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粒度分析、河流砂体形态、河流曲度等特征,对孤岛油田馆(1 2)砂层组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馆(1 2)砂层组属河流相沉积,对比Miall的16种河流分类方案,其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馆(1 2)油藏主力油层仍是剩余油分布富集区,非主力油层则是剩余油分布高饱和度区;受注水波及程度和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储层内部垂向上形成中上部剩余油富集,而平面上低渗结构单元和注采不完善地区剩余油富集。孤岛油田馆(1 2)砂层组曲流河相沉积模式控制了储层砂体的内部结构和宏观非均质性以及注入水的空间运动规律,从而控制了剩余油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孤岛油田馆(1 2)砂层组属于河流相沉积,其纵向、横向相变迅速,砂体难以大面积追踪,本利用河流结构单元分析法、标准层与辅助标志层控制下的“旋回-厚度”对比法,很好地解决了馆(1 2)地层的划分对比问题,其中馆(1 2)砂层组内辅助标志层的发现为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根据结构单元分析、砂体的岩性特征、粒度特征、河流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以及河流曲率的计算,对馆(1 2)河流沉积的垂向旋回性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比Miall的16种河流分类方案,孤岛油田馆(1 2)砂层组属于细粒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3.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层组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特征 ,将储层参数、流体性质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 ,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 ,非主力相带砂体边缘和废弃河道的砂体以及高渗向低渗的过渡带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在垂向上 ,非主力小层砂岩分布局限 ,储层物性差 ,油层厚度薄 ,尽管其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 ,但其剩余油储量有限 ;相反 ,主力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 ,但可采剩余油储量较大。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 5种形式。其中简单正韵律和复杂正韵律层内剩余油较富集 ,前者主要富集在层序中上部 ,而后者在层序内较多层段富集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馆6砂层组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特征,将储层参数、流体性质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孤东油田七区中馆4-馆6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非主力相带砂体边缘和废弃河道的砂体以及高渗向低渗的过渡带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在垂向上,非主力小层砂岩分布局限,储层物性差,油层厚度薄,尽管其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但其剩余油储量有限;相反,主力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但可采剩余油储量较大。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5种形式。其中简单正韵律和复杂正韵律层内剩余油较富集,前者主要富集在层序中上部,而后者在层序内较多层段富集剩余油。  相似文献   

5.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段隔夹层划分与展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依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的地质特点,处理了区段内1 000余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对分布于研究区段的隔夹层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共划分出8个砂层组、17个单砂层.7个隔层和9个夹层.对隔层展布及砂体单元内夹层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在G2,G5,G6和G7下部单元的顶部剩余油富集程度高.主力油层馆532,531和541夹层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较小,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但可采剩余油绝对数量较大;馆51、馆52、馆542、馆55、馆56夹层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樊家川油田河流相储层砂体的沉积模式。方法在油层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面露头及井下岩心精细描述,并通过井网砂体追踪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河流相储层砂体的非均质特征。结果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泛连通体”、曲流河砂体“半连通体”的储层砂体沉积模式。结论辫状河砂体形成“拼合板状”储层结构形式,曲流河砂体形成“迷宫状”储层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小层平面图油水分布复杂,难以掌握其分布规律的现象,以孤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对储层构型研究与传统沉积微相研究进行了对比,通过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法建立了精细的单一成因砂体级别的储层剖面及平面构型,并以单砂层为单位作主力层的小层平面图,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储层构型研究在垂向及平面上的研究尺度均比传统沉积微相研究更加精细,建立精细的储层构型的关键是识别单一成因砂体,尤其是对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将直接影响剖面及平面构型的精准度.储层构型要素的空间展布及平面配置结构直接控制着油水分布.层状油气藏可以存在多个油水界面,在内含油边界以上通常形成"满注"型油藏;在内、外含油边界之间,多形成大片水层中夹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的"水包油"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小层平面图油水分布复杂,难以掌握其分布规律的现象,以孤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为例,对储层构型研究与传统沉积微相研究进行了对比,通过储层构型要素分析法建立了精细的单一成因砂体级别的储层剖面及平面构型,并以单砂层为单位作主力层的小层平面图,分析了储层构型对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储层构型研究在垂向及平面上的研究尺度均比传统沉积微相研究更加精细,建立精细的储层构型的关键是识别单一成因砂体,尤其是对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将直接影响剖面及平面构型的精准度.储层构型要素的空间展布及平面配置结构直接控制着油水分布.层状油气藏可以存在多个油水界面,在内含油边界以上通常形成"满注"型油藏;在内、外含油边界之间,多形成大片水层中夹透镜状或条带状分布的"水包油"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以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为依据 ,以旋回地层学界面识别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为基础 ,对孤岛油田馆上段辅助标志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孤岛油田馆陶组上段馆 1+2砂层组有两个辅助标志层。测井资料的充分利用和首选对比标志的研究是寻找并确定油田开发中后期河流相储层辅助标志层的两个重要环节。寻找并确定辅助标志层是河流相储层划分对比的关键 ,应当始终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寻找和开发剩余油非常重要。大庆油田三个密集井网试验区的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大型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砂体物性变差的部位;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存在于薄砂层或孤立的小透镜体中;沉积韵律层渗透性的差异控制剩余油的纵向分布,厚油层顶部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段。另外,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分布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成因的砂体中,剩余油分布不同。分流河道砂体、分流间砂体及水下分流砂体因非均质性严重,故易形成剩余油。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曲流河砂体,应用岩芯、测井和生产资料,采用“模式预测,分级控制”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由沉积单元、沉积微相、单一河道砂体、单一河道内部点坝砂体以及点坝内部构型5个层次分级描述,精细研究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建立了点坝砂体侧积夹层的规模、产状等内部构型定量分布模式,利用国内外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资料总结了砂体宽厚比与侧积夹层倾角的关系,确定了描述侧积夹层产状的倾向、倾角、延伸和水平间距4个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指示模拟与人机交互再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小网格三维储层构型模型,提高了三维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效率。根据研究区内部构型与注采井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挖潜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不同开采措施挖潜曲流河砂体点坝内部剩余油,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四川盆地沙溪庙组河流相沉积特征及相同沉积背景下发育的砂体具有储集差异性的成因机理,首先,通过岩心沉积特征、钻井与地震数据,选取秋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二段开展沉积研究。其次,以Ⅳ号砂体和Ⅴ号砂体为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别从母岩、沉积、成岩和构造4个角度分析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发育曲流河沉积,根据沉积构成差异,可划分为常规型曲流河和辫状型曲流河;沉积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溪庙组二段储层差异性的主控因素,高孔高渗储层(Ⅳ号砂体)为辫状型曲流河沉积,中孔低渗储层(Ⅴ号砂体)为常规型曲流河沉积。最后,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可得知基准面旋回控制河型演化,进而影响储层差异。该项研究可为其他具有相似沉积背景的储层评价与预测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以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为主的油藏,结合沉积微相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层间、层面、层内剩余油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三角洲前缘相储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主要有水下分流主河道及主体席状砂体侧缘剩余油、断层遮挡型、注采不完善型、层间干扰型,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对应的挖潜对策,井网加密、注采系统调整、注水井调剖、酸化等。  相似文献   

14.
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挖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藏非均质性和开发非均质性两方面入手,对长堤断裂带北部地区宏观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结果表明,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包括沉积模式、断层、微构造、原油性质、井网完善性及储量动用不均衡性等:对断裂带附近及断层边角处、油层有效厚度较大的正向微构造或河流相正韵律沉积厚油层的顶部等剩余油富集区,可采用特殊结构井挖潜:对井网不完善区,可实施补孔或打新井方式挖潜;对距原始油水界面较远且处于微构造高点的井,可选择提液带油的方式挖潜;对强水淹层剩余油,可采用堵水调剖、降粘等配套工艺措施挖潜。  相似文献   

15.
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动态数据等资料为基础,对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内主要发育泥质、钙质、泥砾3种夹层类型,层间砂体表现为5种垂向连通方式;平面上孔渗参数、非均质系数分布明显受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的影响,河道主体部分参数值较强,向河道侧翼过渡,参数值具有变小的趋势;隔夹层的不连续分布使储层非均质性愈加严重,同时由于隔夹层的分割,使得整个砂体被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几个部分,改变了传统的韵律性砂体的剩余油富集模式,且隔层的横向分布范围对剩余油的分布范围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密度井网条件下数据资源和井距优势,对大庆长垣北部某沉积单元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剩余油分析和流体运移机理开展研究。针对点坝构型要素量化识别多解性问题,根据曲流河单砂体内部形态差异性对计算结果进行参数校正,实现构型要素确定性量化表征。同时,提出用构造进行砂体形态表征的建模思想,通过定向网格编辑技术,实现点坝砂体内部构型的三维表征。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剩余油预测,明确构型影响下顺逆侧积注入的流体运移机理,提出下步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沉积微相与产能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指导榆科地区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榆科地区物源方向来自西北和西南;同时通过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测井相和地震相等多种相标志共同确定榆科地区东三段沉积期发育非典型曲流河沉积相,发育河床、堤岸和河漫三个亚相,边滩、河床滞留沉积、决口扇、溢岸砂和泛滥平原五种微相类型。沉积环境控制发育的储层结构类型,是影响储层产能的关键因素。物质供应充分、沉积水动力较强、水流稳定、砂体发育的区域,产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表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广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334-3339
深层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因其地质、油藏的复杂性以及开发过程中长期多层合采合注的生产特点,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极其复杂。本文以高深油藏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剩余油饱和度、储量丰度、水淹级别等指标表征了其剩余油潜力分布;同时,对各小层剩余油指标进行叠加得到砂组、油组及整体的潜力区分布,并绘制了各种指标的过井剖面。通过以上方法,从平面和纵向上精细描述了剩余油的分布,确定了油藏局部及整体剩余油潜力,为该油藏开发后期调整方案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并为同类型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河口坝储层内部结构,提高剩余油描述的精度,指导油藏开发调整,以胜坨油田沙二段8 砂组三角 洲前缘储层为例,利用密井网条件下的构型分析方法,对河口坝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河口坝储层中发育的沉 积界面可分为5 级:第5 级界面限定河口坝复合体,为稳定分布的泥岩,厚度较大,顶界呈水平产状,底界呈S 形产状; 第4 级界面限定单一河口坝,主要为泥质或钙质非渗透层,在坡折带呈倾斜产状,在湖底平原呈近水平产状,单一河口 坝具有S 型前积结构和“同期不同体”分布特征;第3 级界面限定单一河口坝内部的增生体,主要为薄泥质夹层,与第 4 级界面有斜交和平行两种产状,增生体具有S 型和斜交型两种前积结构。特高含水后期,河口坝储层内部结构特征 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普遍分布的S 型前积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低饱和度均匀分布,局部存在的斜交型前积 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差异分布,同期不同体结构主导了剩余油的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   

20.
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_1s_2)一直是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主力产油层段,目前在产井9口,均为J_1s_2油藏。但其砂体成因多样化且储层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油藏模式各不相同,多因素复杂性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根据砂体发育特征将J_1s_2划分为J_1s_2~1、J_1s_2~2,并在此基础上将J_1s_2~1细分为J_1s_2~(11)、J_1s_2~(12)。综合测井、录井、取芯等资料,明确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其对油水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中部1区块J_1s_2主要发育泥质岩、细粒砂岩、钙质砂-砾岩三类夹层,控制了J_1s_2~1多期河道叠置而成的厚砂体内油气的运移、聚集,隔夹层垂向和侧向遮挡形成多个独立油藏,控制了油水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