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以曼氏血吸虫28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有效抗原肽P141为先导肽,通过分别改变在结构上、Chou-Fasman构象参数上和亲水性上相似的氨基酸残基设计并合成了4个类似物,通过ELISA法测定了它们对血吸虫表膜抗原多克隆抗体的抗原性,通过类似与P141的活性比较讨论了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茶袋法固相合成胸腺五肽肽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合化学技术,采用简便的茶袋法固相合成制备胸腺五肽D型氨基酸取代类似物肽库,共合成32条肽。粗肽得率平均在54%左右。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纯肽,经质谱及HPLC分析,所制类似物相对分子质量与胸腺五肽一致,精制后的肽得率平均在36%左右。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曼氏血吸虫单克隆抗体(Mc Ab)H417与日本血吸虫31/32kd抗原、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粗抗原、旋毛虫幼抗原及猪囊虫抗原的反应,结果显示,Mc AbH417旋毛虫、斯氏狸殖吸虫及猪囊虫抗原反应时,其消光值极低,而当日木血吸虫抗原与Mc AbH417反应时,其消光值读数较高,且与抗原稀释度呈线性关系.结果提示,抗曼氏血吸虫的Mc AbH417能识别异源性血吸虫抗原.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并克隆新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候选抗原基因,以日本血吸虫成虫总DNA为模板,通过生物信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日本血吸虫全基因组中筛选目的基因.根据所筛选到的目的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pBS-T载体后转入到大肠杆菌DH5a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通过对阳性菌落质粒进行PcR予以证实.最终成功筛选并克隆到日本血吸虫体壁候选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利用穿膜肽Tat对胸腺五肽(TP-5)进行修饰,合成了新的胸腺五肽类似物,总收率为32.2%.通过RP-HPLC和质谱对该化合物进行了鉴定,采用E-玫瑰花结实验进行生物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经穿膜肽修饰的类似物在其摩尔浓度稀释20倍后仍然比标准品TP-5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通过对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年龄相关的优势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同种型特征及与化疗后再感染状态相关的优势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分子机理,进而确定其抗原特异性,为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天然抗病分子(SIEA 28 kDa)的结构与功能,采用SDS-PAGE制备电泳和电洗脱法从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中快速分离纯化了SIEA 28 kDa抗原分子,纯化后抗原分子经梯度凝胶电泳分离,重复测定其分子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SIEA 28 kDa分子的免疫活性及其生化纯度。证实获得的提取物SIEA 28 kDa抗原分子的纯度高、活性好;用该抗原分子免疫家兔获得的单特异性抗血清可同时识别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雌虫和雄虫的28 kDa抗原组分。说明该分子与日本血吸虫成虫(AWA)28 kDa组分具有部分交叉抗原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天然抗病分子(SIEA28KDa)的结构与功能,采用SDS-PAGE制备电泳和电洗脱法从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中快速分离纯化了SIEA28KDa抗原分子,纯化后抗原分子经梯度凝胶电泳分离,重复测定其分子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SIEA28KDa分子的免疫活性及其生化纯度。证实获得的提取物SIEA28KDa抗原分子的纯度高、活性好;用该抗原分子免疫家兔获得的单特异性抗血清可同时识别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雌虫和雄虫的28KDa抗原组分,说明该分子与日本血吸虫成虫(AWA)28KDa组分具有部分交叉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Sj23与IL-12多价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能共同表达日本血吸虫23kDa膜抗原(Sj23)与细胞因子IL-12的多价DNA疫苗.RT-PCR的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获得Sj23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VIVO2-mIL12/mcs上,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多价DNA疫苗pVIVO2-Sj23-IL12在小鼠骨骼肌细胞的表达.成功地构建了能共同表达日本血吸虫23kDa膜抗原(Sj23)与细胞因子IL-12的多价DNA疫苗.此多价DNA疫苗在免疫小鼠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均获得了Sj2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多个针对Titin蛋白胞外区多肽序列,用蛋白质微阵列方法筛选抗Titin抗体识别的优势抗原表位,并用ELISA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84例MG血清中,51例抗多肽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率60.71%.经蛋白质微阵列筛选和ELISA法验证,发现在设计的9条多肽抗原中,P5、P6和P9是优势识别抗原线性表位;进一步发现自身抗体识别的P5与P9多肽表位存在交叉性,并且均能被多肽抗原阻断.结果表明,用蛋白质微阵列方法可有效筛选针对Titin自身抗体识别的优势抗原线性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寻找受区域影响较小、精度较高且鲁棒性较好的郁闭度遥感估算模型,采用4-Scale几何光学模型估算人工林树冠孔隙率及郁闭度。【方法】选择内蒙古旺业甸林场和广西高峰林场为实验区,首先对4-Scale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模拟林分在不同敏感性参数下的树冠孔隙率Pvg_c(树冠为刚体时的冠间孔隙率)和Pvg(考虑树冠内部孔隙的孔隙率),建立Pvg_c、Pvg与敏感性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其次,根据数据库建立Pvg_c和Pvg与敏感性参数的统计关系模型。然后根据获得的敏感性参数估算Pvg_c和Pvg,进而估算林分郁闭度。最后,分别采用样线法与鱼眼相机测定法测量的郁闭度检验基于Pvg_c和Pvg估算的林分郁闭度。【结果】基于Pvg_c和Pvg估算的人工林郁闭度精度分别为88.17%和92.8%。Pvg_c  相似文献   

12.
斜卧青霉P6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及cDNA克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纯化得到的斜卧青霉P6分泌的木素过氧化物酶的褐煤降解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纯酶的褐煤降解活性依赖于 H2O2 的激活。降解后产物中小分子黄腐酸含量显著提高,褐煤及降解产物的经验分子式分别为 C100H86.5O36.5N2.09 和 C100H103.9O48.6N11.4,降解产物比原褐煤具有更高的 H、O、N 含量,而 C 含量明显下降。并且降解产物可提高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并明显缩短发芽时间。根据 N 末端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 RT-PCR 方法扩增得到一条约 2000 bp 的 cDNA 片段,序列测定的大小为 1956 bp,通过序列比对,与已报道的 Piloderma croceum 菌的 mnp2 基因具有 45% 的同源性,具有过氧化氢酶的保守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别从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叶片-凋落物养分重吸收的差异,土壤有效养分及其活化的差异等方面,探究黑龙江阿什河流域6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策略,明确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间以及不同树种间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养分分配格局的差异,从养分优化利用和养分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考虑,推断适宜的互补树种,为流域森林景观的恢复和人工林的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森林培育实验站次生林带状皆伐后营造的位置相近、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29年生红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水曲柳、黄檗、胡桃楸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叶片、凋落物、土壤C含量,使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叶片和凋落物的N含量,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叶片和凋落物的P含量,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的N含量、铵态氮($NH_{4}^{+}-N$)及硝态氮($NO_{3}^{-}-N$)含量,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的P含量,HCl-H2SO4浸提法测定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各林分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确定各凋落物营养的重吸收及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特征。【结果】①针叶林叶片P含量(1.55 g/kg)显著低于阔叶林叶片P含量(2.02 g/kg)(P<0.05, F=16.92,df=1)。针叶林土壤C、P含量(47.75、1.17 g/kg)显著低于阔叶林土壤C、P含量(76.35、1.47 g/kg)(P<0.05, FC 含量=75.15, FP 含量=9.91,df=1)。6种林分中,水曲柳林叶片的N含量(19.64 g/kg)(P<0.05, F=5.26,df=5)、凋落物C、N、P含量(P<0.05, FC 含量=2.34, FN 含量=1.60, FP 含量=6.74,df=5)和土壤的C、N、P含量(P<0.05, FC 含量=154.84, FN 含量=14.21, FP 含量=53.55,df=5)均相对较高。红皮云杉林叶片P含量(1.30 g/kg)(P<0.05, F=36.71,df=5),长白落叶松林凋落物C含量(P<0.05, F=2.34,df=5),红松林凋落物N含量(P<0.05, F=1.60,df=5)均相对较低。②针叶林叶片碳磷质量比(C/P)值(314.84)显著高于阔叶林叶片C/P值(251.03)(P<0.05, F=20.43,df=1),阔叶林土壤C/P值(53.20)显著高于针叶林土壤C/P值(40.71)(P<0.05, F=15. 38,df=1)。6种林分中,红皮云杉林叶片C/P值(359.24)较高(P<0.05, F=35.02,df=5),水曲柳林叶片碳氮质量比(C/N)值(24.15)相对较低(P<0.05, F=11.42,df=5)。胡桃楸林土壤C/N值(19.82)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土壤的C/N值(5.62)(P<0.05, F=12.40,df=5)。③针叶林元素重吸收率为N的(25.31%)>P的(14.41%)。阔叶林P重吸收率(29.84%)显著高于针叶林P重吸收率(14.41%)(P<0.05, F=7.30,df=1)。6种林分中,水曲柳N重吸收率(P<0.05, F=13.66,df=5)、黄檗P重吸收率(P<0.05, F=60.40,df=5)相对较高。④阔叶林土壤有效P含量及有效P比率(11.74 mg/kg、8.22×10 -3)显著小于针叶林(16.59 mg/kg、14.24×10 -3)(P<0.05, F有效P含量=7.32, F有效P比率=11.84,df=1)。6种林分中,红松林和胡桃楸林土壤对N的活化能力相对较强,红松林和长白落叶松林土壤有效P的供应能力及其活化能力相对较强。【结论】针叶林叶片P元素利用率高,元素重吸收率为N>P。阔叶林土壤C、P含量较高、有效P积累能力弱、有效P含量及比例均显著低于针叶林,但其P的重吸收率显著高于针叶林。从优化养分资源角度考虑,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如红松与水曲柳、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可以弥补针叶纯林养分分配与利用格局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质壁分离渗透势(Ψtlp)与质壁分离相对含水量(CRW,tlp)作为重要的水分生理参数,被认为是衡量树木耐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为了验证不同方法确定质壁分离点的差异,笔者对比了Ⅰ型与Ⅱ型标绘P-V曲线类型,采用Ⅱ型标绘方式,利用常见的数学法、图形法和程序法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的ΨtlpCRW,tlp。结果表明:Ⅰ型8个树种ΨtlpCRW,tlp平均值分别较Ⅱ型高出0.20 MPa和3.17%。其中两种标绘类型对针叶树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参数求解影响大于阔叶树。不同标绘类型改变了树种间参数的对比关系。Ⅱ型中除了程序法求解春榆Ψtlp显著高于数学法外(P<0.05),其他树种3种方法求解ΨtlpCRW,tl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方法求解的同一参数间的线性方程决定系数在0.63~0.90之间(P<0.01)。其中,数学法与图形法线性关系最好,数学法与程序法、图形法与程序法线性关系次之。Ⅱ型标绘P-V曲线图形变化平缓,曲线部分与直线部分分界明显,可较好地估计水分参数。图形法在适用性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对春茶优良品种‘乌牛早'(Camellia sinensis ‘Wuniuzao')春季光合等生理特性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设计土壤施氮量为N1(0.4 g/盆)、N2(0.8 g/盆)、N3(1.6 g/盆)和N4(2.4 g/盆),并利用多重比较分析了施氮后各处理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①施氮处理后‘乌牛早'叶片的光合能力增强,其中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显著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降低,且以N3处理最好,以上各指标分别较对照增加24.36%、26.06%、32.29%和24.49%,Ci较对照降低7.35%。②施氮处理后‘乌牛早'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增强,以N3处理最强,SOD活性和MDA含量分别是CK的1.14倍和0.75倍。③施氮处理后‘乌牛早'嫩芽中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含量增加,脱落酸含量降低,以N3处理为最优,各指标分别较CK增加了43.22%、69.08%和54.91%,脱落酸含量较对照降低12.04%。试验表明,春季施氮量为1.6 g/盆时,‘乌牛早'叶片存在较高的光合、抗衰老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说明在春茶生长季增施一定的氮肥能增加茶叶片光合能力延缓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阳性植物黄栌的光合和呈色特性对当地阴雨天气的响应,为黄栌人工抚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栌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11月定期监测(避开雨天)自然条件下控根容器内种植的4年生黄栌的光合特性、叶片色素含量、叶色参数等,并与2018年所测数据进行比较;收集2016—2019年重庆市气象数据,分析重庆地区2019年阴雨天气占比、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特征与2016—2018年的差异性,了解气象因子与黄栌叶片光合、呈色特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2019年4—11月(黄栌生长期),重庆遭遇罕见的连绵阴雨天气,监测期超过半数时间为阴雨天气。相比2016—2018年,2019年日照时间减少10%~25%,最大日降水量增加30%~37%,平均降水量增加12.5%~25.0%,平均气温(Q)降低1%~2%。高湿、多雨、寡日照环境不利于黄栌光合色素合成,导致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叶片呈色质量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与日照时间(SD)和Q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正相关(P<0.05),与日降水量≥0.1 mm天数(DPD)极显著负相关(P<0.01);蒸腾速率(Tr)与SD和Q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AR显著正相关(P<0.05),与DPD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大气CO2浓度(Ca)显著负相关(P<0.05)。叶绿素a(Chla)含量与Q显著正相关(P<0.05);花青素含量与DPD显著负相关(P<0.05)。叶色亮度(L*)与叶绿素b(Chlb)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h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红/绿属性色相(a*)与Chla、Chlb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其他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a*TrPn、气孔导度(Gs)极显著负相关(P<0.01);黄/蓝属性色相(b*)与TrPnGs极显著负相关(P<0.01);彩度(C*)与TrPn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Gs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2019年4—11月的连绵阴雨天气条件下,重庆地区黄栌表观量子效率(AQY)和Pn降低,利用弱光的能力和叶片呈色质量较差,但具有较宽的CO2生态利用幅度与光照耐受范围,叶片Chlb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对散射光的利用能力,从而增强对连绵阴雨天气的适应与耐受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栌引种栽培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增温促花后,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对观赏海棠‘长寿冠’(Chaenomeles speciosa ‘Changshouguan’)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观赏海棠增温促花后的复壮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寿冠’海棠5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氮、磷、钾3因素的二次回归正交施肥试验设计,在‘长寿冠’海棠当年开花后2个月进行根部施肥试验,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结果】①与对照相比,各氮磷钾复合肥处理下‘长寿冠’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以处理3(N3P3K2)效果最佳,其叶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0.60%和25.89%;②各配比氮磷钾复合施肥处理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处理2(N3P2K1)和处理3(N3P3K2)效果较好,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③各配比氮磷钾复合施肥处理对‘长寿冠’内源激素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ABA、IAA、GA3、ZR)含量均影响显著;适当的施肥处理提高了叶片IAA、GA3、ZR含量,降低了ABA含量,处理组IAA、GA3及ZR的总含量与ABA含量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地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IAA、GA3、ZR含量与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以及POD、SOD活性之间极显著正相关,而与MD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ABA与叶片生理特性的相关性与其他激素相反;④方差分析表明,氮是肥料3因素中影响‘长寿冠’叶片生理特性的首要因素;多重比对分析表明,氮素水平对‘长寿冠’各项生理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磷和钾对各指标显著性影响有所不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改善‘长寿冠’叶片生理功能的最佳氮磷钾肥配施方案为N3P3K2处理,即每株施氮肥1.2 g、磷肥0.3 g、钾肥0.4 g。【结论】施用适宜的氮磷钾复合肥能有效改善增温促花后‘长寿冠’海棠叶片的营养功能,增强其抗氧化能力;配方施肥的调节作用或与植株内源激素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DTA研究了YbCl3-CaCl2-LiCL三元体系相图。发现该相图有对应于YbCL3、CaCL2、LiCL和Li3YbCL6的四个液相面,五条二次结晶线,一个三元低共熔点E(64.0%YbCL3,15.2%CaCL2, 20.8%LiCL,408℃),一个三元转熔点P(55.2%YbCL3,20.2%CaCL2,24.6%LiCL,448℃)。相应的四相平衡反应为:L=YbCL3+YbCL6+CaCL2,L+LiCL=Li3YbCL6+CaCL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莫愁’‘卡多’‘绍兴’‘威奇塔’的光合与生长特性,为薄壳山核桃良种优选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4个品种5年生嫁接苗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以及生长量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品种7月下旬光合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绍兴’的净光合速率(Pn)峰值和日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影响4个品种Pn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绍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与光饱和点(PLSP)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光补偿点(PLCP)和呼吸速率(Rd)低于其他品种;荧光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均是‘绍兴’最高,‘莫愁’次之。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响应特征参数与荧光参数有极强的相关性,Fv/FmFv/F0均与 Pn,max呈显著相关;地径与Pn,max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均具有较强的强光和高温适应能力,其中‘绍兴’的生长适应性最强,‘莫愁’次之。苗木生长与夏季光合性能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绍兴’较优的光合性能主要表现为高光化学效率和较宽幅的光强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系列P/HZSM-5分子筛催化剂,考察P含量对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影响,并以X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27AL核磁共振(27AL MAS NM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物种对HZSM-5分子筛结构和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3PO4的添加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骨架四面体Al原子的脱离,从而有效地降低催化剂酸强度,进而减弱了催化剂的活性,但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结合NH3-TPD表征结果,P的添加量控制在2.0%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