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在我国分布广泛,麻栎苗木生长和遗传稳定性与育苗地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密切相关。该研究用36个麻栎种源在3个试验点进行育苗试验,对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及其遗传稳定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在种源间和试验点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试验点互作上也表现为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开展种源区域试验是必要的;根据苗木生长量的平均数、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的统计结果,可以将36个种源分成4种类型,即高产稳定型、高产不稳定型、低产稳定型和低产不稳定型。  相似文献   

2.
高原型和山谷型藏山羊生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高原型和山谷型藏山羊的体态、被皮、解剖、生理和生化遗传标记等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高原型比山谷型藏山羊体格较大;毛被白色者较多、毛丛较长、单位皮肤面积次级毛囊较多,产线量高;气管、肺和心脏较发达;血液中RBC、WBC、Hb均较高;体温、皮温均较低,两型藏山羊的Hb、Alb、Am经电泳均显示一条带,无多态性,高原型藏山羊的Tf有3种基因型,即AA、AB、BB,而山谷藏山羊Tf只有两种基因型,即AA、AB。基因频率经x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两型藏山羊的AKP同工酶均有两种基因型,即AKPF和AKPO,AKP基因频率经x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不论是高原型还是汕谷型藏山羊的ES同工酶均有多态性,都有3个带,但两者的E_s同工酶带有明显差异,区带-Ⅱ-2、带-Ⅲ-3、带-Ⅱ-4、带-Ⅲ-2对应比较,差异极显著(>0.01);带-Ⅰ-1、带-Ⅰ-3、带-Ⅲ-1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原型和山谷型山羊的LDH同工酶均有5条带,其活力顺序均为LDH_1>LDH_3>LDH_2>LDH_5>LDH_4,各带对应比较,两个生态类型藏山羊间LDH_1、LDH_2活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黑白花奶牛正常血清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产奶牛血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区带数比低产奶牛中少;相反,酯酶同工酶区带数比低产奶牛中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正常数两者相同,但LDH_4;LDH_5的活性在高产奶牛血清中要比低产奶牛中高;苹果酸脱氢酶的酶谱与产奶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Blue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的甲鱼LDH_5、甲鱼LDH_1和北京鸭LDH_5,进行比较研究。从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平均摩尔差异百分比及在BlueSepharose·CL·6B层析柱上洗脱特性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不同纲的动物(甲鱼和北京鸭)的LDH_5的A亚基之间的差异大于同一种动物的LDH_5的A亚基和B亚基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不同纲的动物LDH_5之间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观察了怀孕10天以上的封闭群KM母鼠,近交系C_(57)BL/6j母鼠,近交系BALB/c母鼠,杂交(DBA/2×LCEB)F_1母鼠和杂交(C_(57)BL/6j×LCEB)F_1母鼠的卵巢上黄体数和子宫内的胚胎数。在五组实验中观察结果(见表1,2)。在近交系方面,C_(57)BL/6j实验组出现左右两边生殖器官的生育机能差异显著(P<0.01),在其他实验组中,左右两边生殖器官的生育机能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它们的遗传背景不同,在各自的繁殖基因控制下,可以出现这些遗传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6.
菊蝗和黄佛蝗三个种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菊蝗属(PhlaeobidaI.Bol)2个种(黄纹菊蝗P.chloronemaLiang和海南菊蝗P.hainancnsisBietChen)和黄佛蝗属(ChlorophlaeobaRaemm)1个种(长翅黄佛蝗C.longusalaZheng)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结果表明:菊蝗属两个种染色体数目相同2n♂=21,分组形式相同,均为3L,6M,1S,X,而黄佛蝗属的长翅黄佛蝗染色体数目2n♂=23,分组形式:2L,7M,2S,X,反映了属间染色体组型有差异.另外两种菊蝗C带带型不同,说明C带带型在种间区分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细菌E.amylovora,E.herbicola和Pseudomonassyringae的DNA提纯,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发现引物B_5等可用以有效地鉴别E.amylovora.对E.amylovora细胞培养液直接稀释,加清洁剂处理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据引物B_5测定,得到清晰而强烈的相同的DNA分子电泳光带,可有效反应测定500个细菌细胞;用引物B_5和B_6进一步测定细菌E.amylovora。E.herbicola和P.syringae,从E.herbicoda反应获得一个电泳光谱,从P.syringae获得3个泳谱;用引物B_5和B_7与细菌E.amylovora和P.syringae反应,从E.E.amylovora得到两条相同光带,从P.syringae反应获得了相似的带谱分布。  相似文献   

8.
Pb(Ⅱ)、Zn(Ⅱ)与5-Br-PADAP络合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Pb(Ⅱ)-5-Br-PADAP及Zn(Ⅱ)-5-Br-PADAP络合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用基于Rosenbrock算法的最优化程序处理了光度测量数据,发现Pb(Ⅱ)与5-Br-PADAP形成1:1络合物,稳定常数lgβ_1=11.21,摩尔吸光系数ε_1=6.2×10 ̄4L·mol ̄(-1)·cm ̄(-1);Zn(Ⅱ)在c_L>c_M的条件下主要形成1:2络合物,lgβ_2=22.36,ε_2=1.28×10 ̄5L·mol ̄(-1)·cm ̄(-1)。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不同产地的遗传稳定性和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15个试点的马尾松种源区试林测定材料,估算不同产地的遗传稳定性,探究其地理变异模式和生态学基础,结果表明,6年生树高和胸径存在着显著的产地×地点互作效应,但难以用环境效应的线性回归进行预测。几种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技术的对比研究发现,不能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主分量分析技术产地间稳定性差异,而Wricke提出的生态价和Huhn的Sli是两种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所合成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_(cab)空间群。晶胞参数:a=2.464(2),b=2.462(2),c=2.465(1)nm;Z=8。配合物中,中心离子Sc ̄(3+)与6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6个氮位于八面体的6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Sc(Ncs),它以1:3的比例与3个[(C_4H_9)N] ̄+组成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11.
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省生长和材性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包括5个北美鹅掌楸种源和15个马褂木种源的遗传试验林8年生测定材料,从生态适应性,侧枝形成分叉干特性,树主同和胸径生长,干形和木才密度等系统评价经楸南部种源在我国东南地区引种造林效果。研究发现,北美鹅掌很高,综合表现远不如乡土树种马褂木的一些优良种源,为达到引种成功,建议选择中等以上立地作为引种造林地,并加强根系发达的优质苗木培育和幼年抚育,笔认为引种北美鹅掌楸的目的在于丰中间杂交的育种资源,而不在于丰富本地区的造林树种,在5个北美鹅掌楸参试种源中,来自校内陆的Missouri种源的表现最好,可将之作为种间杂交育种的亲本种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25年生马尾松种源、地点、林分3水平子代试验林为研究材料,从表型、遗传变异两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马尾松遗传育种策略的制定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使用Arlequin 3.5软件依据线性模型估算各层次变异的相对分量。以SAS分析软件依据线性模型对林分生长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4因素嵌套模型估算各层次变异的相对分量。【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及种源内无明显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2.56%,种源内不同地点间的变异占1.66%,地点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则占总变异的95.78%。生长表型数据分析结果同样显示胸径与材积性状在种源间、种源内地点间、同一地点的优良林分与普通林分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分子方差分析与生长性状表型数据方差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广西马尾松的主要遗传变异存在于林分内个体间。因此在优良种源中开展优良单株选择可以获得更好的改良效果。该结论对于马尾松遗传育种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考虑电压稳定约束下的无功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问题,利用L_1指标研究了预防电压失稳的常用无功补偿手段。就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准确获取(电压稳定指标的选择与改进)、多场景下补偿点的选取、补偿方式(并联补偿或串联补偿)的选择和补偿量的优化选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经New England标准验证系统检验,所提方案能够给出考虑多种运行方式的最佳补偿量,并对补偿方式的选择给出定性指导,为电力系统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Hanblin理论和Brown等方法对2010~2011年参加凉山州芸豆多点试验的6个试验场点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九寨沟(l6)、西昌(l1)试验场点平均生产力较高,判别品种差异能力和年份间稳定性较好,是比较适宜的品种试验场点,其次是德昌(l3)、会东(l4)试验场点,冕宁(l2)、普格(l5)试验场点综合评价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一种新C_(12)-四酰胺(L_7),命名为戚氏豆荚酰胺(Chevalieramide)和内消旋赤藓醇(L_1)(meso-erythritol),通过IR,MS,~1H NMR和~(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England PC  Katz RF 《Nature》2010,468(7325):E6-7; discussion E7-8
Global systematics in the location of volcanic arcs above subduction zones are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a clue to the melting processes that occur at depth, and the locations of the arcs have often been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release of hydrous fluids near the top of the subducting slab (see, for example, refs 3-6). Grove et al. conclude that arc volcano location is controlled by melting in the mantle at temperatures above the water-saturated upper-mantle solidus and below the upper limit of stability of the mineral chlorite and in particular, that the arc fronts lie directly above the shallowest point of such melt regions in the mantle. Here we show that this conclusion is incorrect because the calculated arc locations of Grove et al. are in error owing to the inadequat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ir numerical models, and because the agreement that they find between predicted and observed systematics arises from a spur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arc location and slab dip. A more informative conclusion to draw from their experiments is that the limits of chlorite stability (figure 1b of ref. 7) cannot explain the global systematics in the depth to the slab beneath the sharply localized arc fronts.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成年态纽荷尔脐橙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不定芽改进微芽嫁接成活率与脱毒率.结果表明: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培养外植体污染率最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T++6-BA1.0mg/L+NAA0.2mg/L+GA30.2mg/L.将诱导的嫩芽进行微芽嫁接,成活率超过80.8%,对照成活率为61.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脱毒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介绍了适应性育种的方法和程序,并根据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油橄榄实生选择二十年的工作,提出了油橄榄适应性育种中抗寒性,丰产性和果实品质等三方面的选育指标,研讨了经济性状早期鉴定中的若干问题——叶片形态和电阻值的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枝叶形态与耐涝性的关系,主干粗度和树冠结构与丰产的关系,叶形指数与果实品质指数的关系等,以便为提高选育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建柏种源苗期生长和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3个育苗点对来自福建、湖南等6个省的16个福建柏种源种子进行了首次种源的育苗试验。苗期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种内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及部分根系性状在种源间大都有显或极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遗传因素的制约有关,这将为开展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种源与内源生根抑制物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渍、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同龄马尾松不同种源的同种源10个单株的插穗内源抑制物质(MIn)进行分离提纯。对MIn作初步定性和生物鉴定。用HPLC自动积分仪法比较MIn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MIn都含7个组分, 其中4个组分属黄酮类,3个组分属苯酚类。种源间MI2、MI3、MI4和MI5差异显,MI1、MI6和MI7含量具显性差异。种源MI2与经度呈显正相关,MI4和MI5与纬度呈显负相关。江西吉安种源10个单株间MI4、MI6和MI7差异显MI1、MI2、MI3和MI5含量差异极显。MIn总相对含量以江西吉安为最高,广东韶关为最低。10个单株MIn总相对含量以3号母株为最低,9号母株为最高。MIn各组分抑制云南松种子发芽率的程度与其含量高低一致。MIn的存在是马发尾松插穗难发根的原因之一,且MIn含量高低是不同种源插穗生根能力变异的重要原因。阻遏控制MIn的基因表达,将是提高马尾松扦插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