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自提出后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并指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2.
燕子洞生命周期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根据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建水燕子洞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认为燕子洞已经演化至旅游地的“衰落”阶段,并对影响燕子洞生命周期的“促进”因素和“限制”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成长上限基模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后,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本质是关于旅游地成长的理论;提出应转换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视点,多关注旅游地成长的动因分析,淡化对旅游地成长的形态和拐点判读的讨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成长基模杠杆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关于足旅游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争论,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区分了由界定指标不同而呈现的两种旅游地生命周期类型;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一种新的可能作用机制:旅游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复合模型,完善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体系。论文探讨了该模型的两种具体类型,并以南京等旅游地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论文结果暗示着旅游产品组合及资源整合在调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中 ,旅游主体——旅游者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旅游者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区 ,旅游者对促进旅游地价值体系、个人行为、家庭关系、道德礼仪、文化艺术、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变化产生着深刻影响 .从旅游者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进而用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瓦莱纳·施密斯给旅游者的分类以及旅游者逗留时间长短来分析形成这种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旅游活动"六要素"中核心"游"的空间载体旅游地,其发展情况决定了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兴衰。要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必须根据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寻出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影响青城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子尤其是对阻碍其发展的限制因子,认为旅游资源、市场区位等是其发展的促进因子,而旅游产品、空间竞争则是其发展的阻碍因子。  相似文献   

7.
传统旅游目的地形象更新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地有其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对于大部分生命周期都处于停滞期、形象已经僵化的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有必要进行旅游地形象的更新定位,以便使旅游地得到复兴.文章从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现状出发,讨论了其进行形象更新定位的必要性,并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进行更新定位的具体手段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模型的旅游地客源预测--以信阳南湾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客源数据对于判断一特定的旅游地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传统的线性预测方法不适用于处于稳定发展期的旅游地的客源预测.旅游地客源市场除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还受众多外部影响因素的控制,很难用确定的数学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精确的定量评估.灰色系统理论将旅游地的发展变迁当作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模型去发掘、认识其原始时间数据序列中所蕴涵的内在规律,从而预测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发展走势.通过对信阳南湾风景区客源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预测方法和结果对其他旅游地的客源市场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六安市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问题上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区,利用"P-E"状况分析矩阵研究的成果,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对天堂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过程、演化特点以及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天堂寨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生命周期目前正处于欠保护区旅游地演进模式,经济动力大,开发强于保护的结论,同时提出了避免旅游地二次超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演化指的是旅游地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及要素结构的交替演变促使旅游地系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发生渐变或质变的过程。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旅游地演化研究是旅游地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旅游发展以及旅游研究的深入,原有理论的不足愈发明显,难以解释更深层次更为复杂的旅游地系统演化,理论提升与创新十分必要。回顾国内外旅游地演化已有研究,详细归纳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传统理论的提升与创新基础上,指出针对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区、旅游城市以及旅游城市群等不同尺度旅游地,可以分别采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经济地理演化理论研究其演变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信阳郝堂乡村旅游发展为实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游客满意度,并判断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提出成长性建议.结果表明:判断乡村旅游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是明确其成长质量和成长趋势的关键;郝堂乡村旅游处于起步期和发展期的过度时期,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促进其成长;判断乡村旅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除了依据旅游地产品特征、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游客的满意度是判断的主要标准;影响乡村旅游成长的因素包括交通、游览体验、餐饮体验、景区人际关系和环境卫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长白山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和历年旅游者接待量和历年旅游收入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长白山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判断,进而提出了长白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调控策略,有利于延长长白山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实现长白山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形象的策划和宣传对提升旅游地的形象意义重大,但成功的形象策划和宣传需建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特别是形象心理的理论基础上,本文从旅游地形象概念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分布集聚,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地区域逐步扩大,政府对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物质型资源较多、交通不便、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进程的良性发展.本文以“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影响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因素,提出黑龙江省民族旅游地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阻滞logistic模型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中应用的原理,提出以差值趋零最小二乘法作为处于生命周期后期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C的估计方法.以清明上河园和龙门石窟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1999-2006年两旅游地C值分别为188.149万人和81.571万人,2006年模拟游客分别为97.4万人和80.2万人.结果表明,两旅游地分别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和滞长期,建议清明上河园以扩大基础建设,加强对外宣传为主;龙门石窟应调整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以保护文物.  相似文献   

16.
以森林旅游地经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自愿机制下经营者的碳补偿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以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个人特征以及行为意愿5个构念构成的碳补偿行为意愿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PLS-SEM)进行验证,结论为:自愿机制下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环境焦虑、参与动机、参与态度对其碳补偿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森林旅游地经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年营业收入对经营者碳补偿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碳补偿参与态度、碳补偿参与动机都分别对环境焦虑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碳补偿参与态度对碳补偿参与动机与碳补偿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六大遗产地旅游非线性成长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Batler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地的非线性成长模式.把旅游地单周期成长看做S形曲线,界定了导入点、转折点、成熟点、逻辑边界等概念;把旅游地更长期成长过程看成是具有分岔结构的非线性模式,给出了分岔点及4种不同成长模式;以鼎湖山、九寨沟、泰山、黄山、张家界、秦兵马俑6个遗产地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证研究.以特征点为基础,对多个景区进行横向比较,探讨了导入点与开发历史、逻辑上界与景区引力、成熟点与成长速度、分岔点与成长模式的关系,从而为旅游地可持续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1996—2016年的截面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其旅游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协调水平及演化规律,并寻找其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关联。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耦合协调特征明显,两者关系发展经历了失调期、初级协调期、协调期三个阶段,最终达到优质协调状态。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协调水平与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相对应,耦合协调度增长速度与旅游地生命周期演进速度相一致。两者关联性研究可为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分析提供科学量化的技术指标,丰富和拓展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是一个不同于原地域文化的特殊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要侧重对空间内部的行为主体及其文化创造的研究,并以此界定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以耗散结构理论为视角,研究旅游活动在当地的开展对"原文化空间"系统的失稳、涨落的发生、"基核"的形成、非线性作用等多方面的组织机制,揭示旅游地文化空间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目前旅游景区门票设置的5种类型分析,提出了从旅游地所处在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旅游地的旺季或淡季;级别不同的景区及其影响;其主要客源地的经济发展的状况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门票设置。在景区门票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促进景区开发和加强保护的原则,还应该考虑广大人民旅游的承载力和旅游业合理赢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