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一、皖杂40推广概况及产业化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1.皖杂40推广概况 皖杂40(1998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棉1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等特点,满足了安徽棉花生产对高产、稳产、优质新品种的需求。该组合一进入生产实践就表现出极强的杂交优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受到棉农及专家的青睐,也受到省有关部  相似文献   

2.
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粮食安全背景下,进一步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熊范纶 《安徽科技》2001,(11):12-15
安徽省是我国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最早的省市之一,1993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安徽省推广农业专家系统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重大项目“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安徽示范区”。多年来,在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把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举措,2014年以来,先后出台《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皖政办[2015]40号,以下简称《细则》)《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皖政[2017]52号),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通过三年实践,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各方关注,多个市县出台相应政策,以招才引智提升招商引资层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相似文献   

5.
<正>皖政[2017]76号1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推进创新发展,安徽省决定加快建设的创新发展四大支撑体系,其中之一是制度和政策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皖杂40推广概况及产业化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1.皖杂40推广概况 皖杂40(1998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棉1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等特点,满足了安徽棉花生产对高产、稳产、优质新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以津浦铁路通车为标志,安徽水陆交通格局进入了变迁的重要时期。倪嗣冲作为能够充分调动皖省军政权力的特殊社会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他对皖省水运管理的强化,尽可能控制津浦铁路,将皖省政治中心迁移至蚌埠。固然,这些举措是基于强化倪嗣冲本人对皖省控制的军阀思维,但是从客观上来看是比较合乎安徽社会发展需求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70、80年代的化学农业和白色农业的普及与迅猛发展,辅之农业科学技术及育种理论的重大突破,全球食物与人类生存需求的矛盾得到了相对缓解.进入21世纪,全球农业伴随着安全食品的呼声已经进入了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新阶段.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业,重点发展有机农业,是新世纪提升农产品档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2000)170号《关于同意芜湖农业学校并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批复》文件,芜湖农业学校于2000年9月12日正式揭牌,更名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东区),这标志着芜湖农业学校正式并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农业学校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康复路111号,其前身是安徽公学,1903年由安徽桐城李光炯先生和无为卢仲农先生创办,1914年改称为安徽省立甲种农业学校,1949年4月改为皖南区芜湖市中级农业技术学校,1952年正式定名为安徽省芜湖农业学校。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科技支撑农民增收,明确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也强调,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是推进兴皖富民、建设美好安徽的必然选择。安徽省科技厅下发了关于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实施方案的通知,  相似文献   

11.
刘学  姜含春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59-61,66
分析安徽省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宏观背景下,基于品牌战略的视角,提出安徽省绿色农产品发展对策:(1)完善安徽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2)加强安徽省绿色农产品认证管理;(3)培育安徽省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4)提高安徽省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5)提升安徽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及形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安微省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很快,其中,安微政府农业投资持续增长对安微省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数量仍明显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通过对安微政府农业投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概述了清代皖西地区茶叶的品种、产地、入贡、销售、赋税情况及时人对皖西茶的称道,探讨了清代皖西茶业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科技引领安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引领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民的科学素养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要提升安徽农民科学素养,必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严格培训管理,增强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效性;整合资源,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壮大科普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全省的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安徽省城市群建设研究成果的回顾,依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发展梯度理论,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提出安徽省城市群发展应采用"雁型"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框架,并从社会、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层面,提出了安徽省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咸丰朝以降,晚清官方的泰山祈雨(雪)礼出现了明显的变异.这一祈雨礼不再配有皇帝亲撰的祝文,从而在国家礼仪体系中逐渐被边缘化.由于泰山祈雨的结果不能及时如愿,清廷开始试用西方传来的农业灌溉技术,由此开启了泰山从神圣走向世俗的去魅之路.然而,从此泰山祈雨礼逐渐沦为地方官员借以谋取私利的工具,遮蔽了“礼治”体制承载的君恩与公义.晚清泰山祈雨礼呈现的“去魅”与离心,表明“神道设教”之道难以应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实际困境,而政治文化信仰的陨落隐然成为晚清“礼治”的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18.
透过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中国数学背景,考证了明末清初两代安徽数学的概况,记述当时两位中国数学的代表人物程大位与梅文鼎的数学思想发展及其历史评价,籍此弘扬我省数学在中国数学史上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安徽省县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进行科学分析,根据2017年安徽省县域统计数据对所选12个县进行物流能力评价。首先构建了安徽省县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原始数据,在进行标准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各指标熵值及权重,再使用TOPSIS方法对各县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县域农产品物流能力发展不均衡,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解释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气象灾害呈现出频度高、危害大、以旱涝灾害为主导且交替出现等特点。当前安徽省实施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着农业风险管理基础薄弱、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农业基本设施投入不足、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等一些问题,提出应从完善和健全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农业风险管理的投入机制建设,积极发展市场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灾害风险管理的意识、加快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提高农业风险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