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虾夷扇贝在浙江南麂列岛生长与生存的适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夷扇贝在浙江南麂列岛海区的生长与生存适温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养殖方式为延绳式笼养,试验用贝平均壳高6.21 cm,平均体重为31.8 g。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水温范围17.1~20.3℃,第二适宜生长水温范围14.1~17.1℃。壳高日增长率(H)与水温(T)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H=-0.002 8 T2 0.102 5 T-0.788,R2=0.957 2,由此求得最适生长水温为18.6℃。耐温上限试验得死亡率(P)与水温(T)的关系为T=-0.000 3 P2 0.050 2 P 23.791,求得最高正常生活水温为23.8℃。连续3 d水温达25.0℃时,日死亡率为3.17%,累积死亡率为13.5%;连续3 d水温为25.5℃时,日死亡率为15.3%,累积死亡率为59.5%。该研究结果能为今后南方海区虾夷扇贝规模化商业性养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沈煌华 《科技信息》2009,(25):I0373-I0373,I0379
美国红鱼幼鱼全长50~110mm,养殖水温在16~30.5℃的范围,经183d网箱养殖,最大全长达到440mm,最小全长达到380mm,平均全长达到410mm,最大体重达到1300g,最小体重达到750g,平均体重达到980g。再经320d网箱养殖,水温在6-30.5℃范围,全长达到610-685mm,体重达到2700-3780g,性腺发育成熟,于网箱中人工催产获受精卵1200g。  相似文献   

3.
虹鳟鱼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鳟鱼Salmo irideus Gibbons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鲑科Salmonidae,是一种冷水性鱼类,繁殖季节在1、2月份,根据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的记载,每年“冬至”过后雌鱼开始产卵,一直到“惊蛰”前后,持续两个多月。虹鳟鱼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胚胎,一直到孵出卵膜,都在水温比较低的流水中进行。因此,对其胚胎发育的概况有所了解,实属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水蛇生长率与死亡率的测定,研究了水温与中国水蛇生长和生存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个过程,特定生长率(S)与水温(T)存在极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S=0.0021T2-0.0748T+0.7984(R2=0.8475,P0.01);在高温与低温条件下,水温与死亡率(D)均存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分别为T=-0.0349D2+0.8345D+28.895(R2=0.763,P0.01)和T=0.0069D2-0.4007D+13.621(R2=0.612,P0.05)。结果表明,中国水蛇适宜生长水温范围17.81~31℃,最适生长水温范围26~30℃,能耐水温上限31~33.88℃,能耐水温下限7.80~10℃。该研究为今后中国水蛇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收购野生似鲇高原鳅、池塘养殖、人为催情、人工采集鱼卵及精子、体外授精常温孵化的技术路线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使似鲇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成为现实。共收购野生似鲇高原鳅亲鱼36尾(♀24尾,♂12尾),孵化鱼苗97.6万尾,平均每尾♀鱼产4.66万尾。试验表明,在池塘养殖野生2.5年龄的似鲇高原鳅,注射PG+HCG人为催情12-24小时可以发情排卵,通过人工采集鱼卵精子能够体外授精.受精卵在水温9℃~11℃(96~120个小时)或水温在11℃~13℃(72~96个小时)孵化出鱼苗。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神仙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不同的饲养水温条件下,研究神仙鱼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pH7.5、反应时间10min时,蛋白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6.9、反应时间5min时,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pH7.5、反应时间60min时,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16~25℃养殖水温条件下,3种酶的活性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水温均为25℃,但均与22℃时的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水温为22℃,但与25℃时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分别设置5个养殖密度(80、160、240、320和400ind/m3)和5个温度(18℃、22℃、26℃、30℃和自然水温),经过30 d的养殖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在设施养殖中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摄食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净增重240和160ind/m3两密度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6℃组生长最快,摄食效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生长率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SGR=2.4328-0.0041SD(r2=0.9948);养殖温度和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曲线相关,其回归方程式为:SGR=-0.0049T- 0.2669T-1.7871(r2=0.9645),当水温为27.2℃,瓦氏黄颡鱼幼鱼的特定增长率为最大1.847,表明瓦氏黄颡鱼幼鱼最适生长水温应在26~29℃之间.  相似文献   

8.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甲鱼是非常胆小的动物,喜欢安静,因此要选择远离工厂、民舍和交通流量少的地方进行养殖。如果附近没有这样的地域,只得座落在寒冷的风口地,那么在周围最好有温泉水或有大量排放温水的工厂。如果上述条件都不具备,养殖地只能选择在较冷的地方,采用人工加温养殖。 二、养殖的水温 为了解养殖甲鱼的适宜水温,用稚甲鱼进行了试验,结果在25℃以上,甲鱼摄饵较好,20℃以下则不好,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孵化后10 d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采用5组不同水温(16℃,22℃,28℃,34℃,自然水温)进行温控处理,从40 d时每10 d进行一次取样测量,通过比较各组小黄鱼的全长、体重,计算日增重量、全长和体重增长率,探明温度对小黄鱼早期生长的影响和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小黄鱼在低温16℃组中生长发育缓慢且存活率只有16%;32.4±0.5℃是小黄鱼的初始致死温度,当达到34℃时全部死亡;22℃组在前期加温阶段和自然水温组比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养殖至90 d,全长、体重和自然水温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28±0.5℃是小黄鱼的适宜生长温度,当养殖至90 d时,28℃组与自然水温组相比平均全长、体重差异显著(P0.05)。70~90 d是小黄鱼平均日增重较多的阶段。综上所述,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高温对小黄鱼早期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鳖是我省名优鱼养殖的热点之一。但这种鱼是用肺呼吸的水陆两栖动物。它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8-31℃,这样呼吸正常,食欲旺盛,生长最快;如水温超过33℃以上,则呼吸加剧,食欲减退,体质瘦弱,生长很慢,且易罹病死亡。每年从6月起到9月底止,是我省大部地区高温季节,不仅时间持续长,且表层水温常超过35℃,中下层也有33℃,对我省新兴的水鱼养殖业造成很大威胁.如何在夏秋季高温期做好水鱼饲养管理工  相似文献   

11.
所谓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海水。这种深层海水,具有以营养丰富、温度低(一般在1℃~9℃)、清洁少菌三个特点而倍受注目。它的开发利用,目前已经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深海鱼类的人工养殖。过去,饲养生活在海平面300米以下的鱼类,一直是个大问题。如今若利用深层海水,就可望解决这一难题。二是龙虾及虾苗的大量生产,深层  相似文献   

12.
海水养殖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 g,体长38.5~42.9 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 314.17~31 328.99 mg/h,耗氧率为63.93~102.14 mg/kg·h,窒息点为0.51~0.63 mg/L.在一定范围内杂交鲟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提高;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pH值对杂交鲟的耗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与淡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自然海区生长的礁膜幼体,在秋季水温20~21℃时开始出现。1至2月份,水温低,礁膜幼体生长缓慢,3月份,水温上升,是礁膜生长的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海区水温上升至20~21℃时,礁膜的营养细胞开始转化形成配子囊,是礁膜繁殖的盛期。室内培养结果与此大致相同,也是水温15℃以上时,礁膜配子体出现生长高峰,水温20~21℃,光照3000~40001x时,有利于礁膜配子体形成大量配子囊。本文还讨论了水温、光照与礁膜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从山东购进栉孔扇贝苗,在浙江省苍南县沿海混水海区进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在苍南沿海有条件选择性的正常生长发育,养殖的一年贝亩产鲜贝1t多,达到原产地中产水平.5月底水温上升到20 ℃,扇贝进入快速生长期,判断苍南沿海栉孔扇贝生长适温15~25℃,经济收获期在7月中旬前.还就苍南栉孔扇贝养殖产业化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是当前国内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式,而水温的变化影响到浮游动植物生长甚至溶解氧等相关特性进而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在恶劣天气下尤为明显.为了指导渔业生产,了解养殖池塘水温在冬季低温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西溪湿地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区内的池塘为例,观察两种不同覆盖水面下0.3 m和0.6 m的水温变化情况,发现冬季极冷天气下有漂浮植物覆盖的水面在0.6 m处最低、最高温度值明显高于没有植物覆盖同一水面的最低、最高水温,最高增温幅度能达到3.25℃,最低温增幅有1.83℃;处理组与对照组在0.6 m水深处水温的最低值、最高值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漂浮水生植物对一定深度的水体起到保温作用,再加上漂浮植物自身对水体的营养物质吸收,均有利于养殖池塘的水生生物越冬和水质净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池塘陆基围隔实验,研究了恶劣天气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水体的影响,早晨7:00平均水温29.2~29.6℃,溶解氧平均3.9~4.6 mg.L-1,pH值平均7.7~8.1,下午6:00平均水温31.5~31.6℃,溶解氧平均5.2~5.8 mg.L-1,pH值平均8.3~8.8,实验期水体平均盐度3~5,水体理化因子组成及变化范围控制在对虾生长最适要求.各围隔养殖水温、溶解氧和pH昼夜差异显著,高温晴好天气水温和pH昼夜差明显加大,台风和强降雨使水温和pH下降.养殖水体化学耗氧量平均10.41~12.64 mg.L-1,透明度平均20cm,二者主要受藻类培养和对虾养殖时间影响.恶劣天气和水体藻相对养殖水体环境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适合大鲵生活的各类水体环境因子以利于大鲵的保护和人工养殖,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保护区内9条溪流中的11个断面和室内大鲵饲养池进行了水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大鲵适宜于生存在清澈透明、水流速度缓慢、水温为9~25℃、pH值为中性或弱碱性、溶解氧含量高、硬度大、COD低于15 mg/L、TP低于0.02 mg/L的清洁水体中.  相似文献   

18.
白斑狗鱼池塘养殖技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斑狗鱼是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特有鱼种,属冷水性、大型凶猛鱼类.适应水温0~30℃,最佳生长水温23~28℃.生长速度快,在活鱼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150~300g的苗种,只需80天养殖即可长成550~1000g的商品鱼.天然水体中自斑狗鱼体重最大可达40kg.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0月~12月分别在浙江奉化潮头渡、宁海大佳河进行了羊栖菜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羊栖菜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10-12月,4-6月份,水温15-23℃为其快速生长期,水层20-30cm生长正常,过浅有烂菜现象,过深生长缓慢,养殖方式以软式浮筏为最佳,在网箱养殖的海域大量养殖海藻能改善水质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0.
白斑狗鱼是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特有鱼种,属冷水性、大型凶猛鱼类。适应水温0~30℃,最佳生长水温23~28℃。生长速度快,在活鱼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150~300g的苗种,只需80天养殖即可长成550~1000g的商品鱼。天然水体中白斑狗鱼体重最大可达4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