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灰色聚类分析中,把太原市西山矿区环境质量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研究对象,运用灰色聚类法对矿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定量评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把整个太原市西山矿区进行单元划分。将全区划分为70个有效单元.经过筛选确定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密度、地震强度、地面坡度、相对高差、矿层开采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矿层开采状况、灾害分布密度和规模大小十一个评估因子.由于原始数据样木中的各个输入数据值大小和单位都不同,为了避免评价结果受到数据样本数据绝对值大小和单位的影响,木文采用平均标准化方法,在应用数据样本之前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根据危险性评估的分类标准,确定了灰类白化函数.由公式计算出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根据太原西山矿区不同地质单元的地质要素实测值(聚类白化函数),计算出不同隶属关系的灰类的白化函数正然后计算出各加权聚类系数,即得不同隶属关系的聚类行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关系确定该地质单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文中以第26单元为例详细说明了灰色聚类法.按照该法依次求出其它单元所属地质灾害聚类类别,从而判断出各单元所属的危险性等级.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地形和岩性条件,按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将太原市西山矿区划分为三个区.木文用灰色聚类法两种方法对太原市西山矿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所得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太原市西山矿区实际情况基木吻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现场调查收集灾害点和区域地质环境数据,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到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在模糊综合评判时,由于评价因素较多,因此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集采用三级评价标准,即把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小、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大三类.确定了三个参评要素:地质环境条件、地质动力和历史状况,十一个评价因子,采用半梯形分布隶属函数曲线确定其隶属度.选用在传统的层次分析方法上有所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作为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确定了各评价要素、因子的权重值.然后进行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评判计算单元所属危险性级别.为定量评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把整个太原市西山矿区进行单元划分。将全区划分为23个有效单元.文中以第15单元为例具体说明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整个研究区运用该方法,计算出每个单元所属地质灾害危险性类别,从而判断了各单元所属的危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聚类方法提出一种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首先对数据的灰类限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确定白化函数,再结合白化函数和聚类叠加权重计算出聚类系数,最后按聚类对象的最大化原则归纳得出评价结果。用该模型评价合肥市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的日空气质量状况,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等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模型克服了AQI评估中以最大污染指标代替总体水平的缺点,解决了评估层面边界信息丢失的问题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不确定的最大隶属函数问题,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龙合至安德公路工程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根据沿线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性,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构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对该路段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进行综合定量研究。和现场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果对比,评估结果为拟建项目工程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灰色聚类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足,对其白化函数与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指数型白化函数建立了样本值与各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了零权重问题,修正聚类权法体现了各污染物在同一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应用改进后的灰色聚类模型对福州市2004—2008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6.
灰色聚类法在已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灰色聚类法用于已有建筑物可靠性鉴定中.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结构可靠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确定聚类指标、评定等级量化标准及聚类灰类.通过构造白化权函数进行灰色聚类分析.灰色聚类法,不仅能够相当正确地判别结构的可靠性等级,而且在灰色聚类系数矩阵中显示了各样本对于不同鉴定等级的隶属程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灰色聚类模型的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提出了采空区危险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从具体工程地质出发,分析了影响采空区危险性的诸多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灰色聚类权值,根据实测数据确定了白化权函数,建立了灰色聚类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灰色聚类系数和采空区危险性级别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应用该模型对贡北金矿10个采空区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模糊综合评判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在工程实践中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构建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估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环三都澳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估方法在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中有着较好的适用性,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对推动区域旅游平衡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灰色综合评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空气质量的不确定性,引入灰色综合法对晋城市5个监测地点在三年中的大气质量进行灰色综合评估,评价因子为SO2、NO2、PM10.通过计算白化函数、灰聚类与聚类系数,最终确定出各灰类的污染级别,并找出最大贡献因子。评价结果与晋城市环境质量相吻合,可以作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芜湖城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基本原理和聚类分析法,提出灰色聚类法,对芜湖城市郊区土壤系统重金属元素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此法先确定灰类白化函数,并引入修正系数对白化函数进行修正,避免分级标准值的误判,同时对污染物实测值进行合理的权重处理,由灰色聚类结果表明:鸠江区为Ⅱ级,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为尚清洁,其它三个点均为起始污染,其中西江区较好,四山区最差.得出土壤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一致,说明运用模糊聚类法是一种适用于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煤炭长期开采不仅能导致城市面临资源枯竭,也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采空区沉陷及各类次生灾害等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制定有效矿区灾害风险管理和城市转型策略,维护社会稳定并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本文以以抚顺西露天煤矿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感知心理测量方法,基于田野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区地质灾害公众风险感知整体处较高水平,且各区域间存在差异性;煤矿区地质灾害风险感知的诗歌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居住距离、灾害经历损失、预警知识、应急知识、对政府监测预报准确率的信任、对政府应急防御能力的信任、对政府预警信息时效性的信任、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任。基于此,针对韧性城市理念构建自下而上公众参与机制,以期为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资源枯竭城市韧性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选取灾害点密度、坡度分布、地貌类型及高程、岩土体类型、水系分布、断裂发育程度、降雨量分布、人类工程活动强度8个评价指标因子参与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根据各评价指标因子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MAPGIS为每个评价指标因子图层赋属性。基于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了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工作;区划结果分为高、中、低3种危险性区,结合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成果和发展规划,为汉阴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及群测群防提供一些理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5.12"地震重灾县———青川县(青川生命线道路沿线)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产生崩塌及影响其稳定性的9个因素为评价因子,将崩塌危险度分为无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4个等级,建立了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崩塌危险度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青川生命线道路沿线崩塌灾害点进行评价,将此评价结果与经典灰色聚类法所得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崩塌危险度评价模型所得的评价结果比经典灰色聚类法所得的评级结果更接近于现场专家勘查结果。由此可见,采用这种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模型对崩塌危险度进行快速、科学、有效地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中一个关键部分就是评价指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和指标权重的准确度将直接关系到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以古交市采煤区为例,根据调查资料统计了因煤矿开采造成的各种地质灾害,分析了各种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及煤矿地质灾害的环境效应,得出采煤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严重的结论,为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及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质灾害对新城区建设是一种现实和潜在的威胁。通过对郑东新区自然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对未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采用数学方法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分区,提出新城区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水、火、瓦斯、顶板、煤尘是煤矿的五大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矿井的地质构造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这些灾害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着巨大的威胁。因此针对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灾害的预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地形坡度、地层岩性、到地质断层距离、到地面水体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和到交通干线距离为评价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对重庆市涪陵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涪陵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极重度危险、重度危险、中度危险、轻度危险和无危险5个等级,涪陵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乌江沿岸带、黄草山和武陵山两山生态控制区以及境内人口密集的城镇建设区,中度以上危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江新妙镇、石沱镇、珍溪镇;西南坪上的北部高山区;沿乌江江南城区和白涛片区以及武陵山的南部地区等,这些沿江、沿河区域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地形特征以及不良的人为活动,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地势平坦地区。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小震大灾”的原因是前期干旱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在暴雨作用下引发大量次生灾害。在小震大灾的岩土性质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和极端干湿气候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利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震后灾区泥石流易发性进行了快速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面积分别为6865.87 km2、15102.72 km2、9869.06 km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牛栏江沿线,呈带状分布,以及受地层岩性的影响呈岛状等不均匀分布,今后在进一步的极端气候影响下,区域泥石流灾害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