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将块匹配运动估计的局域性搜索与离散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性搜索结合起来,并针对运动矢量的特点,采用了Gray码编码、运动矢量预测以及有效的迭代提前终止准则等策略,克服了以往快速搜索算法容易落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在获得与全搜索算法相近的搜索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平均搜索...  相似文献   

2.
区域运动相关性的运动估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一种基于区域运动相关性的运动估计方法.提出在块匹配运动估计中,对于运动相关性好的块根据相邻块或前一帧图象的运动预测出它的初始运动矢量,然后在小范围内搜索,做运动矢量的优化.对传统的全局搜索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给出了提高运动矢量一致性的修正准则.算法根据前帧运动估计误差来决定是否对当前块运动作预测,避免了运动估计误差的扩散.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所得的运动矢量一致性远高于传统全局搜索块匹配法所得的结果,同时能保持和全局搜索法相媲美的预测质量,而运算时间则有较大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3.
复杂且耗时的运动估计运算给实时视频编码系统的实现带来了困难.为提高视频编码的实时性,文中分析了运动矢量的分布特性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起点预测的单位十字快速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结合提前中止准则,通过块匹配绝对误差比较法来选择起始搜索点,然后采用单位十字搜索模式进行搜索.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图像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该算法搜索速度是三步法的3~17倍,是菱形搜索法的2~9倍,是自适应十字搜索法的1.19~4.42倍.该算法计算量小,实时性强,易于硬件实现,在小运动序列运动估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快速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有效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算法采用多步搜索方法,利用相邻块之间的运动相关性,选择反映当前块运动趋势的预测点作为初始搜索点;用子采样块匹配失真度量来减少计算量;利用运动矢量的中心倾向的分布特性,用多侯选点钻石形状搜索方法来提高运动估计的速度和准确性。实验表明,该算法计算复杂性低,预测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H.264/AVC的快速运动估计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64/AVC中基于块的运动估计是运算量最大的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UMHexagonS的改进整像素快速运动估计算法,该算法改进了UMHexagonS的搜索模板和搜索层,较大幅度减少了整像素运动估计搜索的点数,提高了运动估计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大致一样的率失真性能前提下,算法比UMHexagonS算法减少了20%的搜索点数,更适于实时视频编码.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自适应十字搜索(adaptiveroodpatternsearch,ARPS)算法中运动估计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相关预测的快速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根据块匹配度量准则,将邻域块中与当前块相似度最高和次高的两个运动向量(motionvector,MV)的均值作为当前块的预测MV,改进了传统ARPS算法的固定单块预测模式,增强了起始搜索中心位置的预测,减小了由于运动变化而引起的预测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ARPS和其他标准快速块匹配运动估计方法相比,有效地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视频压缩中块匹配的运算复杂度,避免块匹配陷入局部极小值且维持较高的压缩比,提出了一种快速块匹配的搜索算法.首先判断图像块是否静止,若是,停止该块的搜索;反之,通过运动矢量预测确定搜索中心点,并由中心点由内向外搜索,同时结合搜索停止判断条件,提前终止搜索.对改进块匹配快速搜索算法与全搜索和菱形快速搜索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对比分析,并将提出改进的运动估计算法在一个实际的机械臂远程视觉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在全搜索、菱形快速搜索和快速块匹配搜索算法中,快速块匹配算法综合性能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运动估计算法耗时且容易产生方块效应的运算环节,考虑到视频图像之间的局部相关性,提出一种预测三步搜索算法。利用同一视频图像中的相邻宏块运动矢量相似的特征,采用预测当前块的搜索起点,并以预测的中心点进行搜索,减少搜索范围和搜索点数目。与现有全搜索算法、三步搜索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运动估计准确性高,搜索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在块运动估计中,快速估计算法的最终目的是在提高搜索速度的同时保持搜索质量.在现有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六边形运动估计搜索算法AHEX.该算法首先利用时空相关性预测起始点,缩小了搜索区域,从而减少搜索点数;然后采用六边形搜索模型进行搜索,进一步提高了搜索速度.在搜索过程中,还采用了自适应的提前中止策略来避免不必要的搜索.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相当搜索质量的前提下,与其它快速块匹配算法相比,自适应六边形搜索算法的搜索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Feng等提出的简单自适应全搜索比特面匹配运动估计算法的不足,对其中比特面的计算方法、搜索起点的选择及比特面匹配准则搜索失败后的处理策略等方面作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的运动估计性能比原算法有较大提高,对于可视电话中的头肩视频序列,性能与全搜索法差别不大,且计算量仅为全搜索法的1/6。  相似文献   

11.
在测定光具组基点实验中d〈(f'1+f'2)的限定不妥   总被引:146,自引:0,他引:146  
文章对用测节器测定光具组基点实验中所作d<(f′1+f′2)的限定,从理论上证明了其不妥性,并给出了正确的限定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4.4DDS的研制     
本文首先从分析4.4DDS 结构出发,肯定了其性能、应用领域和重要性.其次是以实验为基础,利用缩聚反应,磺化碱溶二步分离法和脱色、重结晶手段来研制4.4DDS,原理清楚可行.最后用实验数据:4.4DDS146克、收率55%、熔点244——245℃,说明产品数量、质量已达聚合级指示.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三维形象和二维图形的关系,使用扭矢相容修正的双三次Bezier曲面方法研究物理三维图。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图像序列中恢复三维物体,假设相机为正投影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子空间的三维重建方法.利用所有图像序列构成的行向量生成的子空间之和与三维空间点构成的行向量生成的子空间是同一线性子空间、同时由所有图像点构成的2个行向量外加一个行向量就可以组成该子空间的一个基底的特性,线性地求取子空间中的行向量,最后完成三维重建.模拟和真实实验结果表明,该重建方法具有鲁棒性好、重投影误差小等优点,而且能够将图像平等地对待.  相似文献   

15.
章为解决特定人脸的三维真实感模拟提供了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算法.首先,给出特定人脸的二维多方向照片及三维人脸中性模型,通过中性模型到特定人胜模型的变换产生特定三维人脸模型;然后,对特定三维人脸模型网格体做消隐、投影、纹理映射后合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三维特定人脸.如果提供具有特定表情的三维人脸中性网格体和多方向表情照片,该方法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二维透视照片合成三维全息图的方法.它利用人眼的视差及大脑本能功能,将普通相机对一物体在不同角度拍摄下的数张二维透明片,用激光全息的存贮编码方法进行组合记录,最后采用彩虹全息二步法进行第二次拍摄,可得到一张效果逼真且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动感的三维全息图.给出此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首先建立了2D和3D碳化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在加速碳化试验中2D和3D碳化深度的依时变化规律,探讨了粉煤灰掺量(0%,10%,20%,40%,60%)、粉煤灰种类(Ⅰ级、Ⅱ级)、水胶质量比(0.3,0.35,0.4)、胶凝材料用量(458,380kg/m3)、养护龄期(28,90d)5个重要因素对粉煤灰混凝土2D和3D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另外,还将2D和3D碳化试验结果与同条件下1D碳化进行了定量比较,发现2D和3D碳化明显存在交互作用,为量化该交互作用提出了2D和3D碳化交互系数概念,并给出了2D和3D碳化交互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以期为准确预测实际混凝土结构在真实状态下碳化寿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e power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based relay-enhanced devic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In a single cell transmission scenario,dualhop communication is assumed in which each D2D user re-uses the spectrum of just one Cellular User(CU).In this work,we formulate a joint optimization scheme under a Decode-and-Forward(DF) relaying protocol to maximize the sum throughput of D2D and cellular networks via power allocation over different sub-carriers.The problem is thus transformed into a standard convex optimization,subject to individual power constraints at different transmitting nodes.We exploit the duality theory to decompose the problem into several sub-problems and use Karush–Kuhn–Tucker(KKT) conditions to solve each sub-problem.We provide simulation results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