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Ⅰ.加压一次交换制稀土-Y型分子筛 目前国内外生产用于石油裂解催化剂的稀土-Y型分子筛,一般是采用二交二焙工艺。 H.S.Sherry的八面沸石型分子筛La~(3+)—Na~+交换等温线工作表明,交换分两步:快的一步是La~(3+)水合离子交换大腔中的Na~+;慢的一步是交换β笼中的Na~+。慢的原因是La~(3+)水合离子(直径7.92)要通过β笼窗口(直径2.6)进入β笼需脱水(脱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量了氢、钠型丝光沸石的交流电导。由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得到其电导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4.742KJ/mol和48.576KJ/mol;对离子的迁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昶旭煤矿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采用碱熔法制备NaX型分子筛,利用FTIR、XRD、SEM、BET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分子筛投加量、废水初始pH值以及吸附温度对NaX型分子筛吸附废水中重金属Cd~(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煤矸石为主要材料合成的NaX型分子筛化学组成通用公式为3.5Na_2O·Al_2O_3·2.9SiO_2·150H_2O,合成条件为陈化时间6 h、晶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0℃和12 h,结构为八面体晶体形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06.7 m~2/g)和总孔体积(0.242 m~3/g).在分子筛投加量为2 g/L、废水初始pH=5、吸附温度为室温(25℃)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对Cd~(2+)(100 mg/L)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三个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效果进行比较,NaX型分子筛吸附Cd~(2+)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00.11 mg/g.研究结果对利用煤矸石制备分子筛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为其资源化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La~(3+)-NO_3~--H_2O和Zn~(2+)-NO_3~--H_2O体系的电势-pH曲线分析和La(OH)_3/ZnO混合共沉积膜的分解温度计算等热力学方法,预测了La~(3+)、Zn~(2+)在NO_3~-离子溶液中的电化学沉积机理及混合共沉积膜的热分解过程.在含不同La~(3+)离子浓度的0. 01M Zn(NO3)2和0. 1M KNO3电解液中采用阴极恒电位电沉积技术成功制备出La2O3/Zn O混合共沉积膜.通过对混合共沉积膜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D-DSC)表征,发现上述热力学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5.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_2和稀土离子Eu~(3+)、Y~(3+)、La~(3+)、Tb~(3+)、Dy~(3+)及Fe~(3+)掺杂的TiO_2,并以之为催化剂进行在超声波氙灯照射下降解氨氮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或Fe~(3+)掺入TiO_2后使TiO_2光响应范围向可见光拓展,提高了氨氮污水的降解率;Fe~(3+)和稀土离子共掺杂后,La-Fe-TiO_2、Eu-Fe-TiO_2和TbFe-TiO_2氨氮污水降解率均比单掺杂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不同阴离子条件下六元瓜环(Q[6])与La(NO3)3自组装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HNO3溶液中,Q[6]与La~(3+)离子形成1∶2配合物1,La~(3+)离子与两个Q[6]羰基氧原子配位,配合物1阳离子通过游离NO_3~-阴离子与配位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超分子链;而在HCl溶液中,Q[6]与La~(3+)离子也形成1∶2配合物2,但组装模式与配合物1不同,La~(3+)离子与三个Q[6]羰基氧原子配位,Q[6]空腔同时包结1个NO_3~-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形成分子胶囊结构,配合物2阳离子通过配位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形成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Li~+筛前驱体Li Mn_2O_4(LMO),并对水浴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溶液p H为6、反应时间为6 h时合成的样品结构最为稳定,掺La~(3+)后得到Li La_(0.01)Mn_(1.99)O_4(LLMO)。利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表观形貌,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确定元素的化学状态,并对溶损率、吸附容量和重复利用率进行考察和对比。结果表明:掺La~(3+)后的LLMO对Mn~(3+)溶损率与LMO相比下降了近34%,经5次循环实验后,LLMO吸附量仍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4.32%(21.3 mg/g),高于LMO的77.37%。由此可见,掺杂La~(3+)能有效地改善溶损问题,利于离子筛的循环与再生利用,且其对盐湖卤水有较好的离子选择分离性,为稀土掺杂LMO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在氨化环烷酸中加入添加剂z,能使La~(3+)、Y~(3+)、Na~(3+)很好地分离。分析讨论了不同添加剂对氨化环烷酸分离稀土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Nd~(3+)、Ho~(3+)、Er~(3+)离子与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HPMDCP)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钕配合物的组成比为 Nd~(3+):HPMDCP=1:3.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 La~(3+)、Nd~(3+)、Dy~(3+)和 Y~(3+)固态配合物的组成为 RE(PMDCP)_3·2H_2O,并考查了红外、紫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0.
在B3LYP/6-311 G(2d,2p)理论水平上对R -SiF3(R=Li,Na,K)各构型进行结构优化,NBO原子电荷分析用NPA程序.用同样的理论水平上对R -SiF3(R=Li,Na,K)进行零点能、总能、焓、相对能量计算和碱金属离子亲和能计算,计算出能量结合频率分析确定配合物构型的稳定性.优化的几何构型、NBO分析表明R (R=Li,Na,K)和SiF3形成的是离子偶极型配合物.Li ,Na ,K 形成最稳定分子的亲和能分别是90.46KJ/mol、57.52KJ/mol和37.83KJ/mol.足够大的锂离子亲和能表明锂离子吸附SiF3的配合物能被锂离子吸附质谱仪探测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进行了掺ZnO,快烧波特兰水泥熟料的易烧性研究,提出了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熟料形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活化能.研究表明:快烧条件下,掺加少量ZnO即可较大地改善易烧性;熟料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由扩散控制,满足Ginstling—Brunshtein方程;掺ZnO1.5%使熟料形成活化能从不掺ZnO的124.59KJ/mol降至52.12KJ/mol,降低了58.17%.  相似文献   

12.
对POCl3与对苯二酚缩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机理作了推测,提出了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宏观动力学测定表明反应拟为一级,其表观活化能为86.2kJ/mol.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Na2ZnSiO4纯相的微波固相合成,讨论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测定了它的电导率,其导电活化能为83.4KJ/mol。  相似文献   

14.
在微型反应釜中,进行了兖州煤的加氢液化动力学试验,并用四氢呋喃、苯和环已烷将液化产物分离。结果表明:在液化过程中确实存在前沥青烯、沥青烯等中间组分,且随反应时间延长依次出现最大值,油、气一开始就有,但主要是在后面反应中生成的。采用微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表现活化能,煤裂解为50~71KJ/mol,由沥青烯或前沥青烯生成油为71~130KJ/mol,同时也探讨了引起速度常数随时间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MNDO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丙烯氢原子[1.3]σ异面迁移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以协同,非同步的途径进行,新键生成落后于旧键的破裂.本文计算所得的反应活化能为397.7kJ/mol,并从反应过程能量解析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该反应属对称允许但实际上却难以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四缩水甘油基环氧树脂(AS-70树脂)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固化反应。采用DSC法测定了固化反应热效应和反应速率,求得固化反应活化能为51.5KJ/mol;用TGA测定了浇铸体的热分解温度,表明AS-T70树脂的耐热性较好;用FT-IR跟踪固化反应过程中环氧基团特征吸收峰(906cm~(-1))的变化,求得的固化反应速率与DSC法测定的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复阻抗频谱技术,研究Bi-Mo系丙烯选择氧化催化剂助催剂Fe的不同量与电导活化能和催化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Fe/Bi小于4/6时,电导活化能由没加Fe时的485kJ/mol降于160kJ/mol.这时丙烯氧化为丙烯酸的选择性明显增加;Fe/Bi超过该限度后,电导活化能上升,选择性下降,此现象与体系中钼铁酸铋固溶体的形成和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19.
聚醚酮酮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G-DTG方法研究了聚醚酮酮的热分解过程,得到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为204KJ·mol-1,热分解反应为一级,热分解符合无规引发裂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