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旭辉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487-1491
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采用1978-2012年统计数据,对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规模是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福建经济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弹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扩大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增长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采用1978-2012年统计数据,对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规模是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福建经济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弹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扩大福建省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增长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震 《广东科技》2010,(21):14-16
纵览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是存在着相关关系的。经济的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就业水平的高低,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
宁夏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协调宁夏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宁夏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1990—2004年期间宁夏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并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促进就业的增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论文通过安徽省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结合了目前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的状况,分析了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从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就业人数的增长,同时,就业率的提高也可以推动安徽省经济的增长。据此,深刻揭示安徽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就业增长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创新速度的快慢和科技含量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盛衰成败。科学、技术、生产之间以及各门科学和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章从三次产业出发,研究了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及经济增长和人口就业的关系,指出经济增长和人口就业通过产业结构而起作用,它们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5-2009年中国能源需求和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8,即经济增长每增加1%,对能源的需求量将增加0.58%。  相似文献   

9.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的经济结构形成一定的经济增长空间,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又产生一定的结果,从而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形成。了解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的制约关系,可以使国家更好地确定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和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经济结构失衡是就业效应不足的重要诱因。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业效应不足既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大量的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影响社会稳定。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地区劳动力投入对其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参与率作为反映劳动力投入质和量的指标,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变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其经济增长的程度和方向。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力参与率,提高劳动力质量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结合研究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选取资本、劳动、技术、制度等相关变量数据,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1981-2010年福建省九地市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始终是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科技与教育是支撑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此外,福建省要素投入增长率和要素贡献率呈现明显的地区间不平衡,主要存在4种要素驱动类型。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好就业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二者的关系,达到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劳动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是辽宁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对就业规模、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目前处于劳动生产率与就业规模的非良性循环阶段,而通过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进而引致就业结构调整是改变目前现状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及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型,以1993-2003年西安市各产业的GDP、从业人数和人口总数为基本数据,对其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贡献率远高于第一产业;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却占到40%,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例之和仅为60%左右。从发展趋势来看,西安市人口的负增长效应是逐年上升的,产业结构也基本上趋于合理化,有着向产业高级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省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关数据的分析,构建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外贸商品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计量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FDI与外贸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关系,并进行回归分析和ADF单位根检验,以期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产业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FDI能增加本土商品出口额,优化外贸商品结构,促进产业演进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分部门情况下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方法,可以估计劳动、资本的投入增长及其配置结构的改变、劳动者素质变化和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通过实际数据估计了这些因素对美国1990—200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协整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采用我国1981—2007年数据,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水平及波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贸易条件波动的降低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消费率相对较低,投资增速过快,生产相对过剩,而出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压力,以汇率管制、出口退税等方式增加出口,正是我国在该时期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快速增长现象同时并存的原因。因此我国应采取理顺贸易条件对消费、投资和储蓄的影响机制,使贸易条件的改善最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些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情况,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来度量各次产业中的投入要素劳动和资本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基础,加强经济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