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满族说部的收集和整理是在满族民族特征日渐淡化的时代中开始的,说部作品本身就体现着强调民族特征和不断受汉文化影响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单纯从文学和历史价值研究满族说部是不够的。满族说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于构建满族的共同文化回忆,保留民族特征,建立满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满族萨满神话是先民创造的反映自然、社会及自身发展演变的口碑文学,体现了先民质朴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早期文化的融合体以及民族文明的源头。由于满族及其先民独特的境遇,神话所反映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颇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科尔沁小说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人文性来源于科尔沁地区多元文化的滋养。分析科尔沁小说中的多元文化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蒙古族文化与满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混血,内蒙文化与山东文化、东北文化的交融,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指出在多元文化的塑造下,科尔沁小说形成的自觉的文化意识,较强的文化综合能力使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在促进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同时,可能对民族文学多元文化属性的固守及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抵抗性特质就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宗教文学在对民族精神与人类存在意义及其远景的终极思考中蕴含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性,它在民族文学保持民族文化品格、增强自身文化免疫力以及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建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代宗教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由此具有了重新评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满洲文化对京师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猎型的满洲文化与农耕型的汉族京师文化,有冲撞,有吸纳,也有融合。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入关后的满族对北京的明代宫殿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清代北京及京畿地区的建设中,满族的建筑文化对北京的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和民用建筑,以及苑囿行宫的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遗迹至今可见。满族入关后,强制推行满族文化,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造成民人的巨大苦难,在空间上形成了既有交叉,又各成体统的满、汉两个文化圈。满洲的民俗文化对北京的语言、文艺、民风、民俗和饮食,产生很大影响。满族文化在与汉族文化自然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被融化,从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而统一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学创作历程中,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姿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追求主流文化认可,民族作家努力成为"民族生活代言人",表现了与汉族生活迥然相异的少数民族生活情景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现象;新时期以来,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促使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作家深入思考文学的民族性,促使民族作家在文化层面将追求民族性与体现世界性结合起来,努力尝试作为"人类灵魂的承担者",其创作体现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文学创作历程中,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姿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追求主流文化认可,民族作家努力成为民族生活代言人,表现了与汉族生活迥然相异的少数民族生活情景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现象;新时期以来,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促使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作家深入思考文学的民族性,促使民族作家在文化层面将追求民族性与体现世界性结合起来,努力尝试作为人类灵魂的承担者,其创作体现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票地区农村汉族婚姻习俗的特点,是时间长而讲究多,其中渗透着满族婚俗因素,各民族婚俗的相互渗透,形成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婚俗对于调节人际关系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朝鲜族来源于朝鲜半岛,是较晚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少数民族之一。从东北边疆开发历史来看,朝鲜族与从内地来的汉族及当地的满族,构成了东北地区的三个主要民族,其中朝汉民族关系是民族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从朝鲜族迁移初期开始,各民族总体上不存在对抗型民族关系,而是处于相对封闭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族关系趋于开放型阶段。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朝鲜族与兄弟民族的关系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朝鲜族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的关系越来越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不断巩固和发展,这是朝鲜族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解释人类的来历、肇始为核心内容的人类起源神话,是人类开始探索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世界不同民族共有的神话种类之一。满族神话中,人类起源神话种类繁多、蕴含丰富,从不同侧面阐释了满族先民对人类产生的思考与认识,揭示了萨满文化对人类起源的阐释,是颇具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成员的祖先来源不同,从文献分析、科技实验中证实,汉族和国内少数民族及国外一些民族之间,在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群体单凭祖源来追求自身民族成份的更改,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民族认同重构,不利于国家民族确认政策的稳定实行。宗族文化突出的是祖先认同,民族称呼是国家赋予的,在确定民族称呼上应立足于文化认同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子弟书是清代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满族说唱艺术。它的产生、发展及衰微直接受到清代八旗制度的影响。对其进行细致的梳理,将有助于研究满族文学独特的民族性。本文主要从子弟书与八旗制度的关系、子弟书的思想内容入手,揭示子弟书中蕴含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作家老舍在创作中关注国家命运和国民精神,张扬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时代主题,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致的现代性特征一但老舍的满族身份又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潜隐地运用多种方式为自己及其所属民族进行一定的辩护。老舍表达“国族意识”和满族意识的独特方式与满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服装史上,清代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清初满族贵族曾强令推行本民族的服饰,要求汉族民众薙发易服,激起了汉族人民的普遍反抗。此后,满族服饰虽得以推行,但汉族服饰也有相当部分留传下来。满汉服饰相互影响,新的服装式样不断涌现。清人男子多剃发、梳辫、着长衫,袍褂喜用密线缝纫,行列如绘,图案花样繁多。女子中满人着旗袍、罩马甲,喜穿高跟花盆底鞋,汉人则南方多系裙,北方扎裤脚,衣有大襟、对襟、琵琶襟之  相似文献   

15.
辽宁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在全国满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辽宁满族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满族传统体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挖掘、艇理、研究辽宁满族传统体育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与弘扬,是民族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辽宁满族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的视角分析了《宁古塔满族萨满神话》的人物设定、母题分析和表现手法等问题,诠释其文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宁古塔满族萨满神话》围绕民族神话的基本母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一定的语言音律和修辞手段展现其独特的神话魅力。  相似文献   

17.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2):I0003-I0003
大连民族学院东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10月,中心现有两个研究方向,即满族历史文化和萨满文化。中心崇尚严谨、扎实的学风,在萨满文化和满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充分利用东北满  相似文献   

18.
汉族不是文山地区的土著民族。清初改土归流前有少量移入,但相当一部分被当地少数民族同化。改土归流后,内地汉族移民大规模迁入文山地区,与各民族一起,共同开发文山。在与各民族的共同交流中,汉族移民传播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和先进文化,促进了文山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巩固边疆民族地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满州文化对京师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猎型的满州文化与农耕型的汉族京师文化,有冲撞,有吸纳,也有融合。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入关后的满足族对北京的明代宫殿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清代北京及京地区的建设中,满族的建筑文化对北京的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和民用建筑,以及苑囿行宫的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遗亦至今可见,满族入关后,强制推行满族文化,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造成民人的巨大苦难,在空间上形成了既有交叉,又各成体统的满,汉两个文化圈。  相似文献   

20.
满族服饰是满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是满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基于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满族服饰的进一步剖析,帮助人们真正了解满族传统服饰习俗,把握其世代传承发展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