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满州文化对京师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猎型的满州文化与农耕型的汉族京师文化,有冲撞,有吸纳,也有融合。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入关后的满足族对北京的明代宫殿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清代北京及京地区的建设中,满族的建筑文化对北京的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和民用建筑,以及苑囿行宫的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遗亦至今可见,满族入关后,强制推行满族文化,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造成民人的巨大苦难,在空间上形成了既有交叉,又各成体统的满,汉两个文化圈。  相似文献   

2.
在后金统治者建立清朝之后,来源于白山黑土的满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碰撞交融,产生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清代满族作家在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中,既吸收其先进的文学因素,又保留了自身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运用在文学创作中,使满族文学以自身的独特性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3.
清朝初年,满洲贵族依靠它的铁骑建立起全国性的政权,但是,这种政权还是很不稳固的,从清兵入关到平定“三藩”前后的几十年间,各地人民反清斗争此伏彼起。当时,江南汉族地主士大夫对于清朝的统治亦多持反对或不合作的态度。清统治者为了分化抗清力量,稳定统治,就竭力拉扰汉族地主,在用“武功”镇压反抗的同时,又开始从“文治”方面箱制思想、消弥人们的“反侧”之心,其方法则主要是实行了隋、唐以来封建统治者惯用的科举制度,为汉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道路。早在入关后不久,范文程就向顺治皇帝献策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顺治二年(1645  相似文献   

4.
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故宫作为明清两朝帝王宫殿,其规划建设必然与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试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思想对故宫建筑的规划格局以及建筑单体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满政府依靠开力夺取政权后,又采取武力易服的政策巩固统治地位,使汉族人民产生强烈反感情绪,而满族妇女穿的旗袍却能在汉族妇女中流行,有其内在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旗袍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符合中华民族妇女的审美观和穿着习惯,成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典范。因此,旗袍流行时间长、范围广,是服饰文化中一次成功的女装。  相似文献   

6.
陈汉军萨满祭祀是在清代八旗制度的基础上,满、汉文化互相影响和融合,形成的一种不同于满族萨满祭祀和汉族民香的独特的祭祀活动。陈汉军旗的萨满神谕作为陈汉军旗萨满祭祀神歌、仪式的基本载体,和满族萨满神谕、民香香卷相比,亦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 ,人类在建筑的建造活动中以及对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 ,始终离不开对人类自身活动属性的研究及对同时代和相关文化场的全方位的熟悉与掌握。纵观古今中外 ,世世代代相传的建筑文物、历史名城不都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最好的证明吗 ?披着神秘而和平外衣的悠远的爱琴文化 ,让我们想到了文明古城迈锡尼 ,想到了令希腊人民至今还引以为豪的渗透着古希腊文化艺术光辉的雅典卫城。“天子以四海为家 ,非壮丽无以重威” ,东方世界闻名的古都北京 ,拥有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宫殿建筑群 ,是中国千年建筑与城市文化之集大成者 ,从它的每一个空间 ,每一个建筑细部 ,我们都可以深刻洞察到当年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宗教文化生活 ,以及当时统治全国的哲学思想 ,深刻感受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脉脉相承的气息。反过来人们可以通过文学方式记录和总结社会城市与建筑的发展 ,例如 ,《考工纪》中有“匠人营国 ,方九里 ,城中九经九轨 ,旁三门 ,左祖右社 ,前期后市”记录了我国几千年封建都城建造型制 ,又记得《黄帝宅经》中云 :“宅者 ,人之本。人因宅而立 ,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 ,感通天地。”这句话是古人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了人与建筑的哲学关系 ,思...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在中原。但客家文化却不是中原汉族文化的照抄照搬,而是一种既存中原古意,又显南国特色的独特文化。客家文化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代表先进文化的汉族南迁移民带来的中源汉族传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主体,同时,客家先民在南迁途中及定居赣闽粤地区之后,吸收各地不同文化的有益成分,充实、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客家文化正是同化融合赣闽粤地区土著文化及周边各汉族民系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是汉族移民和新居地土著共同创造并将继续发展和丰富的全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在中原。但客家文化却不是中原汉族文化的照抄照搬,而是一种既存中原古意,又显南国特色的独特文化。客家文化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代表先进文化的汉族南迁移民带来的中原汉族传统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主体,同时,客家先民在南迁途中及定居赣闽粤地区之后,吸收各地不同文化的有益成分,充实、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客家文化正是同化融合赣闽粤地区土著文化及周边各汉族民系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是汉族移民和新居地土著共同创造并将继续发展和丰富的全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具有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尤其是满族历史遗存、民俗风情与民间文化独具魅力。如何在有效保护满族文化的前提下,将满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是辽宁省建设文化强省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满族文化资源既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充分动员民间力量,挖掘满族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张荣臻  焦亚南 《科技信息》2010,(29):I0111-I0111,I0119
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源源流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何向世界展示翻译好本民族文化或者本民族的一些社会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是翻译学的根本任务。详细了解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翻译给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者,也是翻译工作者的最大的欣慰。本文从民俗文化、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调节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代满汉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满族贵族凭藉权势,通过多种手段,获得大量汉人,采取强制措施,迫使旗内汉人迅速满化,但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经济,化落后,人口很少的满族人,吸收了大量的汉族化,又使八旗人员在清代中晚期大量汉化,所以,满汉交往与融合,成为清代满汉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壮族的戏曲剧种,可分为壮剧和壮师剧;壮剧依流布地域不同,又可分为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中,壮剧占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其文化传统深厚、社会影响广泛、艺术形态完整、剧团结构合理,显示出一个成熟剧种的特有品质。而走专业与业余剧团共同发展的道路,紧抓民俗与民生的生命线,则是壮剧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民歌是劳动人民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内心情感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吉林省流传的汉族民歌是由历代的汉族流民携带而至,经过吉林本土文化的长期渗透和影响,形成了浓郁的地方风格。同时,吉林又是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吉林汉族民歌具有较强的民族兼容性及深厚的民族意蕴。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注意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以"三节"为代表的民俗传统,在广大民众中拥有广泛的基础,是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魅力的极好形式.对它的产业开发还有利于繁荣经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射柳习俗是满族流传久远的风俗之一,契丹人的射柳习俗是一种制敌祭祖的萨满黑巫术,以柳为图腾的女真人接受了这种习俗并传而广之。从功能主义的立场上看,射柳习俗适应不同的需要,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并相应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看似相悖而不可能流传于其中的文化环境中存在。由此证明。功能在民俗产生扣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安宁河谷流域的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分析了河谷流域的汉、彝等民族习俗文化与地域性气候的关系,提出了根据地域性气候特征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得到的新鲜的方言口语,从汉语方言与汉民族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的关系上,分析汉语言文字对地方文学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和民俗文化的形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的散文创作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特别是在对故乡人事的回忆和描摹的散文以及在抗战时期逃难桂林的见闻日记里,丰子恺以清新趣味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民情风俗画卷。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民俗文化元素具体体现在,通过对饮食、方言俗语、人物称谓、岁时节日、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构成他的散文的一些主要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营造环境氛围,体现作品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从民俗文化是具有独特教化手段的教育资源、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民俗文化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民俗文化有利于道德境界的提升等入手,论述了民俗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出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