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应市场需求设计了一款便携式TSP采样器,该采样器采用增强型51内核的单片机STCl2C5A60S2作为控制器,定制段式大屏幕液晶显示,24位模数转换芯片HX711与差压传感器M1210配合检测流量.并利用流量偏差信号控制抽气泵,实现自动恒流采样。经使用,证明该采样器具有功能强、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线式流量计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空气质量流量的传感器.介绍了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恒流和恒温2种工作方式下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推导出了2种工作方式的流量方程.研究了温度补偿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处理方法,对所设计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进行了标定及输出结果的拟合,结果表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能够进行空气流量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注塑机螺杆腔温度控制精度和可靠性,运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注塑机螺杆腔温度自动调节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螺杆腔进行温度检测并以闭环控制方式进行恒温控制.实验仿真结果和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控制精确.  相似文献   

4.
余文捷  曹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67-3469
针对焊接电源储能电容传统充电方式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稳定高效充电的恒流充电系统。设计中,以dsPIC33FJ64GS610作为控制核心,采用PI控制算法,实现恒流控制。介绍了该充电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控制策略以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激磁电流(谐振电流)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动态辨识的恒流控制策略。该方法从能量分析的角度,建立了系统谐振回路中能量存储、供给与耗散函数,通过分别建立系统周期内与周期间的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了系统反射阻抗的辨识函数。该方法提出了采用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输入电压以实现谐振电流恒流的控制方案。基于系统输入电压与谐振电流峰值包络的函数关系,结合Buck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函数关系,建立了系统的恒流控制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的参数辨识环节仅需采样原边部分的谐振电流和电压过零采样数据,简化了系统的采样系统设计。而基于参数辨识的恒流控制律不需要复杂的算法计算,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压力机其温度不易直接测量,控温较困难。本文从加热的原理出发,引入了单片机恒流控制,并给出了用单片机实现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液体送料系统中多种液体定量送料及实时远程监控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C/S监控模式的多台微型泵恒定流量控制系统.介绍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流量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通信,通过CAN总线实现多通道流量信号的采集及微型泵驱动电机的速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流量闭环恒流控制,基于C/S模式实现微型泵流量的实时远程监控.试验证明系统模糊控制可以较好地实现液体流量的恒流闭环控制,同时C/S模式也很好地实现了流量的远程监控.该系统方案在实时监控多种液体定量送料场合有一定的参考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LED的频闪现象,设计了一款原边反馈反激式数字化恒流控制驱动电路.推导了该电路的软启动/恒流切换依据,给出了恒流控制原理,构建了数字控制器的内部结构.软启动/恒流切换模块的设置可以有效抑制浪涌电流,确保Flyback变换器平稳进入恒流状态;基于恒流控制原理设计了去磁时间采样及计数器调制模块,与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协同工作,达到了自动调节开关导通信号的目的.采用ModelSim与Simulink软件联合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lyback变换器运行在恒流状态时去磁时间与开关周期的比值恒定,输出恒流约为320 mA,电流纹波0.38%,驱动电路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  相似文献   

9.
精密机床温度控制技术是实现精密加工技术的一项长远的基础性研究.用恒温油液喷淋机床是减小精密机床热变形、提高热稳定性和改善零件加工精度的途径.为了得到恒温油液,作者对机床油液恒温控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模糊控制器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其温控精度可达到±0.2℃.  相似文献   

10.
系统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技术,针对串联谐振全桥逆变电路,利用MATLAB建立了系统自适应模糊PID输出功率控制仿真模型,并给出了电路仿真波形.结果表明,系统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法,能够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对PID参数进行在线修改,以满足不同时刻的功率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对PID参数自整定的要求,使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实现逆变电路的恒功率输出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点焊微电脑控制器恒流控制的设计思想,并根据点焊的基本过程介绍了由单片机组成的点焊控制器的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持锅炉恒温水箱的温度,采用改进PID控制方法,并对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给出锅炉恒温水箱的工作原理,建立锅炉温度传递函数。引用PID控制方程式,采用免疫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实现PID控制器参数实时优化,通过仿真验证优化后锅炉恒温水箱温度输出误差。结果表明:采用传统PID控制方法,恒温水箱温度输出误差最大值为5℃,误差波动幅度较大;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恒温水箱温度输出误差最大值为3℃,误差波动幅度幅度较小;而采用改进PID控制方法,恒温水箱温度输出误差最大值为1℃,误差波动幅度最小。采用免疫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参数,能够提高锅炉恒温水箱温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以控制生化传感检测中的样液温度保持恒定为目的,基于自适应增量PID算法,设计了一种精确控制样液温度值的恒温系统.首先,该系统以MSP430微处理器为系统核心,并设计了驱动半导体制冷片的驱动电路;其次,理论证明了自适应增量PID温度控制算法,并用MATI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该算法可以根据温度的误差条件自适应调整参数.结果表明,设计的自适应增量PID控制的恒温系统可以对温度进行快速精确控制,使其稳定误差在±0.5℃,能够满足生化传感检测样液中温度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恒温水槽也称之为恒温水浴锅、电热恒温水浴和恒温水箱,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和准确的示值,直接影响产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判定的客观性。该文从温度和湿度两方面对恒温水槽进行校准,对巡检仪传感器测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确定环境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产品下一步性能试验出具可靠数据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怎样由单片机实现恒温烘箱的恒温控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流程图作了系统的描述。具有键盘温度给定值、LED显示温度值和温度越限报警的功能,实现自动控温。  相似文献   

16.
基于PLC的微波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PLC控制的微波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以工业高功率微波加热器为研究对象,用S7-200PLC及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组成基本控制单元,使加热器内温度保持恒定。针对微波加热器内温度系统的大惯性、非线性特征,采用模糊控制算法来对温度进行处理,克服了传统PID算法参数调整复杂、超调量大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对温度采用模糊控制能获得较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特性,能够满足工业领域恒温加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温度分布函数及其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分析了3种情况下冷、热两种流体在间壁式单程换热器两侧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当两侧恒温时,温度分布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一侧恒温一侧变温时,有温度变化流体的热容流量大小影响其温度分布线的单调性和凹凸性;当两侧变温且两种流体并流时,冷、热流体热容流量的大小影响温度分布线的单调性和凹凸性,热容流量的相对大小影响温度分布变化的相对快慢;当两侧变温且两种流体逆流时,冷、热流体热容流量的大小影响温度分布线的单调性,热容流量的相对大小影响温度分布线的凹凸性和变化的相对快慢.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能热泵精度高、稳定性强的恒温环境要求,提出了一种以DSP2812和STM32为硬件平台的温度调节控制系统.该恒温控制系统是以优化的数字PID控制算法为基础,辅以首次阀门开度技术、温度斜率技术和阀门跟踪技术.同时还有人机互动界面,可以在线设置PID参数和出水温度.该系统可以在5min之内达到60℃的设定温度,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温度超调,最终实现恒温出水.  相似文献   

19.
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静态响应和动态响应特性。通过对传感器单元在非稳定气流情况下存在的热滞后现象的分析,推导出恒流和恒温测量法的时间常数表达式,并对影响时间常数的各种因素和测量补偿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恒温法的时间常数比恒流法小2g(R,-1)倍;恒温法的动态响应取决于反馈效率,如果使反馈过程迅速有效,便可实现对热滞后的瞬时补偿;恒温法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计不易污染,测量精度较高,动态响应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0.
流量控制技术与设备能较好地改善网络流量分布形态,确保关键应用的带宽资源.基于高性能流控设备的多桥路分级流量控制部署模型能够提高流量控制的部署质量,实现多级流量模型分析与反馈优化,增强流量控制的应用效果,通过与实际网络环境和网络应用的融合,进一步实现全网流量的精细化控制,达到不同区域不同策略的弹性管理控制,从而确保网络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