系演化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压力场、流速场和流向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丰富盆地定量分析方法,深化有关水动力体系演化及相关油气成藏的地质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