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直接用表面带正电荷的黏土矿物水滑石进行除藻。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Mg/Al水滑石和Zn/Al水滑石,将两种材料进行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物质的量之比为3的水滑石除藻效果优于其他条件的水滑石;利用金属物质的量之比为3的Mg/Al水滑石和Zn/Al水滑石对不同浓度铜绿微囊藻进行去除实验,发现Mg/Al水滑石除藻效果优于Zn/Al水滑石,对高浓度和低浓度铜绿微囊藻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最后,研究了Mg/Al水滑石的水溶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能,结果发现Mg/Al水滑石水溶性较小,对水体的硬度和铝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Al和Mg/Al两种水滑石.研究了煅烧温度、金属摩尔比、磷初始浓度等对水滑石去除磷的影响以及水滑石的安全性能,用XRD、FTIR和Zeta电位对水滑石进行表征,并对除磷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研究结果表明,Mg/Al水滑石对磷的去除效果好于Zn/Al水滑石,煅烧有利于水滑石的吸附,水滑石对磷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法以超顺磁性铁氧体材料对制备的Ca/Al水滑石进行复合改性合成磁性Ca/Al水滑石,并研究其对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磁性Ca/Al水滑石吸附剂剂量、吸附时间和初始pH值对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吸附条件进行了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剂剂量为7.6g/L,吸附时间为32.3min,初始pH值为6.9时,该材料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理论最大脱色率为94.2%.由于材料自身的磁性特性,吸附后的悬浊液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够实现磁性水滑石的快速回收。同时,对回收再生磁性Ca/Al水滑石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吸附-解吸3次循环后仍然有很好的脱色效果,表明该磁性Ca/Al水滑石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染料吸附剂。  相似文献   

4.
选取水体富营养化中最为常见、难去除、危害大的铜绿微囊藻为除藻处理对象,研究了以天然高分子淀粉通过丙烯酰胺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共聚改性,制备除藻絮凝剂,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除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淀粉接枝共聚物对含藻水体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并初步分析了淀粉接枝共聚物对藻细胞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5.
季铵阳离子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阳离子改性黏土对海洋卡盾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两种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和絮凝沉降作用,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相同用量的条件下,改性黏土对海洋卡盾藻的去除效果比塔玛亚历山大藻好.质量浓度为0.012 g·L-1时,作用24 h后对海洋卡盾藻的去除率可达85%,72 h后达95%.质量浓度为0.016 g·L-1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除藻率不到50%;48 h时,为77%;72 h时,超过85%.在实验质量浓度和时间范围内,未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的除藻率均未超过70%.这些结果表明,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改性黏土具有很强的除藻能力,且作用时效长,作为除藻剂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取纯培养条件下的铜绿微囊藻水样,分别用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3种药剂作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烧杯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优于其他2种药剂,具有药剂投加量少(30~40mg/L)、矾花形成快、矾花沉降性能好、除藻效率高等特点.在聚合氯化铝最佳混凝条件下,投加聚丙烯酰胺助凝试验,发现添加6mg/L的聚丙烯酰胺只使除藻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铜绿微囊藻水样的pH对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产生最佳混凝的pH值范围为6.0~7.0之间.  相似文献   

7.
郑子英  刘雷 《江西科学》2011,29(1):26-28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AEO<,9>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o,)生理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密度、藻液光密度(OD<,650nm>)及叶绿素含量(Chl)3个指标来分析其生长所受影响.得到的结论为:表面活性剂AEO<,9>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命表实验,研究了不同斜生栅藻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斜生栅藻浓度较高(105,106cells/m L)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存活和繁殖有抑制作用,对照组轮虫的rm、R0均显著高于铜绿微囊藻组中的值(p0.01);当斜生栅藻浓度较低(104cells/m L)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一斜生栅藻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存活和繁殖及生活史特征参数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而减弱.说明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作用受其他可食性绿藻食物浓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轮虫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岭土对铜绿微囊藻的PAC强化絮凝去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烧杯实验研究了用高岭土作前助凝剂提高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絮凝及30 min的沉淀后,藻细胞去除率都达到92%以上,水体剩余浊度低于1.0 NTU.进一步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用PAC联用高岭土助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主要因素,且以pH值为7.5~9时效果较好.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后助凝剂,当投加量达到0.5 mg/L时,可以进一步增加絮凝体体积和密实度,沉淀5 min即可使水体剩余浊度降到1.5 NTU以下,因此,联用投加高岭土、PAM 和PAC是适宜的强化絮凝除藻技术.  相似文献   

10.
几种除藻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3种除藻剂硫酸铜(CuSO4)、双氧水(H2O2)、二氯苯(基)二甲脲(DCMU)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2+浓度小于10-4mol/L时,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当浓度达到10-4mol/L时,铜绿微囊藻的OD750值和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处理96 h后,2者值均趋近于0,说明该浓度的Cu2+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毒性效应。H2O2质量分数为0.002‰时,24 h内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之后抑制作用逐步减弱,铜绿微囊藻的OD750值和叶绿素含量逐步恢复至起始水平;H2O2浓度为0.004‰时,随时间的延长,微囊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至96 h,OD750值趋近于0,叶绿素含量降至0.15μg/mL,对铜绿微囊藻产生了有效的毒性效应。DCMU浓度为10μmol/L时,藻细胞密度OD750值和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至48 h,叶绿素含量降为0,说明10μmol/L DCMU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了有效的抑制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磷质量浓度对鳗池优势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desmus quadricauda)4种鳗池常见优势藻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N、P质量浓度对4种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最适生长的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50~350mg/L和0.005~5mg/L,小球藻的最适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5~250mg/L和75~100mg/L,四尾栅藻的最佳N、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5~150mg/L和50~100mg/L.从实验结果来看,蓝藻和绿藻对N、P的需求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以氧化石墨烯(GO)为絮凝剂,以水溶性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B)为处理对象,研究了GO对MB的絮凝效果,拟突破传统絮凝剂不能有效去除可溶性染料的瓶颈.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GO,利用SEM、XRD、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絮凝剂投加量、溶液pH以及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测定GO、MB、反应前后溶液的电位和反应前后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絮凝机理. 同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无机、有机絮凝剂对MB的絮凝效果. 结果表明:当pH=4,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70 mg/L,絮凝剂投加量为180 mg/L,絮凝时间为9 min时,絮凝效率达到95%. 电性中和对絮凝过程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还存在吸附架桥作用. 与其他常用絮凝剂相比,GO具有投加量少、去除率高、pH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鸟粪石沉淀法用于养猪场污水前处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鸟粪石沉淀法对养猪场污水进行前处理,研究了各类因素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包括加药剂与调节pH值的顺序、搅拌速率、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值与加入的药剂量等,其中溶液pH值与加入的药剂量是养猪场污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本实验条件下,P/Mg/N比为1/1/1.2、pH10.0时,有最佳NH4+-N的去除率与最低PO43-P的残留浓度,分别是87%和30.21mg/L.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赤潮的频繁爆发与危害已引起了各沿海国家及地区的关注与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以十二烷基氯化磷为改性剂的改性蒙脱土,优化了改性蒙脱土的制备条件,并考察了其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的灭杀控制作用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6h,反应溶液pH为7,改性剂与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摩尔比1.5∶1.0时制备的除藻剂效果最好,当藻细胞起始密度为3.5×106cell.mL-1,改性蒙脱土用量为20.0mg.L-1时,作用48h后除藻率大于93.2%。除藻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除藻率随藻细胞起始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在水流条件下四尾栅藻与微囊藻竞争时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在室内无菌条件下,通过有机玻璃环形槽模拟不同水体流速下四尾栅藻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通过竞争抑制参数对相互间的竞争关系、微囊藻生物量和最大比增长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动水体中四尾栅与微囊藻之间的相互竞争表明,微囊藻对水流的适应性降低,在单独培养条件下最适宜的流速为35cm/s,混合培养条件下则为5cm/s,而对四尾栅藻的影响较小;混合培养下微囊藻的对数生长时间较单独培养下延长;在流速为0~25cm/s时四尾栅藻促进微囊藻的生长、比增长速率增加,当流速为35cm/s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比增长速率降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微囊藻对四尾栅藻生长产生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同种柱化剂及粘土矿物,其柱化过程受pH值、基质粘土的粒度、柱化剂用量、粘土悬浮溶液质量浓度及分散性、搅拌速度、反应时间、温度、老化时间、滴定速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锆基柱撑蒙脱石矿物材料的研究发现,蒙脱石悬浮溶液的pH值和柱化剂用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鞣花酸作用于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探索了鞣花酸对这两种藻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同期生长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藻细胞数和OD值比较以及抑制率计算t、检验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最大抑制率都在85%以上,但对铜绿微囊藻抑藻效果更显著.鞣花酸浓度为0.9 mmol/L时,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0.6mmol/L时就对铜绿微囊藻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这些结果可为水华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碱化絮凝法对渤海海水进行脱硼预处理,考察了单因素pH、温度、碱化剂种类、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慢搅时间对脱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用碱化剂NaOH调节pH=11,加入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CS)3,mg/L,聚丙烯酰胺(PAM)1,mg/L,慢搅(50,r/min)15,min,静沉3,h效果最佳,脱硼率达到89.24%,余硼含量0.48,mg/L.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浆料Mg(OH)2进行观测分析,初步探讨了碱化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形成机理,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水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小型有机玻璃环形槽模拟不同水流,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了两种光照强度(2 500lx和3 500lx)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水流改变了微囊藻的各个生长阶段,使微囊藻适应时间增加,对数生长时间延长,水流提高微囊藻的比增长速率,直接影响微囊的生物量;水流对微囊藻的影响与光照强度有关,在光照强度为2 500lx时较光强为3 500lx时更利于微囊藻的生长,且均在35cm/s时最利于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在2 500lx时各流速下微囊藻生长差异较大,而光照为3 500lx时微囊藻的生长在各流速下的差异较小;水流降低了微囊藻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并提高了对光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500lx,光暗比为14h∶10h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微量元素铁对3种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小环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他营养盐富足时,培养液中的微量元素铁对3种水华藻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培养中期,较高的铁浓度对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培养20d后,当培养液中的铁浓度分别低至0.19~0.24、0.22~0.47和0.15~0.16mg·L~(-1)时,铜绿微囊藻、小球藻和小环藻细胞增殖缓慢.因此,有效调节微量元素铁的浓度也会影响到自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