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磊  张凤元 《科技信息》2010,(17):17-17,166
构造一种新型三值函数并命名为杂交桥函数,该函数矩阵的行向量来自沃尔什函数矩阵和桥函数矩阵的行向量,取杂交桥函数的列向量作为新的函数序列。该函数序列突破了一般桥函数序列中对零的个数的束缚,综合了沃尔什函数序列和桥函数序列各自的优点,大大拓宽了函数序列的研究范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序列复制生成理论和桥函数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灰色函数的连续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灰数的四则运算及灰函数的定义,并给出的灰函数的白化方法.白化函数是实函数,实函数的分析性质如连续性、可微性是非常明确的,因此,用白化函数来刻划灰函数的性质,就使灰函数像实函数一样,具有明确的经典分析性质,为灰函数的分析及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了灰函数是实函数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将随机特性引入函数逆P-集合,对函数逆P-集合进行改进,给出随机函数逆P-集合的概念与结构。随机函数逆P-集合是由随机函数内逆P-集合与随机函数外逆P-集合构成的有序集合对。随机函数逆P-集合是函数逆P-集合的扩展,函数逆P-集合是随机函数逆P-集合的特例。在随机函数逆P-集合的基础上,给出随机函数逆P-集合的随机性定理与随机函数逆P-集合的属性依赖关系定理。随机函数逆P-集合的提出扩大了函数逆P-集合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从可测函数的定义出发根据可测函数的判定方法,总结推导出复合函数,多元函数及幂指函数等函数的可测性的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5.
Appell 函数和 Humbert 函数在双变量超几何函数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受到 Brychkov 和 Saad 建立 Appell 函数的积分表达式的启发, 通过对双变量超几何函数与一般超几何函数积分, 建立了一些双变量超几何函数的积分表达式, 其中包含了很多 Appell 函数与 Humbert 函数的积分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3种符号函数研究分片函数及其导数的解析表示.首先,利用实例和第1种符号函数的特性讨论一元分段函数及其导函数的表示,并给出了连续可导的分段函数及其导数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其次,利用实例及第2种符号函数的特性研究多元分片函数的偏导数及其简化表示.最后,借助第3种符号函数探究单增跳跃函数广义导数的解析表示.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分从属性质,根据目标函数与广义Bessel函数的变换关系,定义了可容许函数类。由可容许函数类性质定理,分析出广义Bessel函数属于函数类的等价条件,进一步改变参数条件得出广义Bessel函数属于函数类的其他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含有2个变量的正则函数,所谓的双正则函数.正则函数是单复分析中全纯函数在高维空间的推广,全纯函数的经典函数理论如Morera定理,开拓定理等都可推广到正则函数,同样也可推广到双正则函数.以双正则函数的柯西积分公式为基础,得到了双正则函数的Morera定理,开拓定理,平均值定理.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一种新的negabent函数的构造, 基于此构造和已有的bent函数的构造, 得到了一种bent-negabent函数的构造;分析了一类由4个函数级联所得函数的性质, 给出了这类函数为negabent函数的必要条件;给出了bent-negabent函数的一种直和构造。  相似文献   

10.
从数学函数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关于函数符号、组成函数的要素、中学数学函数概念和现代函数概念的区别等问题,用数学美学的观点审视函数概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著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环节是在语流中模仿普通话的节律。停延作为节律的基础,确定了语流中的音步组合,进而关系到协同发音、连续变调等一系列语音现泉。停延的研究对于普通话的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提供的60篇短文为语料,对于文中的停顿做出了定量、定性的分析:普通话的音步组合层的平均长度为5—7个音节,影响各篇短文音步组合层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文体风格。该文根据60篇短文的语音资料,提出了设置句中无标点停顿的语义原则、语法原则、语用原则。根据语义原则,只能在有助于语义表达的地方停顿。根据语法原则,只能在构成语法结构的地方停顿。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构成了非语法停顿,那是为了满足节律的需要。根据语用原则,人们通过对语境的分析,以停顿为手段,实现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和节奏的匀称感。文中以大量例句,对各种语法结构中的语音停顿现泉进行比较说明,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项目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分析了石油勘探开发建设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然后从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技改项目评价四部分讨论了项目评价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新的项目评价系统。指出:新的项目评价系统与传统的评价系统[1]的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项目中评价内容,并且对其它大、中型建设项目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4.
探测了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对BF80菌生长和降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05%-1%的蛋白胨能促进BF80的生长却抑制该菌的苯酚降解,这种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酵母粉对BF80生长和苯酚降解均有促进作用,在最适浓度0.1%的情况下其生长量OD600达到1.578,苯酚降解率上升到99.21%;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BF80的生长和苯酚降解几乎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动因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的审美能力、“史”的认知能力、“论”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建构中国古代学审美理论体系的动因,从注重古人创作和审美的实际、用今人的观点来透视、把定向观照和多向思维结合起来等方面探讨了建构这种理论的方法。目的在于使中国古代学理论的研究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既有本土性又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6.
观察比较三个甘草种1~4年生主根及根茎内部结构,主根共同特征和次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基本相同.各年主根增粗主要是次生维管束个数稍有增多,射线、木射线伸入根中心,致使细胞增多、增大.根茎具有茎次生结构.三个种的粉末可看到淀粉粒、纤维、导管、品鞘纤维、射线薄壁细胞、筛管、棕色块、木栓细胞.  相似文献   

17.
针对周期间歇性脉冲负载对蓄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优化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引入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源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蓄电池比能量大和超级电容器比功率大的优势.选择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直接并联的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结构进行改进.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应用于周期间歇性脉冲负载的蓄电池单一电源、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和改进型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进行对比仿真研究,同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改进型被动式结构复合电源相比于其他两种电源,由于超级电容器对蓄电池功率的充分补偿,蓄电池放电过程得到优化,伴随着放电电流曲线更加平滑.  相似文献   

18.
三昧:佛教审美感悟的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对中国古代学创作和审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问题。而在感应外物的心理知觉上与学审美究竟有何内在联系及区别,则又大多语焉不详,或详而无纲、油水分离。笔从佛教教义中拈出“三昧”两个字,深入探寻佛教审美感悟的主要方式,分析它与庄子“心斋”及俗人梦幻的同异,这对中国古代学审美理论的梳理和建构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语言隐喻性本性的阐述,提出了隐喻同样是人类理性的题中应有之义的思想.并以数学史中逻辑与直觉、精确与模糊的互补性,科学范式中的人文价值因素为佐证,论述了隐喻是科学与人文互补整合机制的一个方面或环节。而理性忘却了其隐喻的基础和功能,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全球性问题)。文章通过对科学前沿有关“不确定性”信息的反思.认为“不确定性”并不是什么“科学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预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范式的诞生乃至一场新的科学革命的来临。其核心是超越旧的理性形式、建构新的理性形式。  相似文献   

20.
The discovery of the prolific Ordovician Red River reservoirs in 1995 in southeastern Saskatchewan was the catalyst for extensive exploration activi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more than 15 new Red River pools. The best yields of Red River production to date have been from dolomite reservoir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of dolomitization is, therefore, crucial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connectiv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eterogeneity of dolomite reservoirs.The Red River reservoirs in the Midale area consist of 3~4 thin dolomitized zones,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about 20 m, which occur at the top of the Yeoman Formation. Two types of replacement dolomite were recognized in the Red River reservoir: dolomitized burrow infills and dolomitized host matrix.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lomite suggests that burrowing organism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the fluid flow in the backfilled sediments. This resulted in penecontemporaneous dolomitization of burrow infills by normal seawater. The dolomite in the host matrix is interpreted as having occurred at shallow burial by evaporitic seawater during precipitation of Lake Almar anhydrite that immediately overlies the Yeoman Formation. However, the low δ18O values of dolomited burrow infills (-5.9‰~ -7.8‰, PDB) and matrix dolomites (-6.6‰~ -8.1‰, avg. -7.4‰ PDB) compared to the estimated values for the late Ordovician marine dolomit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modification and alteration of dolomite at higher temperatures during deeper burial, which c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its 87Sr/86Sr ratios (0.7084~0.7088) that are higher than suggested for the late Ordovician seawaters (0.7078~0.7080). The trace amounts of saddle dolomite cement in the Red River carbonates are probably related to "cannibalization" of earlier replacement dolomite during the chemical comp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